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狭窄场地的施工平面管理

2014-08-15陈勇胡永红邓胜永杨东升

安徽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平面布置塔吊布置

陈勇,胡永红,邓胜永,杨东升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1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根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有如下内容:

①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②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③施工区域的划分及临时场地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④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⑤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生活,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应分离设置;

⑥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要求;

⑦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结合以上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综合考虑平面布置的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平面管理方法。

2 施工平面管理方法

2.1 做好施工策划,合理划分施工段,确定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开发预售节点计划、场地周围环境、开发商要求等整体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或者施工缝,分析是否进行分期施工或者分区分段施工。可以先施工主楼,其余位置作为加工场地;也可以先施工裙楼作为售楼部或临时办公室,再施工主楼;也可以主楼、裙楼同时施工。多个楼栋组成的项目,可以通过分期进行施工,通过多个施工方案的优缺点比较确定最终方案。

1.2 分阶段进行平面布置

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可以进行分阶段施工平面布置。主要分为±0.000以下施工阶段、±0.000以上施工阶段、装饰和设备安装施工阶段、收尾阶段,每个阶段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布置及时调整。±0.000以上施工阶段又可分为裙楼以下施工阶段、裙楼以上施工阶段,或者进行分楼层进行施工布置,比如15层以下施工阶段,15层~30层施工阶段布置。分阶段布置的目的是做到场地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整齐、施工井然有序、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以集体记忆呼唤国际文化认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立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合作建设和平研究中心以及和平学学科。积极支持中英文《世界和平城市》丛书等和平学著作出版。以国家公祭活动为统揽,运用和平主题,积极与国际城市开展交流互鉴,把国际关注、中国方案、南京实践和建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

2.3 施工设备的选型及布置

施工设备的选型最主要的在于塔吊的选型,塔吊的选型及布置可以说关系到项目施工的成败。在城市中心建设高楼大厦,四周可能会有已经建设好的建(构)筑物影响,对塔吊的布置增加了难度。在塔吊选型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内容:

①塔吊吊运范围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点;

②满足吊装重量要求,特别是存在钢结构的情况下,要根据钢结构的分节重量进行布置;

③与周边建(构)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少覆盖人流密集区域;

④注意塔机密度过大,互相干扰,影响作业效率,过疏又会产生吊装盲区;

⑤布置塔吊的同时,考虑拆塔方案,最大限度内避免非正常拆塔;

⑥综合塔吊布置的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塔吊的选择。

2.4 临建设施的布置

临时设施场内布置不能固定在一个位置时,尽量使用可周转、重复利用率高的产品,比如集装箱活动房、型钢钢筋加工棚、钢筋型钢架堆场、方钢配电箱防护棚、预制混凝土路面等,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节约资源,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施工现场无场地布置临时办公区、生活区时可以场外布置,场外布置尽量靠近工地现场,要考虑在工地附近路边设置电动车、摩托车停放位置。

2.5 施工行车通道的布置

为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方便施工,场地狭窄的工程一般在基础施工阶段,将加工场放在基坑内,必须留设施工坡道运输材料。此留设的坡道应选择在基础施工工序最少的位置,尽量少的覆盖桩位置、地源热泵等位置,坡道一侧也不要紧靠基坑支护,这样可以减少后期施工难度,节省施工工期。

在主体施工阶段利用已施工完的地下室顶板作为材料堆场和行车通道,堆场及行车通道顶板受力不满足要求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加固。消防通道允许30t以下的车辆通行,布置时要尽量结合消防通道布置行车道,尽量少上车、上轻车或者不上车,减少顶板加固降低成本。

2.6 临时结构与永久结构相结合

平面布置时,临时道路、雨污水排水沟、现场绿化、管道、电缆沟等临时结构的布置应与永久结构相结合,尽量减少重复施工。

2.7 总分包协调管理

总包平面布置应考虑分包单位的材料堆场,在工程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主材、机械、劳动力、分包单位进退场计划,做好堆场、垂直运输安排等总分包协调管理。平面布置要考虑尽早尽多的提供施工工作面给绿化景观的分包单位,不能影响总工期。

2.8 提前营业的施工安排

由于工期时间较长,地处市中心的工程,建设方可能会要求底层进行提前营业获取利益最大化,那么平面布置就要考虑提前营业阶段的施工布置,不要将塔吊、施工电梯、卸料平台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布置在出入口位置或者人流较密集的区域,以降低安全风险。

2.9 逆作法

逆作法作为国家推行的十项新技术之一,适用于建筑群密集、相邻建筑物较近、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室埋深大和施工场地狭小的高(多)层地上、地下建筑工程,其技术特点节地、节材、环保,施工效率高,施工总工期短。此方法可作为狭窄场地的解决方法,首层楼板施工完成后,就具备有施工场地,地下、地上又可以同时施工,节省工期。

2.10 与外部的沟通、协调

因场地狭窄,施工时可能需要将地泵、车棚、停车位设置在周围的道路上,甚至会要占用道路绿化地进行临建,这就需要和交警、城管、环保等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获得相关部门支持。

3 结语与体会

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已成为工期管理、质量、安全、企业形象等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涉及到项目的成败。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一定要通盘考虑、顾全大局,尽量满足关键性要求。通过笔者了解及观察,目前存在一些项目无平面管理、现场材料堆放杂乱无序、缺少整体布置及规划等现象,一个项目下来就一张平面图,未根据施工阶段进行适时调整。希望通过笔者的总结能为相关项目提供一点建议,引起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总平面布置的重视。

猜你喜欢

平面布置塔吊布置
建筑施工塔吊倒塌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究
多标段工程群塔布置与安装
塔吊检查
超高层建筑塔吊选型和布置分析
基于仿真技术的信号平面布置验证
110kV户外GIS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优化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宁夏地区全(半)户内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探讨
洋山四期工程港区水域平面布置优化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