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生角逐台校园选举引热议

2014-08-12

环球时报 2014-08-12
关键词:陆生国籍学生会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林 曦台湾淡江大学的学生会会长选举,首次有大陆籍学生蔡博艺参选,其选举公报上还清楚标注五星红旗凸显国籍,引发岛内议论。反对者声称,这是“统战”触角伸入校园,但支持者认为,这是大陆学生有意识地实践台式民主,何乐而不为。据台湾《联合晚报》11日报道,针对竞选淡江大学学生会会长引发的讨论,蔡博艺当天凌晨在网上发文称,这次竞选事件她最在意两件事,一是淡江大学中选会修改选举公报格式,加入“国籍”是否经过正常程序;二是9月15日开学,17日就要开始投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蔡博艺认为,程序问题应该摆在所有问题最优先的位置,“程序都不正义,何谈实质正义?”连日来,蔡博艺竞选淡大学生会会长一事在岛内引发诸多议论。淡大共有2.65万名学生,大陆学生405人,今年4月改选学生会会长时,因投票率未达到15%的门槛而导致选举无效,改在9月补选,来自浙江的蔡博艺报名参选。日前,淡大公布的选举公报上特别以五星红旗标注蔡博艺的国籍。负责人士称,只要是在籍生,并在淡水校区和兰阳校区各找到一位副会长搭档,就可以登记参选;因为首次有陆生参选,所以公布国籍,希望能引起学生关切,提高投票率。不过,此举也引发争议。《旺报》称,淡大让原本单纯的校内自治选举“变调”,甚至引爆“统独论”,从而引发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就连国际主流媒体BBC都紧盯事件进展。蔡博艺则讲述了她从赴台读书到决定参选的“心路历程”,称大三时学校要调涨学费,她和其他同学找数据,讨论涨价案程序上有无问题,学校涨价的理由是否合适等,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惊觉学生在校内捍卫自己的权益是多么困难且重要。她坦言,“我是淡江大学的学生,其次才是哪国学生”,学生会会长该做的是捍卫学生权益,国籍并不重要。蔡博艺在岛内小有名气,2011年成为首批陆生,次年在台湾出版了《我在台湾,我正青春》一书,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2年度十大好书”。《旺报》称,蔡博艺几年来勤跑台湾乡镇进行田野调查、参与社会运动,用心观察台湾、写书、组工作坊,相当活跃,今年四五月间还担任“葵花籽计划——校园服贸论坛”总召集人。针对蔡博艺参选,大多数网民都表示肯定。与蔡博艺熟识的台大陆生曾维康称,积极参与校内事务,甚至投入社会运动的陆生很多;陆生也是学校一员,本来就享有相关选举权益,而“国籍”被放大检视,使原本具正面意义的事情变得矛盾。曾维康还透露,之前台大也曾有研究所的陆生竞选学生会会长的例子。还有台湾学生认为,若陆生当选,也算是淡大国际化的一种展现。10日,“太阳花学运”发起人之一陈为廷在网上力挺,称每个有学籍的学生,都有资格参选会长;应该采取的做法不是反民主地禁止或歧视大陆学生参选,而是设法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学生会选举,挑起更深入的政治辩论。陈为廷说,他认识蔡博艺是因她出版的《我在台湾,我正青春》一书,里面除了有她在台湾的旅游见闻外,还有许多关于两岸关系的思考,令他印象深刻。他还表示反对外界只因为蔡博艺的国籍,就想当然地把她与中共牵扯在一起,“她在台湾、在淡江的公共参与,比很多台湾人、淡江学生,都要来得多”。不过,也有一些舆论认为蔡博艺此举具有政治意味。据自由时报电子报11日报道,岛内社运人士妖西留言批评称,如果开放大陆学生竞选,对大陆来说又多了一个渗透的破口、一个争取大陆代表台湾人民(特别是新生代)的机会,这在政治上、学术上,有一定的政治宣示与政治象征意义。还有人更怀疑蔡博艺是中国共青团成员,参选会长可能“别有居心”,目的是“染红校园”。台湾陆委会10日称,陆生参选淡大学生会会长,展现对校园事务的关心与投入,陆委会对此乐观其成。不过选举公报登载两岸学生“国籍”,不符合规定。陆委会称,依照“中华民国宪法”以及“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简称两岸条例)”,两岸非国与国关系,两岸人民身份依两岸条例第2条,是以户籍而非国籍作为区分。 淡江大学教授杨景尧认为,此事是“用钱都买不到的民主教育”,不应被贴上过多标签解读。《旺报》评论称,这是陆生有意识地实践台式民主,本身就证明了陆生来台政策的成功;可惜校内学生选委会“加注国籍栏、五星红旗”的小动作,白白浪费政策初衷。文章说,台湾社会的局外人往往更能清醒看待台湾社会发展脉络,而台湾的自由又回过头来成为他们的养分,期待台湾年轻人更有气度,更有自信。▲

猜你喜欢

陆生国籍学生会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陆生在台沦为“疫苗孤儿”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台高校成大陆“落榜生”首选?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陆生名额减少 台湾高校着急
英前大使申请爱尔兰国籍
韩国:放弃国籍逃兵役人数创新高
如何放弃美国国籍(答读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