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疣的治疗进展

2014-08-15唐正东

关键词:莫特干扰素疗法

唐正东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将疣分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生殖器疣、口腔疣、咽喉疣和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寻常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其病原体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1、2、4、7、27、28、29、48、63 感染引起,其病程与机体免疫有重要关系,免疫缺陷者发病率高,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防御疣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约65%的寻常疣可在2 年内自然消退,但患者往往因为身体不舒服或是美观而要求治疗。现对目前临床治疗寻常疣的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1 药物治疗

1.1 水杨酸 水杨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有机酸,5%~20%的浓度对角质层有迅速的角质松解作用,然后剥脱。这种角质剥脱剂缓慢破坏HPV 感染的表皮,使其角质层脱落或变薄。水杨酸较其他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经济,是非处方药,并且不良反应小,但其治疗起效缓慢,有报道其治疗时间长达12 周,因此为达到好的治疗效果,需向患者详述使用方法和疗程,需首先用温水浸泡皮损5 min,然后用金刚砂搓掉厚的皮肤,外用水杨酸制品后可以用胶带封包,如出现严重的红肿、疼痛、瘙痒需停止用药[1]。水杨酸耐受性好,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皮肤刺激,且不能用于面部,因其可导致皮肤的色素沉着。

1.2 维A 酸类药物 维A 酸类药物用以治疗寻常疣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寻常疣表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受影响细胞HPV 转录下调[2]。此类药物可局部或全身给药,外用药有维A 酸霜及他扎罗汀等凝胶剂,口服药以阿维A 酸为代表。据报道,阿维A 酸用于泛发而顽固疣能快速起效[3]。马俊果[4]应用左旋咪唑每天口服3 次,50 mg/次,连续服药3 d停药11 d,配合0.1%维A 酸霜外用,每晚1 次,连续治疗4 周。治疗甲周疣患者33 例,总有效率达81.82%,经济且痛苦小。

1.3 氟尿嘧啶、聚肌胞局部注射 氟尿嘧啶,聚肌胞可抑制病态细胞的增生,具有一定的抗疣状病毒和缓解局部刺激的作用。董丽琴等[5]使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聚肌胞注射液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按1∶1∶1 的剂量,用1 mL 注射器在疣体与组织间进行封闭,至疣体发白为宜。疗程7~28 d,平均每7 d 注射封闭1 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4 甘露聚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甘露聚糖肽是我国首创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其通过激活甘露糖及凝集素受体(MR 与MBL)来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CD4+、降低CD8+,改善CD4+/CD8+倒置,并诱导胸腺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活性因子,抑制病毒DNA 和RNA 的合成,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6-7]。干扰素α-2b 凝胶局部外用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和杀伤作用[8-9]。王孝廉等[10]应用甘露聚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复发性寻常疣,取得很好疗效。两药合用既系统又局部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使复发难治的寻常疣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降低了复发率。口服及外用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1.5 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苷类异环咪唑喹啉类药物,有强的抗病毒活性,增加机体天然与获得性免疫应答,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和角质形成细胞生成干扰素(IFN)α1,β2,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6、8、12,增强机体对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免疫应答、减少或清除HPV 有关[11]。患者睡前先用温水泡患部20~30 min,待疣体苍白软化后,用指甲刀适度去除疣体表面增厚角质,以不出血为宜。涂适量5%咪喹莫特乳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隔日1 次,疗程4周,每2 周复查1 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彭军等[12]使用以上方法治疗102 例患者,总有效率84.21%,明显高于对照组。段民录等[13]应用CO2激光治疗后创面涂适量咪喹莫特乳膏,隔日1 次,共3~5 次,待7~10 d 创面结痂后停止使用,也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2 物理治疗

