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教学应有效且有笑

2014-08-15冉友珍

中学语文 2014年15期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文言境界

冉友珍

课改理论从提出到一线的执行,是一个充满希望且又艰辛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探索、总结。而笔者认为,在文言教学应切实渗入学生学习活动,让文言教学有效且有笑。

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有意识渗入学生学习活动,并且多联系生活实际,让这些从远古走来经过历史碾压的文字在学生面前不再那么遥远、那么陌生、那么面目狰狞;她们本就那么温暖、那么精彩、那么让人牵挂。

课改后的高中教材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都呈现大量诗文,而我们的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更是一道文言大餐。如果不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切实渗入学生活动,让教学变成一言堂,那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试举几个笔者在文言教学中的实例:在教学《琵琶行》一文时,此文抛开那些高尚的东西不说,其实就是一位失意文人偶遇一天涯歌女,在这个“终岁不闻丝竹声”、“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地方,能遇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能听一曲让耳清目明的仙乐,这对江州司马白居易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是极大的享受。而对音乐、对琵琶女高超演技的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颂,此节刚好又是学生理解和背诵的难点,如果老师对此节进行逐句翻译,就会让文章变得没有美感且索然无味。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读、自行理解,看自己能理解到哪一层面,然后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合作,讨论。并要求每一小组合作后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方式来演绎这段乐曲。结果异彩纷呈,惊喜连连。有的借助道具来一个现场版的“琵琶行”;有的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讲述,时而高亢,时而悲戚;有的用口技表演的形式来演绎……学生的想象力、理解作品的能力让人欣喜。学生即便不能那么到位的理解文本,但他们参与、理解、创造的过程弥足珍贵,而这一学习活动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这一过程后教师的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教学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他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一段时间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文言不那么生厌了,课余教室里自发传出的诵读声是那么的悦耳——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春江花月夜》一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的美丽画图,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而基础较差,尤其是鉴赏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走进这样唯美的意境。在教学此文时,让学生围绕“月”去感知文中的几幅画面,在让学生描述的时候,总感觉太生硬、显苍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赏析。那周刚好放三天假,我让班上有条件的同学自发组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室外拍摄一个“春江花月夜”的视频。收假那天,我没有抱太大希望,但是,同学们已经早早地打开多媒体,激动地展示他们的成果,尤其是班上的几个电脑高手,与班上朗诵不错的女同学联袂制作的“春江花月夜”,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无论是背景音乐的选择、意境的烘托,还是朗诵时的声情并茂都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大多数同学在参与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已经能熟练地背诵全文了。看着他们轻松的表情和感受美、享受美的愉悦,作为老师笔者由衷欣慰!

现在,个别同学对自己特别钟爱的文章,主动请求在课堂上带领大家鉴赏。也许见解不一定深刻、赏析不一定全面,认识不一定到位,但是这其中有他们诵读、理解、感悟,二度创造的过程并得到美的熏陶,我想这也实现了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陶冶情操的初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实验教师陈继英说:“语文教学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用‘人生语文’来概括语文教学理念,能反映语文教学的本质,会引导教师注重从学生人生发展向度实施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能有重要意义”。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或说是三个过程——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从起初的迷茫,继而的执着,到最终的顿悟。其实无论是教与学,也无不经历着这三个阶段。在探索文言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环境与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做多种尝试,而在这一尝试过程中,在收获效果的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笑脸。所以笔者固执地认为,文言教学中,多渗入学生活动,方能有效且有笑。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文言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春江花月夜 唯美扬州行 中华好诗词大会征稿启事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春江花月夜
品“境界”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慎独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