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河南省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

2014-08-15郭兴华

党史文苑 2014年2期
关键词:河南省人力资源人才

郭兴华

(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人力资源一般是指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人力资源的数量一般是指劳动适龄人口、未成年和老年就业人口。

人力资源是有着一定的特点的。人力资源的首要特征就是能动性。与其他资源相比,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其次,它具有时效性。人是有生命的有机合成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人本身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还有,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我们知道资源从总体上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可以随着时间不断更新,长期开发,进行自我修复。这样就可不断地延续地生产下去。最后,它具有社会性。任何和人力资源相联系的东西都离不开在社会中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个人口大省,并且人口还在增加,当然人力资源也在不断增长。根据调查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河南省人力资源约为4500万人,截至2008年末,河南省人口共计9423万,2011年河南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0499亿。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但是人才资源缺乏、人力资源质量较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其中高技术人才短缺、技术与工作岗位不相适应。急需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开发。[1]

(一)河南省人才资源相对贫乏、资源开发的观念有待更新

河南省人口总量较大,虽人口数量多但人力资源水平较低。目前,全省的人才总量约为400万,占河南省人口总数的4%左右。大部分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向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流动,使河南省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河南的大学生和技工学校毕业生,大都流向了省外经济发达的地区,使河南出现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人才资源相对贫乏,人口整体素质较低,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担。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同时,历史遗留问题也非常严重。传统思想对其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首先,法制观念淡薄,而是注重人情,这一点从一些单位选人、用人等方面可以看出来。通常会将工作关系与私人的感情掺杂在一起,因而不能识别人才,造成人才流失。其次,创新意识淡薄,在选拔人才时老是遵从老的方式,固守陈规;针对人才职业生涯管理分析不到位,存在盲点,不敢突破传统模式,不敢尝试着去变化以求发展。

(二)人才引进困难重重

1.人才引进的众多问题。近年来,河南省虽引进了一定的人才,但仍跟不上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人事法制和政策法规的建设不够完善;对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的资金不足;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切合,人才流动的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和人才流动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2.经济发展迟缓严重制约人才引进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是否可以培养大量人才,而大量高端人才可以创造较高的价值,进而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反过来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进入,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省生产总值的总量为18407.78亿元,同比增长12.1%,但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9535元,在全国排名比较落后。由于人们在选择就业时总是倾向于发达地区,因此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严重制约着人才引进工作。

(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

1.人力资源中人才比例不够合理。在人才的培养时缺乏市场调研,导致与市场脱节,造成了对人才培养的浪费。很多人在大学中学习到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实践,造成人才的断层,并且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比较少。

2.人力资源空间分布不合理。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集中在发达城市和事业单位。河南省高学历人才多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调查显示,65%的博士和75%的硕士都集中在郑州,这种高级人才空间分布过分集中的现象,是不利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河南省人力资源所创经济效益低下。

3.就业产业比例不合理。从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河南省农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目前河南省农业高技术人才只有10多万,占河南省人才总量的3%,工业高技术人才只有40多万,占人才总量的13%,可以看出比例偏低。我们因此得出结论,河南省人力资源产业不合理分布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制约着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全面发展。

三、推进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制定严密详细的开发计划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之前,需要全方面审视企业设置,梳理出清晰的岗位信息。在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计划方案基础上,对员工职业生涯和培训作出规划,建立客观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其为持续性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只有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结合、明确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开发计划,才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最大效率的使用。

(二)加强宏观调控作用,推动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加快人才引进步伐

如何开发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把河南由人力资源大省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省,使得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些都是河南更好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我们可以依据市场具有的自发调节作用,遵循市场规律,使人才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以及实现合理配置。首先,根据经济发展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工作,准确地分析出现有人才存量和市场就业结构。全面推动河南省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操作性高技能人才。其次,人力资源的开发结构应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其他产业增速趋于停滞。河南省人力资源结构要以此基础,把从事在落后的农业人员向飞速发展的第三产业流动。[2]

另外,还要加快对人才的引进。首先,要做好人才引进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创新型高技术人才,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还应结合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重点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引进紧缺的高级人才。河南省政府应该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快人才引进机制建设。其次,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包括修养、认知、业绩等要素在内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三)重视并且积极发展教育

1.增加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目前,河南省教育投资来源单一,投入严重不足。我们要从各方面增加并吸引对教育的投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级政府要保障对教育投入,明确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对经济落后地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缩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创造较好的人力资本条件。此外,义务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没有基础教育作为保障,很难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河南省有着较多的农村人口,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平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2.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性人才。2012年9月7日,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大会并讲话,强调必须加快建立科学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河南省也全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完善教育培训体制,形成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更加完善的多元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既要增加有基础技术能力的劳动人员,又要重点培养新型技术高端人才,同时还要全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做好职业教育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要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劳动人员和技能型高端人才。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实训基地建设。

总之,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好的机制,好的环境需要靠人来创造,好的机制需要靠人来执行。所以,解决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想提升河南省整体的综合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体系,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1]

[1]杨芸.河南省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2]李雪苑.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2).

[3]何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省[J].热点论坛,2008(1).

[4]吕可文,潘丛郁,徐晓霞.河南省人口现状特征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5]杨瑞.加强河南省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分析[J].农业经济,2010(09).

猜你喜欢

河南省人力资源人才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人才云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