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4-08-15

护理研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倦怠感同情心维度

Joinson[1]在1992年提出同情心疲乏一词,用来描述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身心疲惫,情感耗竭的现象。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是个特殊的群体,在临床操作中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量,还要面对情感的应激,这种持久的情感应激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导致同情心负荷过高,从而导致护理人员的流失[2]。本研究旨在探讨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满意度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便利取样法,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纳入标准:临床在职ICU注册护士;自愿参与本调查。193名ICU护士中,男16人(8.3%),女177人(91.7%);年龄≤25岁80人(41.5%),26岁~35岁102人(52.8%),36岁~45岁10人(5.2%),>45岁1人(0.5%);护龄:<1年20人(10.4%),1年~2年64人(33.2%),3年~5年37人(19.2%),6年~9年47人(24.4%),>10年25人(13.0%);学历:专科64人(33.2%),本科124人(64.2%),研究生5人(2.6%);职称:护士89人(46.1%),护师82人(42.5%),主管护师20人(10.4%),副主任护师及以上2人(1.0%);工作类型:正式在编人员44人(22.8%),人事代理(聘任制)8人(4.1%),合同制(临时工)141人(73.1%);职务:护士187人(96.9%),护士长6人(3.1%);个人月收入:<2 000元42人(21.8%),2 000元~2 900元65人(33.7%),3 000元~3 900元46人(23.8%),>4 000元40人(20.7%);婚姻状况:未婚97人(50.3%),已婚95人(49.2%),丧偶或离异1人(0.5%);子女情况:无子女125人(64.8%),婴幼儿40人(20.7%),学龄期22人(11.4% ),初中、高中6人(3.1%);每个月值夜班情况:<4次46人(23.8%),5次~9次97人(50.3%),10次~14次48人(24.9%),15次以上2人(1.0%);工作满意度:很不满意16人(8.3%),不满意47人(24.4%),说不清32人(16.6%),基本满意83人(43.0%),很满意15人(7.8%);再次选择护理工作:回答是43人(22.3%),回答否150人(77.7%)。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13个条目:性别、年龄、最高学历、收入情况、工作类型、护龄、职务、职称、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夜班次数、工作满意度、是否再次选择护理工作。

1.2.1.2 专业生活品质量表 采用Stamm[3]博士编写的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该量表包括同情心疲乏和同情心满足两个维度,前者包括继发性创伤应激和职业倦怠。继发性创伤应激、工作倦怠、同情心满足3个维度,共30题,每个维度10题,除了第1题、第4题、第15题、第17题、第29题为反向计分外,其余均为正向计分。问卷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其中“非常不符合”计1分,“不符合”计2分,“有时符合”计3分,“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每个维度总计分都是独立的。当以上3个维度总分分别>17分、>27分和<33分时,任何1个维度得分不在正常范围被认为有发生同情心疲乏的危险。该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该量表3个维度的Cronbach’sα值分别是0.86,0.89,0.77。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人口学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对研究对象同情心疲乏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

2 结果

2.1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 调查对象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同情心满足(29.01±4.96)分、继发性创伤应激(30.96±4.59)分、职业倦怠(28.43±2.02)分,与Kristaps等[4]的调查结果相比较,除同情心满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两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 193名研究对象的同情心疲乏得分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对研究对象一般资料13个条目的同情心疲乏进行单因素分析,工作满意度、是否再次选择护理3个条目的同情心疲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同情心疲乏得分为应变量,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其中性别(X1):男=0,女=1;年龄(X2):≤25岁=1,26岁~35岁=2,36岁~45=3,>45岁=4;学历(X3):专科=1,本科=2,研究生=3;护龄(X4):<1年=1,1年~2年=2,3年~5年=3,6年~9年=4,>10年=5;职称(X5):护士=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及以上=4;职务(X6):护士=1,护士长=2;工作类型(X7):正式在编人员=1,人事代理=2,合同制=3;个人月收入(X8):<2 0 0 0元=1,2 0 0 0元~3 0 0 0元=2,3 0 0 0元~4 000元=3,>4 000元=4;婚姻状况(X9):已婚=1,未婚=2,离异/丧偶=3;子女状况(X10):无子女=1,婴幼儿=2,学龄期=3,初中、高中=4;平均每个月值夜班次数(X11):<4次=1,5次~9次=2,10次~14次=3,15次以上=4;工作满意度(X12):很不满意=1,不满意=2,说不清=3,基本满意=4,很满意=5;再次选择护理工作(X13):是=1,否=2。引入多元回归方程(α入=0.05,α出=0.06),最终工作满意度(X12)和再次选择护理工作(X13)2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拟合方程为Y=2.74+0.14(X12)+0.23(X13),(F=20.27,P<0.01),决定系数(R2)为0.463,说明逐步拟合的多元回归方程的应变量(同情心疲乏)能被自变量(X12、X13)解释的比例为46.3%。由标准化回归系数可见,两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依次为工作满意度(X12)和再次选择护理(X13)。

