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为主”病虫害防治 巩固绿化成果

2014-08-15毕义华孟令军董强胜利石油管理局仙河社区管理中心山东东营257237

化工管理 2014年15期
关键词:白蛾生物防治病虫

毕义华 孟令军 董强(胜利石油管理局仙河社区管理中心 山东 东营 257237)

仙河镇占地525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215万平方米,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分别为40%和44平方米。乔灌木27万余株,绿篱8万余延长米,其中,乔木 21科 96种;常绿植物10科32种;藤本植物9科14种;草本花卉29科94种;水生植物5科8种。由于早期绿化以存活、保绿为主要目标,多选用抗盐性高,成活率高的白蜡树,大片白蜡纯林被广泛种植。树木品种的单一给美国白蛾、蚧壳虫、天牛等害虫,提供了生存和繁殖条件,对仙河地区的绿化防治造成了难度。仙河社区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坚持实施“三为主”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植物多样为主,平衡病虫害产生

植物物种多样化,能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能力,全面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能有效遏制单一病虫害大规模爆发的发生和流行。

一是从长远布局规划入手,确保辖区植物多样性。仙河社区从规划布局入手,将植物多样性的建设列入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内容。仙河镇区共有21条主干道路,在制订行道树规划时,不仅考虑树木成型美观,也兼顾树木品种的多样性,打造出“一路一树、一树一景”的景观,又保证了树种的多样性。600亩仙河植物园在规划建设时,共引进植物种类50余种,在形成绿地景观和发挥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防治工作量相比其它纯林降低80%以上。

二是从优选植物资源入手,保障辖区植物多样性。在绿地建设时,优选适应当地气候,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有节制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筑具有地域区系和植被特征的生物多样性格局。原先只种植在仙河外围,适应性较强的刺槐、香花槐等树种,已被普遍应用在社区内部片林种植中。生长在盐碱荒滩的红柳树,也被在隔离带中建植成景。丰花月季、小叶女贞、火炬树等本地灌木,也扩大了种植范围。这些植物的普及应用,体现仙河当地原有植物物种风貌同时,也确保了植物多样性。

三是从优化植物配植入手,力促辖区植物多样性。在区域绿化时,仙河社区突破传统栽植模式,将乔、灌、草复合种植结构,视为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树种多样,结构复层,配置合理,增加立体绿化效果,创造利于病虫害防治环境。经过多年的树木调整,仙河社区树种搭配,乔灌比例,树种与树种比例,都趋于均衡。小区围栏是防盗墙,是绿化观光线,为保证绿化成活率和观瞻效果,提出“蔷薇满墙、连翘连线”,全力组织种植蔷薇、连翘,形成了仙河特有的围墙景观,增强植物多样性,也弥补了小区围栏绿化的空白。

二、坚持预防群防为主,抑制病虫害发展

仙河社区一直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预防群防”机制。

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准确把握病虫害产生规律。不断探索和研究,发现和掌握本地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工作中,根据当年的温度、降雨等自然气象条件和某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预测下一年同种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根据季节气温回升积温和降水情况,预报某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根据预测预报情况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变治虫为防虫。在源头上,依据病虫的成虫及生长规律,秋季对杂草和落叶进行收集,冬季对辖区树木喷施石硫合剂和涂干处理,减少了越冬虫卵的存活数量。

二是建立信息点源,动态监测病虫害发生发展。为加强常见病虫害防治,仙河社区每年春季,选取易感区域或易感树种,设立了52个病虫害监控点,按照“虫卵、幼虫、虫蛹、成虫”四个循环阶段,分层确定监测周期,定期派人调查登记病虫感染情况及发生数量。结合往年资料,判断病虫生长规律和防治规律,预测下一代病虫发生时间,确保及早发现,及早处置,避免病虫害大面积爆发。2011年美国白蛾防治过程中,通过对监测点数据的准确解读,确认一代白蛾将在5月25日左右出行,二代白蛾在7月初发生,通过与实际对比,误差在48小时以内,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利参考。

三是划小责任单元,全面控制病虫害实际危害。病虫害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必须划小责任单元,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按照地域,划分出19块防治责任区,在虫害发生早期,及时对病虫进行控制,避免病虫害地域间相互传染。仙河社区还联合周边单位,统一防治时间和策略,集体行动,提高防治效果。

三、坚持生物防治为主,促进生态链和谐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防治作用持久,易于同其他植物保护措施协调配合的特性。 仙河社区在近几年防治工作中,积极改变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方法,实施以“生物防治、生态控制”为主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一是应用生物制剂,形成良性循环。仙河社区经多方比较,选取了用生物制剂--BT(苏芸金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主要生物防治制剂。充分利用生物制剂,在无阳光直射条件下可保存数年不丧失活性,对人畜、鸟类、益虫、鱼等安全的特性,用生态措施实施病虫害防治。在“线虫”制剂防治天牛方面,仙河社区也作了积极探索,利用虫生线虫的共生菌,能够在天牛体内大量繁殖的特性,达到灭虫效果。多种生物制剂的运用,最大程度保持了仙河生态链的完整性。

二是引进自然天敌,提升生态环境。在仙河社区引入自然天敌,实施病虫害防治,同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仙河社区林木覆盖率高,林木连片,植物群落完整,给虫害天敌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仙河社区已连续6年,100%覆盖、无间断,每年分两期投放2万枚周氏啮小蜂寄生蛹,对美国白蛾实施“以虫治虫”生物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化学药品的大幅度减少使用,小区内麻雀、喜雀、鸥类等也已随处可见,在另一方面起到了“以鸟治虫”的效果。

三是持续生态防治,提高效率效能。实施生物防治除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外,也明显减轻了植保人员的劳动强度。根据仙河社区实施生物防治近6年的统计,病虫害高发期时,防治人员由平均每日100人降为30人,施用的药剂量由过去的每年8-9次全范围喷撒,减为局部每年2-3次喷撒,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防治成本。

坚持“三为主”,让仙河社区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主动,小区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白蛾生物防治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欧黑抗虫杨N12对美国白蛾的抗虫性研究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