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减数分裂》的课改体会

2014-08-15孙盼盼赵俊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减数分裂探究过程

◆孙盼盼 赵俊霞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

我们现在推行的课改模式是双循环、四环节教学模式,目的是打造“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必不可少。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一位优秀的生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预习案要重视基础,以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作为预习检测。我的思路是从复习有丝分裂入手,让学生感悟减数分裂的新知识。预习目标订为:(1)回顾有丝分裂知识,理解减数分裂过程。(2)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确定自己的疑点难点并做好标记。(3)感悟生命本质,实现自我价值。

二、课堂学习

1.展示目标、把握重难点

与预习目标不一样,这是课堂学习的重点,对本节课要起到指导作用。我把目标简单的概括为:(1)深刻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核心概念(2)熟练掌握减数分裂各过程的特点

2.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可以巧妙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导入,也可以利用实验导入,还可以利用教材的问题探讨导入,等等。我利用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上小乌鸦生气的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把我生的这么丑,为什么没有孔雀漂亮?妈妈很无奈的说:孩子这不是我的错,这是遗传惹的祸!引出了连接父母和子女的桥梁:生殖细胞,从而引出生殖细胞的产生方式——减数分裂。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为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考虑了以下三点:(1)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培养学生在小组内主动参与的勇气,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2)精心选择合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比如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名称,细胞数目的变化,这样的问题,可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一般加工方法和策略解决,但有的问题的复杂性水平较高,比如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2N=4),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学生对这些问题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运用一般的方法难以奏效,这就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3)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要等待,不要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教师不应该担心学生讨论会提出很多问题,怕“放”了又不能“收”,而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活泼、多样,学生的合作探究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教材,细致备课,在编制学案的时候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紧扣教学目标。(4)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第一次展示是让各组学生把黑板上减数分裂过程图补充完整,并让学科班长给大家点评。第二次展示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染色体模型展示减数分裂几个重要时期图,并说出特征,学生展示完毕后,师做出点拨。利用自编三句半“前期先联会,中期再排队,后期才分飞,智慧!”充分展示细胞的智慧,让学生高屋建瓴的感受到生命的神奇。随后,及时做题巩固提升。

4.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仍然迷茫困惑时,老师的精确的讲解和点拨就会使学生感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印象也格外深刻。教师的点拨要适时到位,语言要简洁精炼、形象生动,给学生留有消化的空间。教师要把握好点拨的时机、点拨的方法、点拨的力度与点拨的标准。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适时引导学生突破学生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问题。同时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如发挥板书、板图、板画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等,本节课我采用了贴图的方式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像作了比较,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三、课后巩固

我们都知道学习上的遗忘规律,所以课后一定要给学生留有复习巩固的时间。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这节课我筛选了12道题作为课后训练,完成大约需要十五分钟。

这节课结束以后,无论学生还是同事对本节课的评价都不错,我想这应该是一节贯彻了新课程理念的比较成功的课。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体会和感受,践行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既是当代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教师的主观愿望。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我们心中时刻把握住“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一定能在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走出一片广阔天空!

猜你喜欢

减数分裂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沙盘实操”助解细胞分裂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