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问题的治理

2014-08-14王珍奇

对外经贸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用卡信贷

王珍奇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转型的不确定性给银行带来了很多经营性风险。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信贷操作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复杂的风险。信贷操作风险不仅影响银行业自身的稳定发展和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还影响到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基于此,本文试图分析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成因,从而有效控制因信贷操作造成的经营性风险。

二、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所谓的信贷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活动中,由于程序、人员、系统的缺失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受到外界威胁,进而产生操作性风险问题。对此,本文从经济转型期政府、企业、银行三方面,系统研究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信贷操作风险及原因。

1.企业经营性风险导致银行信贷操作风险。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欠佳。据统计,当前,国内亏损企业多呈现“两升两降”的现象,即宏观经济层面“经营利润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微观层面“产能过剩、生产成本攀升”。不利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经营性风险增加,进而企业贷款无法如期还款,甚至延期偿还时常发生,从而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

2.企业道德风险导致信贷操作风险。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少频临危机、经营困难、无法还贷的企业借产业调整之机,恶意逃避银行贷款,非法使用银行债权。甚至具备还款能力的企业,也主观上以牺牲道德为砝码,恶意逃避银行债务,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另外,还存在一些企业蓄意诈取银行贷款现象。借款企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采用“虚假合同、虚假证明、虚假产权”的形式,非法吸取银行资金,并改变资金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个人信用卡发行过度导致信贷操作风险。个人信用卡凭借个人信用,通过无需担保产品的循环信贷模式开展业务。但是,信用卡的“非计划、无固定场所、授贷个体多、单笔资金小”的特点,导致信用卡被非法借用、非法使用的可能性增大。其中,非法使用主要是改变信用卡的使用范围,并采取过度套现、恶意透支的模式使用信用卡;非法借用主要是把信用卡借予他人使用,并恶意改变信用卡的用途。

4.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导致信贷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仍存在责权利不明晰的现象。一方面,由于银行从业人员风险控制意识淡薄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缺乏,导致对信贷业务分析判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银行内部专业的信贷人员匮乏,导致贷款前调查不足,贷款中缺乏监督,贷款后跟踪不及时。整个贷款流程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道德风险。

5.银行受利润的驱动恶性竞争导致信贷操作风险。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金融机构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把经营目标着眼于眼前利益,更有甚者为追求短期利益违规操作,给贷款留下大量操作风险。另外,为争夺更多客户,抢占市场,一些金融机构不择手段,从而让企业有了“多头开户、多头贷款”的机会,致使金融秩序混乱。因此,恶性竞争引发信贷风险增加,最终导致不良贷款增多。

6.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信贷操作风险。在经济不景气时,大批企业经营效益下滑,无法按期正常偿还银行贷款,使社会信用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银行信贷风险不断上升,不良贷款不断增加。

三、商业银行信贷操作风险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扁平化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改进信贷风险管理十分重要。为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可以通过有效推进专业化条线管理和机构扁平化管理改革,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纵向事业部制管理、横向流程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结构。

2.成立由管理层直接负责的内控机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成立由行领导直接负责的风险审计委员会加强有效的风险控制。同时,在内部审计方面,实行内控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

3.不断提高内审稽核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一支独立运作、训练有素、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内审稽核队伍。要加大培训和选拔力度,进一步增加风险内控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4.完善信贷内控体系建设。明确分工,尤其是加强信贷部门在内控体系建设中的职责。通过加强内部协作,促进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全面提升内控体系的效率。

5.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系统。按照评估标准,衡量其操作风险状态,并对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合理评估,指出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风险评估指标明确监管重点。

6.健全银行内部贷款责任制度。一方面注重培养专业化信贷人才,对进入信贷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意识培训,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相关的法律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落实信贷责任人追偿制度,进一步明确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

7.注重授信客户管理,优化信贷结构。及时把握客户经营状况,充分评定客户偿还能力和信用等级,审慎判断授信额度,减少信贷操作风险。一方面,切合实际地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并以信用等级优化客户群体,不断提高优质客户质量。另一方面,控制合理的授信额度。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及企业经营前景,合理控制信贷额度。另外,全方位了解产业动态、产业政策,杜绝违背产业政策的贷款授信行为。

[1] 陈灿.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2012(24).

[2] 钟凯林.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风险审计模式应用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0(7).

[3] 张晓松,黄晓东.中西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差异及其对农行的启示[J] .农村金融研究,1993(3).

[4] 龙海明,张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历史变迁与发展[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5).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信用卡信贷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信用卡资深用户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信用卡诈骗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人卡分离”时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及思考
地方性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