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课文的美感

2014-08-15王莉芳

语文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锦瑟书面语言意蕴

○王莉芳

(周口市川汇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周口466000)

一、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语文?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均未收编作注。《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现在一般的理解是: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这种说法源于叶圣陶先生。他说:“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叶老的看法是没问题的。“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但“书面”一词包含的意义太宽泛了:文学、哲学、历史、法律、地理、思想品德、心理学、教育学甚至物理学、生物学用的无不是书面语。一般人都清楚,语文的书面语言与其他学科的书面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语文的书面语言一般来说是很美的。

我们翻开中小学语文课本,看看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的文章就明白了。在中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类文章占据了所选文章的8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看不到语文学科的审美属性,仅仅把语文理解为口语和书面语,显然是有问题的。

笔者在这里无意从学理的层面探讨什么是语文、语文的本质什么,笔者认为,语文的书面语之所以与哲学、历史、法律、地理、思想品德等学科的书面语有区别,主要就在于语文课本选的课文大多数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与其他文章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讨论语文的属性,无论如何不能忽视语文的审美属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分是这样表述“课程基本理念”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了完成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任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挖掘语文课文的美感。

二、如何挖掘语文课文的美感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挖掘课文的美感:

(一)情感美

文学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真挚而又优美的情感。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认为:“艺术的感染的深浅决定于下列三个条件:(1)传达的感情具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真挚程度如何,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传达的那种感情的力量如何。”[2]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说:“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很多语文课文中,都饱含着丰富、真挚而又优美的情感,这也是很多语文课文能够以情感人的原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挖掘语文课文的情感美。余光中的《乡愁》、于右任的《望大陆》、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之所以感人,原因就在于此。

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冷雨”、“凄凉”、“凄清”、“凄楚”、“凄迷”,这些词语里面饱含浓浓的凄苦的思乡之情。

(二)形式美

别林斯基说:“艺术首先应当是艺术,然后才能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和倾向的表现,不管一首诗充满着怎样美好的思想,不管它是多么强烈地反映着当代问题,可是如果里面没有诗,那么它就不能表现美好的思想和任何问题,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体现得很坏的美好的企图而已。”[3]因此,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无论它的内容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挖掘语文课文的形式美。形式美的表达有很多。我们这里重点谈两点:

(1)含蓄的表达。美的文章常常是含蓄的。古人称蕴藉。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说:“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以复意为工”,强调文章要“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可以看出,在刘勰所处的时代,就已经把“酝(蕴)藉”作为评价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此后,表达的含蓄,一直被后人推崇。严羽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苏东坡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李商隐《锦瑟》之所以为后人称道,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其表达的含而不露。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这样评价李商隐的《锦瑟》等诗:“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4]

李国文在《梁启超读〈锦瑟〉》中说:“谜,要是一猜即破,也就没有什么耐人寻味的了;要是总猜不开,也就无法使人生出破解的兴味。而李商隐这首显然有着难言之隐的《锦瑟》,既有猜想价值,又有猜想余地,是一个使猜解者错以为不难找到门径的谜。然而,深入堂奥,接踵而至,便是更多的迷惑和茫然。因此,宋、元、明、清,揣度了一千来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所有答案,无一不被诘难,被质疑,被否定,被推翻,几乎没有一个论点能够站得住脚。估计,再猜上一千年、一万年,大概也休想解开这个诗谜,仍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分歧着。”[5]

(2)新颖的表达方式(即有新意、创新)

结构的精巧、语言的机智、幽默等都能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西方学者曾提出陌生化理论,即文学话语总是被作家加工为打破语言常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话语,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

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对事物的直接经验,就好像那是看到的而不是认识到的;艺术技巧在于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长。”[6]

他们倡导陌生化,主要的目的还是强调:文学语言不能老生常谈,不能拾人牙慧,应当出新。

鲁迅在著名散文《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且不说他有没有更深的意蕴,仅就形式本身,就具有出人意料、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三)意蕴美

好的文学作品常常是有寓意、意蕴的。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什么是意蕴?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7]

我们看两首诗:

《蝇子透窗偈》

释守端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两首短诗,虽然文字很少,但给人咀嚼不尽的滋味,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即“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我们再看韦庄的《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我们认为这里包含的意蕴是很丰富的:(1)在离别之际,美人弹琵琶送行,弦音如婉转的莺啼;(2)以琵琶之精美、声音之迷人,衬托人也很美;(3)也许暗示的是美人的声音似弦上的莺语之甜美;(4)也许这是一曲悲伤的乐曲。尽管很美,但也很伤感。离别之时,难免伤感;(5)曲子里面可能还包含着“劝我早归家”的意思。

语文的美感问题其实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引起语文教师对语文美感问题的重视,使语文教师们认识到,语文教师在解决听说读写问题的同时,还应当关注语文课文中其他方面的丰富内容。因为,正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三)[M].中华书局,1978.

[5]李国文.梁启超读《锦瑟》[J].神州,2005(2).

[6]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三联书店,1989.

[7]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

猜你喜欢

锦瑟书面语言意蕴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