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2014-08-15赵建勇王军

中国棉花加工 2014年1期
关键词:阿拉尔籽棉安全检查

■赵建勇 王军

〔新疆塔河种业阿拉尔加工厂,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安全生产是一切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可以说“没有安全生产,企业就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作为我国的棉花加工企业来说,加工厂是安全生产的一级防火重点单位,如何抓好安全生产,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阿拉尔加工厂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做法,下面谈一点笔者的看法和体会。

一、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岗前十分钟教育”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十分钟教育”

根据每个班组实际情况,自我查找安全隐患,在加工期每天上班前,可依据当日的天气、温湿度、原料、方法、人员组合、机械防护设备、电器设备、周围环境、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岗前十分钟教育”是警钟长鸣的体现,阿拉尔加工厂为了切实抓好班前教育,由厂领导或安全员、班组长亲自带领,对每个生产班次进行“班前讲话”教育并做好记录,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日日讲、班班讲、时时讲,在加工期每月考核一次。

(三)改变教育方式

改变传统的你听我讲的培训教育方式,可采用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的方式,进行“岗前十分钟教育”。

“岗前十分钟教育”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加强员工自我管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还能增强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

二、安全理念不放松,检查应做到严格、仔细,不留死角

(一)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每年加工一开始,都要成立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并由厂长亲自主持,召开评审会议,表扬好的、批评差的车间,同时查找事故隐患,限期整改。

(二)对安全检查认真负责、不留情面

比如:新疆地区每年轧花在冬季进行时,数九寒天的夜晚气温在-15℃以下,手冻得僵硬,哈气成冰。有的员工忍受不了寒冷,就戴上了手套、口罩。我们在检查过程中,有的管理人员看见以后,也意识到是不安全行为,但是认为天气太冷了,碍于情理不去制止。殊不知,一旦碰到紧急情况,工人在处理故障时,最容易把手套连同手指头一道卷入机器中去,造成终身残废,类似事故在加工厂里屡见不鲜。

(三)不留死角

安全检查时,边边角角都要检查到,细节决定成败,对一些细微的异常声音、气味、现场现象,应该及时通知当班人员将隐患排除,确保车间有序运行。

所以,在管理安全工作时,要有不怕得罪人的思想,大胆管理,关键时候“宁愿做恶人、不做好人”,“宁愿听骂声、不愿听哭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方平安。

三、遵章守纪,按照操作规程工作是安全生产的必经之路

制度制订得再好,如若不去执行,就是废纸一张。所以,按章办事,作为整天和机械设备、电路、电线打交道的棉花加工厂员工,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厂里任何事情的处理上,都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放在首位,处处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每年棉花加工时,全厂员工应该熟知操作规程、懂得设备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平时干什么都要按章办事,不怕麻烦。

在这一方面上,阿拉尔加工厂尤为重视,也做得比较好。例如:在2013年12月份棉花加工期间,该厂400型液压打包机油管接头漏油,为了防止污染皮棉,影响棉花加工质量,需要焊接更换。厂里立即组织人员,一是马上停机报告;二是申请开具“动火证”;三是清理现场周围的棉绒、杂质;四是准备好足够的干粉灭火器;五是电器挂牌,专人监护;六是维修人员持证焊接;七是清理现场焊杂、火星;八是检查完毕、合格后,再通知开机作业。通过这一系列程序的有效开展,确保了阿拉尔加工厂安全工作连续十年“六无双零”目标的实现,也给职工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安全操作技能示范课。

四、剖析事故苗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在2013~2014年的棉花加工中,该厂的轧花机在加工棉花时出现了二次皮棉中夹带火星的事故,虽然未造成财产和人员的损伤,但此事的发生是一种事故苗头。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在加工中,一些高速运转的设备之零部件、螺栓等细小配件因为震动、摩擦等原因松动脱落,而没有及时发现,如螺帽脱落等进入轧花机或其他机械设备,摩擦而导致产生火星现象。二是在籽棉收购时,同一批次、同一车里的籽棉温度、湿度相差很大,当很湿或很干燥的籽棉同时进入烘干箱后,烘干温度不好掌握,温度过低时,回潮率较大的籽棉根本无法满足后续轧花的要求;温度过高时,较干的籽棉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出现烤糊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火灾,发生事故。

为了杜绝事故发生,笔者根据查找分析的原因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加工籽棉时,要求当班人员,特别是班组长要熟悉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了解工艺流程,掌握设备正常运转发出的不同声音和异响,在操作和运转过程中,特别注意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定时或不定时对这些部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更换,避免如螺帽脱落进入轧花机而产生火星,给事故的发生造成隐患。二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收购籽棉应该分级收购、分级堆放、分级轧花。特别湿的籽棉应该摊晒,湿度达到要求时再加工,这样加工出的皮棉质量好,加工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如果没有摊晒的条件,应严格区分籽棉的回潮率和温度,将它们分开堆放,这样加工厂可根据每一垛籽棉的回潮率和温度,分别精确设定控制烘干箱的温度,可以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巩固安全基础

(一)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

近年来,为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加工厂组织一线班组长、技术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师傅对每个岗位工作进行认真统计分析,制订了棉花加工厂岗位作业指导书,形成了一整套的操作标准文件资料,对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操作规程进行细化及分解,并按照作业指导操作的要求把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易发生事故的岗位、易发生习惯违章的内容作为培训重点,采取“一日一练,一周一讲、一月一考、一季一结”等形式,深入扎实地进行安全培训。杜绝职工盲目操作、野蛮操作,形成事事有标准,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

(二)细化、量化安全检查标准,提高安全检查质量

细化和操作性很强的安全检查表是实施安全检查、加强隐患诊断、开展事故预测、采取控制措施,形成循环管理的有效工具。为了使安全检查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查之有据,消除因为检查人员的素质差异而出现的盲目性,阿拉尔加工厂的安全领导小组遵循“人、机、料、法、环、管”六要素的要求,搜集棉花加工厂各环节、系统的说明书、布置图、结构图、环境条件等技术文件和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程、规章制度以及相关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材,编制了“加工厂安全检查表”和“加工厂操作工安全检查表”,具体指导厂、班组、岗位工人进行三级自检自查、互检和日常检查活动。安全检查表的规范与实施,有效地消除了安全检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检查质量和各个岗位员工的执行力。

(三)完善“四项直接作业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安全

直接作业环节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薄弱环节,严格直接作业环节的管理,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加工厂根据轧花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结合生产实际,细化了受限(狭小)空间作业、临时点施工作业、高空作业、起重吊物作业等四项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规定,并印刷成册下发到班组,组织员工学习。同时,严格执行“作业许可证制度”,持证上岗操作,明确现场监督和管理,强化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每一个环节阻断事故源头,杜绝事故发生。对直接作业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危害识别、标识,采取专人监护,认清作业实质,强化作业管理,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棉花加工厂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并且重点落实在执行力上,以制度管人;同时深入剖析事故隐患苗头,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思想上必须做到高度重视。只有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时刻牢记“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心中时刻装着员工的生命安危、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才能把安全工作切实做扎实,不断开创出工厂与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阿拉尔籽棉安全检查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籽棉干燥工艺与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籽棉加湿刍议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从机场的安全检查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