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中全会公报九处新提法

2014-08-15人民网

中国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税制财税顶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公报中出现了诸多新提法,本文梳理出了九处新提法及专家、媒体点评。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人民日报社论: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人民日报: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头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

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

五、“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六、“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七、“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九、“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税制财税顶层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税制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实证检验及税制结构优化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税制变革与财政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探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减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的税制改革思考
加快顶层设计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税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