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探讨

2014-08-15肖磊聊城市环境保护局252000

化工管理 2014年15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污染经济

肖磊(聊城市环境保护局 252000)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GDP和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还是缓和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润滑剂。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规划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GDP比重占据60%,就业岗位提供数量占到74%。同时,中小企业的污染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污染占据我国环境污染的50%以上,这一数据还在每年增加。因此,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将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对大型企业的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条件好的大型企业通过对污染的治理,也实现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带来了极大利益。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污染治理就要落后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数量众多,企业所设计的产业广泛,因而环保监管的成本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门槛,使得企业排污治理工作无法到位,反而助长了企业的排污。另一方面,受到规模限制,中小企业的资金、治理经验、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这使得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想要逃脱治理责任,在没有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排污会变动更加严重,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我国中小企业污染治理中的问题

1.我国部分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偷排污染物的现象。许多中小型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放弃排污处理,将大量有害排放物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前提下,直接排入河流、空气、马路边。中小企业的废物净化处理成本较高,这些费用的产生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经济利润。而将废物直接排放的话,则会降低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较为直观的经济利益。因此,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偷排废物的现象。

2.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性,会驱使企业选择一些高污染的行业。受到规模限制,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能力很差,因为资金不足、投资规模小、设备受限等因素影响,使得中小企业面对环境污染只能不处理或者简单处理,造成环境与经济效益的恶性循环。

3.大多中小企业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缺乏成熟的环境污染治理监管机制。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乡镇、大城市的周边郊区等地,这些地区的人们多以直接利益至上,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另一方面,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市场上也没有成熟和健全的监督机制,这间接放任了中小企业的排污行为,使得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长期得不到解决。

4.我国的治理污染政策与污染治理市场化要求的差距。这几年,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越发受到重视,中小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治理政策、法规,比如:加大对水污染和废物处理的投入,对进行处理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等。但是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仍然会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的部门跨度较大,因此政策贯彻落实过程中效果也会打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环境污染治理也逐渐开始市场化,相关的一些政策实施也会影响市场公平性,导致操作没有可行性。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对策

1.切实推行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之路

这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进和推广了一大批节约资源、有利于环境治理的新技术,其中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推荐的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技术就有28项之多,为中小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从各中小企业应从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与自身相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将清洁生产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新技术,积极实践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方统一,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力量。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根据地域环境的特点和生态条件,合理调整企业的产业布局,改变中小企业的分散布局,加快区域内的工业园区建设。其次,要改变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降低传统技术的产品比例,逐渐向依靠技术、创新的降污减耗领域发展,重点开发新型、专用、特色产品,发展高效、节能、无污染等绿色产业,真正做到资源节约、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能循环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模式。

3.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这几年,随着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很大努力,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想要实现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政府、企业不但要共同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还要把环境污染治理的硬件设施建设放在首要考虑地位。同时,企业要通过多渠道筹集污染治理的资金,获得各方力量的政策性扶持。企业自身也要准备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坚持生产与治理共同发展。

4.依法加强环境监管。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贯彻落实《环保法》,落实责任目标,和一票否决制,帮助中小企业真正实现绿色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同时,要依法加强对各中小企业的环保监管,对中小企业的监察以降低排放总量为主要检测指标,督促污染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排放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污染现状,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

5.加强中小企业主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在群众中普及环保宣传,让大家明白环境污染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鼓励群众参与环保监督工作,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

6.中小企业要自力更生,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放弃传统的、原始的高污染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能力,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开始,增强资源的循环使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1]钱枫林,马晓茜.中小企业污染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2]苏杨.中小企业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分析[J].热点坊,2006(2).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污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