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如何阅读好散文

2014-08-15简月芬

语文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技巧

○简月芬

(福建省南靖第一中学,福建 南靖363600)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它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中学生如何阅读好散文?关键是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故第一要纵观全文,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然后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构思,在其过程中作者的思维都必须围绕一条线索展开。只有有了明确的线索,构思才能顺利展开。这就是“散”的外在形式里往往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就是连缀材料,使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叙述线索有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感情线索,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紧紧抓住。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散文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种:一、情感线索。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也就是围绕作者情感的变化组织材料,串联成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作者在自家小院里的烦闷,到出门小路上的轻松,再到沉醉于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再到在回归家门路上的寂寞失落,最后回到家门重新进入现实的烦恼为线索;二、事理线索。多用于议论类散文。它基本上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点为标志的一条思辨线索。如龙应台的《相信与不相信》以“相信”“不相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来说思考与认识的改变。三、时间线索,即行动线索。在生活中,有些事物,从时间进程的角度去考察,更容易表现出性质的严重性、内涵的深刻性,或者美的丰富性。因而,写这类事物的散文的构思,往往最适宜以时间的次第为线索。刘白羽写《长江三日》,以旅程为主线来写。

要把握散文内容和写法,要学会抓重点句。一般要注意散文的三种句,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紧扣主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的变换、叙述角度的变化的过渡,抓住它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点明主旨句,它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末尾,抓住它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找寻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妨把一些和文题相关的字、词;重点句、中心句、抒情议论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做个记号,等读完以后,把这些被圈点过的词语和句子连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其实那已经是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骨架,这对于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顺序和把握整体内容都是很有帮助的。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作者情感态度转化的语句、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文章的主旨句是揣摩的关键。一定要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前后照应、整体观照;

要把握散文内容和写法,要学会把握散文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写作方面的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如张佐香的《亲亲麦子》里母亲割麦那一段作者主要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这句话有了真切的感受。作者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粒比作土里的珍珠、大地之树结出的果子、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的珍视及作者对麦子的赞美之情。又如柯灵的《望春》在表现手法上就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表达自己对望春花的喜爱。

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如卞毓方的《张家界》中“我拐过山嘴,却见若干男女围绕着篝火歌舞。火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精、火之灵。自始至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这一段作者就通过对篝火燃烧的描写营造了一个“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从而反衬出夜空中“森森然”的山峰。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如《落叶是疲倦的蝴蝶》里的“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显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深深感激(表达的情感)。又如《秋光里的黄金树》中“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到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等待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做铺垫。

要把握散文内容和写法,要会品文章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凝练、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词语妙用:“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如阿累的《一面》中的“结结巴巴”本来指人说话不流畅,口吃;而在课文这里却比喻“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就表现了作者见到鲁迅时那种十分高兴的程度。罗兰《写给秋天》语言优美凝练,富有诗意。杨朔《荔枝蜜》中“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总”字表现了作者不喜欢蜜蜂由来已久。作者在感情上首先来了个“贬”,然后在下文才开始扬,从而达到全文先抑后扬的目的。作者从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上巧妙运用语言,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在加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把握文章线索、抓重点词句、表达技巧及语言特点以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春 日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会抒情的灰绿
指正要有技巧
借物抒情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