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间舞蹈中道具的运用及重要作用

2014-08-15王晋媛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
关键词:秧歌扇子民间舞蹈

王晋媛

(山西大同大学 音乐学院舞蹈系,山西 大同 037000)

舞蹈道具在山西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有些舞蹈因为运用某种道具而形成独有的风格,而有些舞蹈还是以道具而命名,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道具,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并通过一些艺术加工起到了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一、发展背景

山西的民间舞蹈从萌芽到发育成形,再到成为完整的体系历经了历史的不断演变。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在农耕中创造了击壤歌舞,至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依然保留“击壤处”的遗址。奴隶社会又出现了以巫舞为主的祭祀舞蹈的发展,在侯马出土的陶片舞人和编钟、编磬、就为我们生动的刻画出当时的盛景。到了秦汉时期,山西民间舞蹈发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在晋北发现的陶壶舞人,还有晋中出土的刻在石棺上的高跷舞,这些发现都是探寻山西民间舞的踪迹的有力证据。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外的舞蹈也融入当中。

二、山西民间舞蹈中各种道具的运用

在山西民间舞蹈中,道具几乎被运用到各种舞蹈中,这些道具形式多样,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鼓,秧歌舞中还有用到手绢、花伞、彩伞、花棍等其他道具。

(一)山西民间舞蹈中鼓的运用。山西的鼓舞形式变化多样,以最为闻名的万荣花鼓为代表。万荣花鼓的表演分为多种形式,有低鼓、高鼓和多鼓。低鼓又称腰鼓,舞者常扮为老汉,把鼓系在左腰处,脚下要做到骑马半蹲位。表演的人双手拿着木制的槌,右手握槌中部,使木槌的两端都可以击打鼓面。高鼓又称胸鼓,舞者扮成武生,将鼓系于胸前及头部,显得非常有生气。多鼓是表演者身上戴六或七个鼓,绑在头上、胳膊上、胸上、腿上及脚腕上,光是看着都觉得十分神奇。

(二)山西民间舞蹈中扇的运用。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秧歌舞中的道具以花扇,彩扇为主。以左权小花戏来说,小花戏中就拿扇子为道具,同时用左权民歌的曲调当伴奏,再配上特殊的舞蹈动作而被人们所熟知。最具艺术性的就是蝴蝶扇,演员舞动扇子就像飞舞的蝴蝶,扇子进行着无穷的变换,使观众眼花缭乱。扇子是小花戏的一部分,它为小花戏美的艺术形象发挥了巨大作用,体现出小花戏独有的风格。

(三)山西民间舞蹈中其他道具的运用。山西民间舞中道具运用数不胜数,其中二人台中也有许多道具的使用,二人台因《走西口》闻名。在《走西口》的演出中,婆姨送别即将去口外的丈夫,男人背着简单的包袱,步履维艰,而婆姨将男人送走后,拿出瓦盆鼓激烈的敲打,这里运用瓦盆鼓,包袱等,将不舍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绸手绢还增加了“二人转”中手绢“小出手”的扔法,创造了新的艺术效果。

三、山西民间舞蹈中道具的重要作用

道具在山西民间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各种道具的使用不仅体现着各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对舞蹈表演本身起着重要作用。

(一)舞蹈道具烘托主题。任何舞蹈都有自己的主题,但是要想把一个舞蹈的主题思想准确而形象的表现出来,有时就要借助道具才能完成。演员们舞动不同颜色的扇子就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情绪,一开一合之间有着不同的意义。

(二)舞蹈道具增加表现力和延伸动态美。第一,道具的使用会更加丰富舞蹈的视觉效果,展示出动态美,道具的运用会在一定条件下突破人体的极限,拓展和延伸舞者的表现空间。例如原平凤秧歌,舞者头戴顶草帽形的小帽,盘成螺旋形的竹圈,竹圈顶端置一鲜艳的红色绒球,形似凤凰头顶的红翎,正是这样的一个帽子,让男演员演起来更加威风凛凛。第二,道具可以使肢体语言得到丰富,它可以扩大舞蹈动作的幅度,使人的身体无限伸展,线条不断延长。例如,山西民间舞中的甩绸舞,舞者一手拿着绸,一手拿着扇子,或两手都是彩绸,配合着脚下的动作,绸带在手臂的带动下上下左右翻飞,绸带的活动范围就是人的手臂所达不到的范围,使舞者的表现更有张力。

结语

山西民间舞蹈的创造和传承基本都是从民俗活动中产生出来的,道具的运用就与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具的使用,反映出人们的风俗习惯,包含有许多民俗事象,对研究我省的民俗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肖瑞芬.鼓:山西民间舞蹈道具的运用[N].运城学院学报,2011-8-29(4).

[2]程玉珍.浅谈舞蹈道具的运用[J].安徽新戏,1999,(05):61-62.

[3]赵娟.山西民间舞蹈概述[J].运城学院.2006.6;24(3):102-104.

[4]单红龙.山西威风锣鼓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06).

猜你喜欢

秧歌扇子民间舞蹈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这些都是扇子吗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糖?扇子
昌黎地秧歌
扇子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