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的培养

2014-08-15朱敏冠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汉隐喻语篇

朱敏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语系,湖南 长沙410205)

认知(cogni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cognitio(the action of faculty of knowing or learning),指人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1](P1)。认知活动本身复杂多变而又难以观察,语言就成为了观察和研究认知的一个窗口。人们在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时,很多时候都运用了隐喻。英语作为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外语之一,相应的英语教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学生的语用能力并不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自然地相应提高。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的培养也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基于此,本文将在阐释隐喻语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英语专业教学中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一、隐喻语用能力的内涵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有着标志性意义,它开辟了一条新的从认知角度来研究隐喻的途径。Lakoff和Johnson通过分析大量的日常语言,McNeill通过分析人们说话时伴随的手势,说明了隐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无处不在。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2](P112)。人的认知能力影响到对隐喻的创造使用,而隐喻的创造使用对人的认知能力也会有积极作用[3](P11)。隐喻能力一般包括4方面内容,即隐喻产生的原创性、发现隐喻意义的能力、提取隐喻意义的速度、对隐喻做出解释的流利程度[4](P18),这4个方面分别从隐喻使用者和隐喻接受者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分析。

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部分[5](P45),是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语用能力指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6](P201),包括建立在语法能力基础上的语用语言能力和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现某一特定交际功能的社会语用能力。

一般而言,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主要有2大作用:创造新的隐喻和提高看待事物的新视角[7](P17)。因此,结合隐喻能力及语用能力的内涵可以分析得出,基于认知视角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语用能力,主要在于提高学习者作为隐喻使用者创造新隐喻和作为隐喻接受者理解隐喻的能力。探讨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的、分析其理解隐喻的认知过程,无疑有助于了解他们是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获得知识的,从而促进其语言学习、提高其语用能力。让其在遵守语言规则的基础上,注意英汉隐喻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及特定语境的限制,在心理认知层面上合理科学地创造和理解隐喻。

二、认知隐喻指导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每一种新的语言理论的出现都会伴随对其理论的应用[1](P192),认知隐喻理论也不例外。事实上,人们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已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努力,但仍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认知隐喻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的应用范围较窄。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期刊检索时,输入“隐喻”和“教学”两个关键词后,发现相关的文献多达几百篇。而就英语教学内容而言最多的是词汇教学,如王义静(2004)、马丽(2010)、李璇(2010)、王春荣(2012)等分别针对英语词汇教学结合隐喻理论进行了一定探讨,仅有曾庆敏(2005)、刘文琼(2009)、王保健(2011)等少数几人就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就英语学科的层级而言,陈正金(2010)谈到了中学英语教学、李冬莲(2010)等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刘文琼(2009)等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而针对性较强地结合隐喻理论就专业英语教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这些研究成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的教学实践状况,说明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尚待拓宽。

第二,认知隐喻理论指导英语教学的运用不够系统深入,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将隐喻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而且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尽管已有部分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与尝试,如王璐(2011)、赵振华(2011)、寇平(2010)、张馨元(2013)等纷纷撰写了相关论文:《大学生隐喻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对隐喻学习的实证研究——基于英汉隐喻的对比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实证研究》、《基于概念隐喻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但仍然缺乏对理论运用的指导及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情况的分析,将这一理论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仍需加强,相关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活动的实施及调查结果的分析等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提高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8](P32)。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及这3方面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语用能力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注重英汉文化隐喻差异,提高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指学习者能使用得体适宜的语言在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表达的能力,包括“解释文化援引和比喻的能力”[5](P78)。而跨文化隐喻分析会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人如何构筑现实的概念、如何交际、如何完成认知的过程[9](P46)。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有丰富的文化隐喻内涵。尽管隐喻具有普遍性、人类认知具有相似性,但英汉隐喻中仍存在许多文化差异。若不能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无疑会给交际设置重重障碍。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英汉文化隐喻差异,综合运用对比法、实物讲授法、讨论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隐喻语用能力。比如可通过对比分析“3”和“9”、“6”和“7”、“4”和“13”这3组数字的英汉文化隐喻差异,引导学生学习中英文谚语,如“乱七八糟”在英文中的表达为“be at sixes and sevens”而非“be at sevens and eights”等;通过对动物“elephant”文化隐喻内涵的分析,说明实物“大象牌”电池翻译为“Elephant Battery”在欧美市场销售不佳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与颜色相关的谚语及其翻译时,可指定“white,black,red,green”等几种常见颜色,让其分组讨论这些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隐喻内涵,进而找到与之相关的一些习语和谚语表达,如“red hands(指刽子手)”“yellow dog(指卑鄙小人)”“green hand(指新手)”“black man(指恶魔)”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无形中帮助学生了解了英汉文化隐喻差异,增强了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逐步提高了其在特定语境中合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注重隐喻的语篇功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

隐喻是语篇的结构特征之一[3](P157)。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互动赋予了隐喻的语篇功能: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使语篇在结构上按一定的映射模式展开[10](P51)。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从篇章层面着手,由宏观到微观,按“篇—章—节—段—句—词”的顺序依次找出文中的隐喻,并让学习者进一步分析这些不同隐喻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帮助学习者更为系统、全面地了解文章的结构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学习者就能更为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意图,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其运用语言进行连贯、流畅表达的能力,即语篇应用能力。

(三)注重隐喻的原创性和新颖性,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策略能力

巴菲尔德曾将隐喻分为2种:形成语言的原始的隐喻和经由有意识的思维产生的隐喻[11](P28)。这充分说明了隐喻原创性和新颖性的密切关系。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隐喻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的语言也越来越丰富。

在一些特定的交际场合,英语学习者要借助于生动形象、委婉隐晦的隐喻表达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如为了委 婉 表 达,可 用 “to go to sleep/to close one's eyes/to go west/to breathe one's last/to be no more”表示“去世、死亡”,用“be gone/to wear the apron high/to be in a delicate condition”表示“怀孕”;为了形象表达,可用“dove”表示“和平”,“rose”代表“爱情”;为了区分“母公司与子公司”及“母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可分别用“parent company”“subsidiary company”“branch company”表示“母公司”“子公司”及“分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也可用许多生动形象化的表达,如“soft power(软实力)”“soft landing(软着陆)”“heart bridging operation(心脏搭桥手术)”“black hole(黑洞)”“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Decent-Life Project(温 饱 工 程 )”“iron rice bowl(铁 饭 碗 )”“closely-related unit(关 系 户 )”“shoddy cotton(黑心棉)”等。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将隐喻认知理论贯穿于篇章分析、词汇教学、听力训练、翻译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注重中西文化隐喻差异、注重隐喻的语篇功能、注重隐喻的原创性和新颖性,以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切实提高其创造隐喻和理解隐喻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Littermore,Jeannete.The Case of Metaphoric Intelligence:A Reply[J].The Weekly Column,Tobin Worth,2002(2):18.

[5]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up.,1990.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刘森林.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外语教学,2005(5):30-34.

[9]Stibbe,Arran.The M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of Illness in Chinese Culture[J].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1996(3):46.

[10]苗兴伟.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J].外语学刊,2007(6):51-56.

[11]Barfiel,Owen.Poetic Diction:A Study in Meaning[M].Middle Town,CT:Barfield Press UK,2010.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语篇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