2.1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 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是利用电磁场发射束产生等离子火焰而产生瞬间高温,从而使组织汽化消失,达到祛除病灶目的。所以电灼治疗寻常疣操作容易控制,灵活、快捷、方便,可以根据疣体的具体情况做烧灼、切割和汽化等治疗。手术中用长火对血管的碳化止血效果好[14]。治疗脱痂后6 个月内色素沉着部位会逐渐消失,不影响仪容,受到患者的青睐。吴建波[15]用高频电离手术仪治疗寻常疣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高于对照(P<0.05)。这说明采用高频电离手术治疗寻常疣的效果比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采用高频电离手术治疗寻常疣总有效率达到95.0%以上。与本次结果显示,2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出现皮肤潮红瘙痒情况,这说明采用药物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需要根据医师的经验而定,存在不安全性。而采用高频电离手术治疗仪治疗可避免上述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2 温热疗法 温热疗法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已有很长的历史。近年来,温热疗法已被尝试用于治疗病毒疣并取得一定疗效。其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局部细胞免疫及系统免疫机制有关。张超等[16]利用温热治疗仪(专利号:ZL 2007 20185403.3):对皮损表面进行加热治疗,治疗温度设定42 ℃,每次持续30 min。连续治疗3 d,间隔15 d 后,连续治疗2 d。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2.3 聚焦超声疗法 聚焦超声波通过高频聚焦超声的热效应和使靶点内的组织细胞空泡化的空化效应,在不破坏正常皮肤表层的情况下,深入病灶基底部杀灭病毒或通过破坏其生存环境灭活潜伏病毒。苏建英等[17]采用SNK/CZI81 型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跖疣,将耦合剂涂抹患处,用塑料短收敛导声护罩治疗头垂直对准并轻微对准皮损,调节功率至40 W,单次通电时间6~10 s,至疣体表面发白为止,治疗跖疣患者94 例,有效率98.10%,复发率3.20%,2.10%形成瘢痕。因此该疗法有复发率低、不易遗留瘢痕的优点。

2.4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 5-氨基酮戊酸(ALA)是体内血红蛋白合成的前体物质,其本身无光敏性。外用ALA 后,其靶向性聚集于HPV 感染的细胞中,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内ALA 经过一系列酶反应后,通过线粒体内膜上原卟啉氧化酶作用形成PpⅨ,PpⅨ具有很强的光敏性,用适当波长的光源照射,靶组织发生光动力敏化反应而产生大量的单态氧等活性氧物质,同时释放出荧光,这些活性氧物质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酶的活性丧失,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破坏,造成细胞器损伤、DNA 的分子结构损伤,导致生物大分子光氧化失活,其还能造成疣体中的微血管急性损伤,引起血管阻塞,造成局部缺血和增生细胞死亡,但对正常细胞无影响[18-19]。傅珊虹等[20]报道

ALA-PDT 疗法治疗寻常疣较激光、冷冻疗法,不仅美容效果好、复发率低,同时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尤其适用于面部等特殊部位,但因其价格昂贵,且一次治疗后不能立即清除疣体,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临床很难推广,需积极寻找更安全有效且廉价的光敏剂。

3 自体疣植入与疫苗

自体疣植入是一种基于主动免疫原理设计的免疫疗法。因表皮缺乏血管和淋巴管,表皮抗原一般不进入体内,不与体内免疫系统接触产生抗体。而将自体疣植入皮下可使疣抗原直接与免疫细胞接触,从而触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疣组织受到排斥而脱落。治疗方法:选取手部或前臂新鲜疣体1~2 个,常规消毒皮肤,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去除表面角质层,削取米粒大疣体组织;在一侧三角肌下缘处皮肤局麻后,沿皮纹方向切0.5~1 cm 长切口,用纹式钳分离至皮下,将疣体埋植于皮下,缝合切口并包扎。该方法经临床验证,不失为一种高疗效、低复发、低风险和低花费的疗法,值得广泛应用[21-22]。

早期的疫苗是由患者疣提取物经多次皮下注射而制备。如今,新的菌株特异性HPV 疫苗发展迅速。通过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特定HPV 菌株(如16、18 型等)的病毒衣壳蛋白L1 表达在另一生物体的表面,使其成为一个非传染性的HPV 病毒样颗粒(VLP)。已证实使用VLP 疫苗免疫高危妇女用于预防偶然或持久的HPV 感染有效,包括单价、二价和四价等几种HPVL1VLP 疫苗均有报道,接种者2~3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明显减少[23]。瑞典在2006—2010年间对124 万10~44 岁的女性接种了4 价HPV(6,11,16 和18 型)L1VLP 疫苗,结果显示,针对20 岁之前接种第一剂,共接种3 个剂量疫苗的受试者,有效率为76%;首次接种疫苗且年龄小者(14 岁之前)有效率最高,可达93%[24]。但因伦理道德、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诸多问题,HPV 疫苗接种计划尚未在我国开展,其可行性仍值得商榷。

