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4-08-15崔卫东

语文天地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家乡小朋友课文

崔卫东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但阅读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想象,情境体验

其实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都是在一个个情境中进行的。就看教师如何去利用这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离开情境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在导入课文时,创设情境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秋游》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啊,小朋友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说说?”学生就用练习2 里学到的成语“秋色宜人”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马上顺势导入:“这么好的天气,要是能去郊外游玩一番那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去吗?”“想。”“小朋友们都想去玩,好的,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到郊外去玩。”然后引入课题。

这样的设计,就唤起了学生的想象,使之饶有兴趣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还有的畅想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学生兴致勃勃,文章中充满希望。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观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有时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写出的话自然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稚。

二、读与思相结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考,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我已忘了这是哪位名家的至理名言,但这话却在我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让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不迭地暗示,试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进行多深呢?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火花呢?小学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老师,他们在老师话音刚落就匆忙寻找片言只语作答,表面上教学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无效教学的圈子。为了改变阅读教学的这种状况,我总是在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过程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候。

例如,第二册《彩色的云》教学时,我在总结课文时提出:“十几把撑开的小花伞,为什么是一片彩色的云?”话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起来了。我没有就此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答,学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这种回答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思维。于是我用手势示意他们把手放下,轻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能认真思考,把语言组织得完整些,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情绪。

三、读与说结合,让学生有说的机会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例如,学完《拔苗助长》,我就及时引导学生说:“你想对文中的种田人说点什么?”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学生说透了。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多读、多思、多问、多写,实现耳、眼、口、手、脑“全频”吸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阅读教学效率才能逐步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乡小朋友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