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继承和发展鄂伦春民族舞蹈

2014-08-15

戏剧之家 2014年13期
关键词:鄂伦春人鄂伦春鄂伦春族

刘 宁

(七台河市文化馆 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主,以采集和捕鱼为辅,兼有少量手工业。黑龙江省是鄂伦春族集聚比较多的省份之一,是继承和发展鄂伦春民族舞蹈艺术很重要的基地。那么,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鄂伦春族的舞蹈呢?

一、了解鄂伦春民族,创作新型的舞蹈作品。

为了发展和继承鄂伦春民族的舞蹈事业,我在专业团和群众艺术馆工作期间,多次到鄂伦春居住的地方采风学习。三十多年也出现很多有影响的舞蹈作品。如《罕贝舞》基本上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作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反映鄂伦春民族由猎杀到养殖这一伟大的转变,三人舞《追鹿》就是一次为原型创作的作品。在这个舞蹈作品中用原有的舞蹈语汇已经不能表现这样复杂的内容,要想真切表达他们由猎捕到养殖这一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就必须创造一批适合现在的舞蹈语汇。为此,创作者到鹿场仔细观察小梅花鹿的形体动态、与人的感情交流及它在高兴时和惊慌时的神情、动作的变化。从而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为舞蹈《追鹿》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比如将人的双手放在头上,脚部采取蒙族的勒马动作或采取燕式跳的姿势,很好的表现了小梅花鹿的神态和感情。

在《挥巾舞》、《雁姑娘》、《篝火》、《莫尔根》等作品中,都遵循这个原则,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舞蹈演员还要坚持不断的长期的深入到鄂伦春民族当中去体验他们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体验新的民俗、民风、民情。从而使鄂伦春民族舞蹈在原生态的基础上给予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使鄂伦春民族舞蹈更具时代感和鲜活性。

二、要想使鄂伦春民族舞蹈更加有时代感和鲜活性,仅靠专业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培养鄂伦春民族的舞者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培养鄂伦春本民族的舞者,必须从小抓起。从鄂伦春民族后代中选拔具有舞蹈素质的苗子,进行舞蹈专业训练。使他们成为具有专业技能、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本民族一代新的舞者。这对继承和发展鄂伦春民族舞蹈是十分有利的。鉴于这种认识,深入鄂伦春民族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到培养鄂伦春民族后辈舞蹈人才是全鄂伦春民族的呼声和愿望。

培养鄂伦春民族后辈舞蹈人才有许多有利条件:

(一)鄂伦春民族有着强烈的自尊感和民族责任感。

在调查中许多鄂伦春成员谈到,我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多少年来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丰富的舞蹈和歌曲。我们需要人才来发展我们本民族的舞蹈,也像其他民族一样形成完整的体系。步入艺术大舞台。有一个鄂伦春民族文化工作者,现已快六十了,他经常对本民族的文化不能快速的发展而哭泣。这些都表明了他们的自尊感和民族责任感。

(二)鄂伦春人具有吃大苦耐劳、做事认真的生活态度。

长期的牧猎生活,使他们养成了一种风里来雨里去、穿山越岭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鄂伦春人还有办事认真说到作到的生活态度。他们瞧不起说话不算数、言而无信的人。鄂伦春人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无能的猎手,总怪猎枪不好;无志向的人,总是怨天尤人。”“好马登程到千里,好人立志达目的。”这些谚语表明了鄂伦春人那种。

根据鄂伦春民族特有的优势,在鄂伦春民族集居的地方,选拔一批具备条件的孩子进入专业艺术学校,为鄂伦春民族培养新型的舞蹈人才。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

猜你喜欢

鄂伦春人鄂伦春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鄂伦春族的“雪屋”
亲亲的鄂伦春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从《最后的山神》看鄂伦春族民族文化变迁
鄂伦春:用一杆枪,作春天的诗
论鄂伦春族生态意识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鄂伦春小夜曲
倾情浇灌艺术花:记鄂伦春族老教师陈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