总之,目前寻常疣治疗方法较多,寻求高效、简便、安全而经济的疗法和降低发病率是本病永远不变的治疗目标,为此长期以来种类繁多的疗法陆续问世,几乎任何一种疗法对大多数患者都有一定效果,但对所有患者尚无100%有效的疗法,或者说,此病尚无明确的标准疗法。因此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从具体病情以及疗效(治愈率)、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操作可行性和难度、疗程长短及费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应用较广泛的疗法和药物主要有高频电离子、水杨酸、维A 酸、氟尿嘧啶、咪喹莫特、干扰素等。实际临床单一疗法应用较少,多采用2 种以上疗法联合应用,效果均优于单一疗法。有些疗法或因存在较大缺点,或因技术不成熟和未经充分依据论证而未能广泛展开。但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光动力、射频消融等较为先进的疗法技术日趋成熟和治疗成本降低,更为先进治疗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寻常疣的治疗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1] Mulhem E, Pinelis S. Treatment of nongenital cutaneous warts[J].Am Fam Physician,2011,84:288-293.

[2] Faluhelyi Z, Rodler I, Csejtey A, et al. 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16)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J]. Anticancer Res, 2012,24:807-809.

[3] Kaliyadan F, Dharmaratnam AD. Rapid response to acitretin,combined with cryotherapy, for extensive and recalcitrant verruca vulgaris on the scalp[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3,77:338-340.

[4] 马俊果.左旋咪唑联合0.1%维A 酸霜治疗甲周疣33 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56.

[5] 董丽琴,董爱琴.氟尿嘧啶、聚肌胞、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注射治疗跖疣、甲周疣、扁平疣的临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20(9):244-245.

[6] 张朕华,谢炜,吉蕊,等.甘露聚糖肽对恶性实体肿瘤支持治疗的临床循证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35-40.

[7] 刘焱,蒋雪芹,吴桂刚.甘露聚糖肽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69-570.

[8] 张衍.药线点灸联合干扰素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6(2):61-62.

[9] 李华稚,李伶,郭中华,等.利巴韦林、柴胡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面部扁平疣32 例疗效观察[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35(2):64-65.

[10] 王孝廉,张岚.甘露聚糖肽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复发性寻常疣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688-1689.

[11] Gaspari A,Tyring SK,Rosen T. Beyond a decade of 5% imiquimod topical therapy[J].J Drugs Dermatol,2009,8:467-474.

[12] 彭军,孙则胜,叶文静,等.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甲旁、甲下疣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5):398-399.

[13] 段民录,赵亮,朱蕾.CO2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1346-1348.

[14] 黄德顺,刘恩让.电灼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8):1228,1276.

[15] 吴建波. 高频电离手术治疗疣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237-238.

[16] 张超,霍玮,马艳,等.温热疗法治愈儿童甲下疣一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2,12(2):52-54.

[17] 苏建英,蒙秉新,郑艳.聚焦超声治疗跖疣疗效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8):485-486.

[18] 周汛,罗永丽,凎正秋,等.艾拉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及多发性跖疣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5(2):278-280.

[19] 冉从荣.自体疣皮下埋植治疗多发性病毒疣83 例[J].临床医药,2011,19(13):75.

[20] 傅珊虹,叶发舜,耿承芳,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疣[J].江西医药,2011,46(9):847.

[21] 周慧丽,周惠斌.自体疣植入治疗扁平疣、寻常疣98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2):1511-1512.

[22] Shivakumar V,Okade R,Rajkumar V.Autoimplantation therapy for multiple warts[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09, 75:593-595.

[23] Villa LL, Costa RL, Petta CA, et al. Prophylactic quadrival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6, 11, 16, and 18)L1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 in young women: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re phase II efficacy trial[J]. Lancet Oncol,2005,6:271-278.

[24] Leval A,Herweijer E,Ploner A.Quadrivalent humanpapillomavirus vaccine effectiveness:a swedish national cohort study[J].J Natl Cancer Inst,2013,105:469-474.

猜你喜欢

莫特干扰素疗法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高人一筹
干扰素 你了解吗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斑马去哪儿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咪喹莫特在扁平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