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认知

2014-08-15彭庆星冯龙飞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宜春医学教育美容

彭庆星,冯龙飞

(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宜春学院医学美学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坚持用两点论看问题,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又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加强研判,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本文据此精神,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三要”为纲,回顾和思考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力求科学地认识其现实和未来,大力促进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深化改革。

1 当年兴办美容医学教育的国家政策依据

1993年1月12日,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要求:“拓宽专业面,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充分发挥各校优势,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1]当年,有原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原大连医学院、原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和石河子医学院四院校经上级批准创办了“美容医学专业”,学制大专三年。当年,四校先后在大连、宜春召开多次联席会议,共同研讨和制行了该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等。相继,有10多所院校开办“临床医学专业∕美容医学方向”的本科班,学制五年[1]。

2004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卫科教发[2004]167号”文件公布了“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的科目设置。至今已有40所院校办有这个专业的本科、专科 (高职高专)教育[1]。

因此,我国的美容医学教育事业是根据当年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设置的。

2 医疗美容机构迅猛发展的需求与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的审美需求迅速增长,一些公办医疗机构争相设立医疗美容科、室、部、中心等,大中城市的社会美容业 (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纷纷兴起。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导致民营医疗美容机构迅猛发展,相关医学专业人才空前缺乏,进一步促进了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1]。

面对当年医疗美容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卫生部于1994年先后发布了认定医疗美容科目及其机构的基本标准的两个文件:卫医发 [1994]第27号文《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列入了“14.医疗美容科”[2];卫医发 [1994]第30号文件《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通知》中规定了综合性医院医疗美容科、美容专科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等医疗美容机构的基本标准[3]。

2002年,卫生部又以第19号部令的形式发布了《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并确立了美容主诊医师和医疗美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4]。

当年,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政策与高等教育政策相得益彰。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来认识,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是改革开放的一项新成果。

3 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美容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1996年10月,在卫生部科教司的指导下,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美容医学教育研讨会”在江西省宜春市召开。来自全国16所高等医学院校、6所中等卫生学校和7所教学医院 (教学基地)的代表共52人参加了会议。卫生部科教司高教处原处长解江林同志参加并指导了会议[1]。

整整三天的研讨会,围绕着一个主题:遵循医学教育基本规律办好方兴未艾的美容医学教育事业,不断调整自身,明确办学方向。在务虚的基础上再行务实,广泛交流了各院校办学的经验和教训,先后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基地建设等进行了具体研讨。

研讨会认为,美容医学教育是一项新生事物,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并从现实出发加以培育、改进、提高和发展。与会者一致表示,要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美容医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中的学术导向作用和参政议政作用。长期以来,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等学术组织,从不同角度分别为之发挥了应有的历史性作用。可喜的是指日可待的明天,将有一个专门的“美容医学教育分会”继往开来地承接新世纪里的这一重要而又艰巨的教育学使命。

4 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营造的一座“教育学大厦”

当年,面对医疗美容机构和美容医学教育事业双双兴起的新局势,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们是熟视无睹,置之不理,还是顺应潮流,推波助澜?他们纷纷选择了后者,群策群力地促其发展。

多少年来,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兴办的美容医学教育,分别得到全国及该省、区和市相关专家的具体指导和扶持。以原宜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春学院前身之一)为例,1993年招收的首届美容医学专业班的专业课阶段,首先有高景恒教授开讲“美容外科学总论”和“美容相关解剖学”,邓典智、肖庆昌、李祝华、李剑琴等教授配合高教授分段讲授“美容外科学”各论。有张其亮、杨希鏸等教授分段讲授“皮肤病学与美容皮肤科学”;孙少宣教授讲授“口腔医学美学与美容牙科学”;赵永耀教授讲授“中医美容学”;刘劫教授讲授“美容实用技术”;邱琳枝教授讲授医学美学;何伦、李祝华两教授讲授“美容心理学”等。此后历届,有夏兆骥、方彰林、辛时林、丁祖鑫、王志军、柳大烈、王光护、刘伟等教授分别来校讲授美容解剖学、美容外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皮肤科学、人体美学等课程。原宜春医专并入宜春学院后,有钟世镇院士及王炜、鲁开化、刘玮、王学民、赖伟等教授先后来校讲学,艾玉峰、刘林嶓、杨建葆等教授先后来校授课,并聘请李世荣教授为美容医学院名誉院长。

近十多年来,全国还有些院校在全国同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创办美容医学人文学科相关专业的高层次教育事业。2001年,中南大学的“美容医学心理学”博士专业方向招生;2002年,东南大学创办“医学美学设计”研究生班;2009年,东南大学创办“美容医学心理学”硕士点。最近,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医学美学”硕士专业方向招生,并着手筹办医疗美容EMBA总裁班[1]。

