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教学方法初探

2014-08-15○张

语文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古诗多媒体教学诗人

○张 丽

(武山县滩歌中心小学,甘肃 天水741314)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的学习积累,不但会提高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而且会增强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讲究凝练,充满画意。小学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灵活多样地授课,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的欣赏与品味,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就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巧设导语,造境激趣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彩、独特、扣人心弦的导语,往往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激情焕发。

1.故事导入法。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教师讲述:“在一个大雁南飞,秋风萧瑟的季节,一位老人面容消瘦,两鬓斑白,驾着老马车走在阔别已久的回乡之路上,一路风尘,一路期盼,来到村边,几个孩童看见了,笑着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他望着那些孩子,想到自己离家的时候也就那么大,而现在却已背井离乡数十年了,不禁黯然神伤,潸然泪下。”然后问:“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吗?”引发学生向往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悬念导入法。如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教师设问:“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下的绝笔诗,也是对子女们的遗嘱。在诗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要告诉他的子女什么?”这样一来就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很快在学生心中造成悬念,激发了学生急切学诗以释心中所惑的心理。

3.绘画导入法。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下这样的场景:万里碧空,浩浩荡荡的江水,江面上一叶扁舟扬帆东去,岸边楼阁上伫立着一位诗人,目送这只扁舟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渐渐逝去。然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看这幅画面表达的是怎样的场景?”这时学生往往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接着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可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再现诗歌背景及领悟诗情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创设古诗情景方面,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呢?

1.巧用音像资料,再现诗歌背景。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形式,以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为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等优势,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影像资料的辅助载体作用,能够生动地展示当时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贴近作者生活的时代,更好地理解作者。例如,教学杜甫的《兵车行》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先播放“安史之乱”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形象地感知唐朝天宝年间,奸臣当道,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社会现实,看到长安混乱、百姓超期服兵役、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设置这样的背景情景,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与诗人思想情感契合,为学好此诗打下了基础。

2.巧用文本插图,领会诗情诗意。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开展古诗教学,当然成效突出,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多媒体教室有限,要想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考虑到这些因素,可充分利用新课程语文教材文本插图多且画面精美的特点,在教学中,可将书上的精美插图以影印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还可上网下载与文本相关的图片,配上古诗中的关键性字、词、句以粗大字体影印凸现出来,灵活运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借助文本插图及网上下载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欣赏画面,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

三、善扶巧放,因势利导,深入诗境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贯彻执行这一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扶和放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入诗境。

1.适时提示,以点带面。针对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且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迥然不同的特点,为了避免让学生望诗生厌,教学中教师要采取释词、顺句、连篇的方式,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品其妙处。一是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点拨。例如,教学杜牧《山行》时,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零、山石裸露、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二是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例如,教学王昌龄《出塞》时,其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三是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

2.引导探究,由扶到放。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淡化对诗歌的讲解和分析,积极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就一点不讲,适度的“讲”还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老师的帮扶,也就不可能有学生有效的诵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字。由“扶”到“放”,先“扶”后“放”,就是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是引导学生抓诗眼。例如,教学李白《早发白帝城》时,告诉学生当时诗人挣脱了官场的羁绊,顺江而下,何等的轻松欢畅,因此,“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轻”字为全诗的诗眼,既是写船的轻快,更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二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例如,教学王之涣《登鹳雀楼》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白日”、“依山”、“千里目”、“更”等关键词,在细节处给予点拨,即可让学生感受诗境,与诗人产生共鸣。三是引导学生抓诗句。例如,在教学李白《静夜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领悟诗人欲表达的主题。

总之,古诗以它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熠熠生辉。通过古诗学习,不但可使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深入理解背景及诗境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初步赏析古诗的能力,充分发挥古诗的文学启蒙和审美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古诗多媒体教学诗人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品读古诗
诗人猫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小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