3 讨论

3.1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维度中的身心耗竭处于高水平,这与Crystal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我国ICU护士易发生同情心疲劳。这可能是因为ICU护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常面临垂死的病人,在照顾病人时,需要护士的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然而长期的情感支出导致护士同情心疲乏和职业倦怠感上升。3个维度中,同情心满足和职业倦怠得分较低。Stamm[6]认为,同情心满足来自护理人员愉快的工作,是服务人员从同事、工作和社会支持中得到的正面能量。同情心满足可以对抗同情心疲乏的负性影响。职业倦怠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失调的结果,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质量[7]。有文献显示,从事护理工作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8],工作倦怠感会导致护士发生各种身心疾病[9]。Arklie等[10]的研究表明,广泛的社会支持能够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感。因此,舒适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和广泛的社会支持能增加护士的同情心满足。

3.2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影响因素

3.2.1 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与王琳等[11]研究结果一致。合同制仍然是医院主要的用人形式,然而低年资的护士大部分是聘任制,职业态度不稳定,加上总是承担低技术的工作,个人成就感低,造成同情心超负荷。目前,护士的薪酬、福利待遇都处于低水平。因此,医院应该提高护士工资待遇,科学合理分配薪酬,注重护士自身发展,实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减轻同情心负荷。

3.2.2 再次选择护理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77.7%的护理人员不再选择护理这份工作,主要原因有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医疗场所暴力、频繁的夜班、过度的情感支出、工作成就感低,等等。为了缓解职业紧张性,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缓和医患关系,同时医院要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Barnard等[12]研究表明,医院结构和工作环境影响护理人员情感、心理体验。Aycock等[13]提出,有同情心疲乏的护士应重新认识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幸福感。因此,为同情心疲乏的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也是有必要的。

4 小结

ICU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与工作满意度和是否再次选择护理工作有关。护理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护士内心的情感体验,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同情心疲乏的发生率。

[1] Joinson C.Coping with compassion fatigue[J].Nursing,1992,22(4):118-121.

[2] Simon CE,Pryce JG,Roff LL,etal.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oncology social work protecting compassion from fatigue and compromising the worker’s world view[J].J Psychosoc Oncol,2005,23(4):1-14.

[3] Stamm BH.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nd fatigue version 5(ProQOL)[EB/OL].[2011-03-20].http://www.isu.edu/bhstamm.2009.

[4] Kristaps C,Inga M.Compassion fatigue,burnout and contributory factors among nurses in Latvia[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30(2):2042-2046.

[5] Crystal H,Janet C,David R,etal.Compassion satisfaction,burnout,and compassion fatigue among emergency nurses compared with nurses in other selected inpatient Specialties[J].J Emerg Nurs,2010,36(5):420-427.

[6] Stamm BH.The concise proQOL manual.Pocatello[EB/OL].[2012-04-12].http://www.ProQOL.org.

[7]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s Psychology,2001,52:397-422.

[8] 高静,付昌萍,游进会.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C):2468-2470.

[9] Demir A,Ulusoy M,Ulusory MF.Investig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burnout levels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private lives of nurses[J].Int J Nurs Stud,2003,40:807-827.

[10] Arklie M,Stewart MJ.Work satisfaction,stressors and support experienced by community health nurses[J].Can J Pub Heal,1994,85(3):180-1841.

[11] 王琳,陶红,刘晓红.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9-22.

[12] Barnard D,Street A,Love AW.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ors,work supports,and burnout among cancer nurses[J].Cancer Nursing,2006,29(4):338-345.

[13] Aycock N,Boyle D.Interventions to manage compassion fatigue in oncology nursing[J].Clin J Oncol Nurs,2009,13(2):183-191.

猜你喜欢

倦怠感同情心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滥施同情心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光的维度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