可见,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不仅是办学单位的孤立行为,而是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共同营造的一座“教育学大厦”。

5 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国际影响

国际美容医学联盟 (UIME)对中国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学术组织、医疗美容机构及专业教育事业等很感兴趣,特委派终身名誉主席R.Pinto[阿根廷]于2006年两次专访和考察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认定它为“一所亚洲名校”,并建议合作筹办UIME的“亚洲培训总部”[5]。

2011年5月,UIME终身秘书长J-J Legrand[法]在中国北京举办的“第18届世界美容医学大会”学科建设分会场的学术报告中指出:“就像在中国,……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许多学生正在这所大学接受美容医学教育的课程,他们将会成为中国下一代最棒的美容医学实践者。”[6,7]这次大会期间,UIME的27个会员国学会主席及近百名专家集体参观北京丽都美容医院时,我报告了中国医疗美容事业的“6个世界第一”(学科理念、政策法规、机构数量、机构规模、专业技术、专业教育),UIME主席A.Elbaum当即热情地予以肯定,并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8]。

今天,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及其教育事业已令世界同行瞩目。

6 来自实践的认知和期望

笔者领会上述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和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政策依据、国际影响等之后的体会和认识有二:一是当年的决策者们遵循了从国情现实出发的改革开放路线;二是今日年事已高的一批同行热心人士,在学术探讨和参政议政过程中的思想根基具有中西结合性质,其中传统的宏观思维和整体观念等中华文化占有相当的份量。可谓:思想根基与国情现实相切相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当前,我国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科学化的新阶段,对美容医学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望和呼吁:今天的医学教育决策者们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深入美容医学事业及其教育事业的第一线调查研究,走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从国情现实出发,辩证地加以科学决策!

7 建设与发展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我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虽然成绩显著,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遵循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尽量适应医疗美容事业迅猛发展的现实和大局的客观需要。为此,两点原则建议:

一是在深入研讨医学学科分类问题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世纪美容医学事业及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光明大道,勇于展示当代中国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世界标榜性意义。

二是遵循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医学教育三阶段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扩大视野,提高层次,建设与发展一个宏观系统化的美容医学教育体系,以充分体现宏观思维和整体观念的民族文化特征。

因此建议:本着这两条原则,继续巩固和发展本科 (医、技)和高职高专 (技)美容医学学历教育的同时,有计划地创办、试办和开展各类别各层次的美容医学教育培训项目,进一步有效地适应和满足全国医疗美容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

时代在期盼:开办美容医学教育的院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聚共识、携手同心、脚踏实地促进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发展,谱写中国美容医学教育事业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国医学美丽之梦”而奋力拼搏!

8 关于现阶段美容医学教育与培训项目分类的建议

1)继续巩固和发展本科 (医、技)、高职高专 (技)的学历教育,有计划地将五年制本科(医)发展为七年制;

2)创办美容中医学专业、抗衰老美容医学专业的学历教育 (本科);

3)试办美容护理学本科和高职高专学历教育;

4)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的医、技、护三类专业人员的毕业后教育和终身教育 (含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培训),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由各省、区、市或各大区选定一所院校试办);

5)总结东南大学创办“医学美学设计研究生班”的教学经验,巩固和发展医学美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6)试办整形美容外科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7)总结东南大学创办“精神卫生专业 (美容医学心理学方向)”的教学经验,继续巩固和发展美容医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

8)开发医学人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两层次的“美容医学人文学”方向 (含医学美学、美容医学伦理学、美容医学法学、美容医学社会学、美容医学管理学等);

9)创办医疗美容EMBA总裁班教育;

10)其它。

[1]赵永耀,王向义,曹志明,等.南昌: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史略[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3-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EB].卫医发[1994]第27号文件,1994-09-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部.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通知[EB].卫医发[1994]第30号文件,1994-09-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19号)发布《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EB].2002-01-22

[5]彭庆星,张其亮,高景恒,等.实现两个“飞跃”的20年——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发展历程回眸[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0,16(3):插页

[6]Jean - Jacques Legrand,Peng Qingxing.Summary of the Talk Between Dr,J.J.Legrand and Dr,Peng Qingxing[C].Hong Kong,2008-10-17

[7]J-J.Legrand.AESTHETIC MEDICINE,the booming medical activity.医学之美:彭庆星学术探寻之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106-108

[8]中国美容医学学科及其事业的建设和发展[G].北京:第二届中国整形美容行业监管研讨会汇编,2012

猜你喜欢

宜春医学教育美容
透视环保美容热
四月轻语
美容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宜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