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跑线”上的赢与输

2014-08-12邢丹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5期
关键词:李云龙起跑线家长

邢丹

3月14日晚,江苏卫视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中呈现的戏剧性一幕,在网络上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理念的讨论与反思。

那是《最强大脑》首场国际PK赛的第三回合挑战,12岁的中国选手李云龙对阵同龄的意大利选手安德烈,挑战项目是快速、准确记忆51对新郎新娘的站位组合顺序,然后用人偶摆出来。在对手复述记忆序列的过程中,由于李云龙误以为自己摆放的一个人偶位置出错,当场情绪失控,表情痛苦不堪,以致哭得瘫倒在座位上站不起来。

而安德烈的表现一直很从容——即便李云龙的记忆速度比他更快,安德烈依然镇定地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当李云龙失声痛哭时,安德烈也为对手的难过而落泪;当李云龙逆袭获胜时,安德烈还友好地送上一个祝贺的拥抱。

节目评委、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点评时感慨地说:“安德烈说他可以享受自己的周末,每天下午都可以去踢足球,而李云龙却没有。其实,他们两个人都完成了挑战,都很优秀,只是李云龙用的时间稍微短了一点,可是李云龙却耗用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失去了很多快乐的童年时光。这样的胜利,未必值得我们庆贺。”

有网友评论:“从比赛结果上看,虚惊一场的李云龙因记忆时间更短而胜出,但在许多观众心目中,真正的赢家却是那个即便输了也没有精神崩溃的安德烈。”

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由于许多家长对“赢在起跑线”近乎偏执的笃信,也由于学校方面对成绩排行榜、升学率的“高度重视”,不但让“李云龙”们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也让他们少了许多才智以外应有的素养。

究竟什么是“赢”?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个概念似乎被理解得太过狭隘了。

假如人生是一场赛跑,那么,“起跑线”到底在哪儿?答案见仁见智。一个相对公认的说法是成人之后“寻求就业机会之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语日益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所接受,人生的“起跑线”不断地被前移。从孩子上幼儿园直到上大学,孩子和家长大多共同处于一种马拉松式“战备”状态,演绎着教育版的“深挖洞、广积粮、早称王”。

一篇题为《小升初:请从四岁开始准备》的帖子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要想在小学升初中时占据优势,就必须在幼儿园升小学时进入名校;要想满足名校苛刻的入学条件,就必须在孩子三岁左右时提前迁户口、买校区房;要想让孩子在小学就名列前茅,英语课、艺术类课必须从三四岁就开始学习。

客观地说,这种“抢前抓早”的努力的确见效——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对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表示叹服,对中国学生在各种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的优异成绩感到惊讶。

对于多数中国家长而言,要想确立并保持这种领先优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于是,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要承受不该有的学习重压。

上海市杨浦区幼小衔接课题组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学前儿童的家长投入很大精力带孩子学习拼音、识字、算术、英语等基础课。在接受调查的孩子中,54%的孩子在入学前能读拼音,认识300字以上的孩子占34%,会算术加减法的占86%,学过英语的占66%。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很多家长存有不甘人后的攀比心理。一个学生家长的话很有代表性:“朋友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就认识几百个汉字,百以内的加减法也都会算,还学了书法和画画,我也不能让孩子在入学时就比别的孩子差啊!虽然看着孩子累挺心疼,可未来社会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一些,起码不必别人差。”于是,家长们怀着相似的想法,为孩子安排了相似的成长之路。

当然,要当好学生的“后勤部长”着实不易。据新华网报道,家长陪读现象近几年越来越多,孩子的起居生活全部由家长包揽,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抢跑”不仅累孩子、忙家长,老师也不轻松。一位小学六年级老师在题为《历经痛苦,收获成长,感悟幸福》的统测总结中写道:“上周,最后的统测成绩也出来了,我校的语文平均分位居全区前几名……大家在激动相拥的同时,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一颗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了,踏实了。”

2013年12月3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有关中国教育状况的两条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在此次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项目上均取得最高成绩,继上一次PISA测试夺冠后再度夺魁。坏消息是,上海学生的平均作业时间为每周13.8个小时,远高于其他所有参与测试国家7个小时左右的平均值,成为“课业负担”项的第一名。

英国《每日电讯报》这样描述两个10岁上海女孩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7点起床,急匆匆吞下早餐、奔向学校,然后在学校一直待到下午4点。其间,有短暂的午餐和班会。两人的课外生活是一大堆培训班——英语、长笛、书法、跆拳道、模特训练和合唱……

其实,对于许多生活在城市的中国孩子来说,这种“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的学习生活可谓司空见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自1999年以来,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即使是周末,孩子们也没有更多时间去“补觉”,49.4%的学生仍奔波在课外补习和特长培训的路上。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列举的一组数据令人揪心: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呈下降趋势,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全面下滑;全国中小学生的近视和肥胖比例近年来不断上升;2012年北京高中生体质检查中,体质达标的学生仅占一成。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我们的学生能不能升入理想的大学,跟他的体质状况和是否上体育课无关。”

据清华大学的一份统计显示,2011年,在报名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1200名考生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自主选择了体质测试,但无一人达到优秀。到2012年,虽有学生达到优秀,但比例仍然不到参加测试学生的10%。

2012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会聚了全国各地高考精英的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的看病次数竟超过6000人次。

学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严重不足,损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精神创伤和人格障碍。中国和英国教育专家在2010年公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在中国内地小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

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母亲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排在其后的是“功课做了没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这样很容易造成青少年的“情感荒漠化”,即一个人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学习的狭窄领域;为了实现个人目标采取不正当手段,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等。在孙云晓看来,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青少年被迫远离文学艺术和课外生活,在沉重的压力下,接触的课外书不断减少。而在课外休息时间,父母最希望孩子读的还是教学参考书。由于青少年的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等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倾向随之出现。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3年发布的民调报告显示,超过四成的大学本科及以上高学历者表示,儿童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将越来越悲观。据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披露:如今,一些高校学生把平时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去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已经成了邮政的一项新业务。

因为一切都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有名无实,困惑和迷茫成了很多学生心头挥之不去的重压。重庆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对比发现,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分别高达94.12%和83.75%,而2010届学生相应的比例分别只有24.83%和8.84%。很多学生直到研究生毕业,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是什么。

国内一家知名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通过对一些应聘新生代大学生的考察,形成的印象是:“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尽管这种泛化评价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但其中揭示的一些问题,还是耐人寻味。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父母和教师不要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他们。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现在中国学校教育缺失的东西非常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类似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所有与功课无关的东西都进不来。”教育学者杨东平将人生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对于一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来说,起点跑得快不算什么,他更需要体力、耐力、意志力以及对全局的筹划能力。在人生这场赛跑中,其实学习成绩不算什么,态度、情感、意志品质才更为重要。”

2010年4月5日,美国哈佛大学举办了一场中国崛起问题研讨会,其中一个议题是: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与会者一致认为是科学技术。那么,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答案是人才。

现实令人忧虑。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21 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华南师范大学和美国范德堡大学合作,组织过九次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活动。中方校长问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觉得在美国留学,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们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一些到美国留学的理工科学生更是郁闷——过去在国内是名校的尖子生,但在美国却让他们饱尝了“靠边站”的酸楚。在实验室,最关键、最有希望出成果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学生抢了先。

《新周刊》曾刊发过一篇题为《2030年,千禧后们的未来战争》的文章,猜想式地描绘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生的这批“千禧后”在2030年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竞争——

“到了2030年,现在父母们所有的努力可能会走向反面。好比学钢琴过剩,拉二胡的倒成为稀缺节目。各种个人技能同质化现象将依然如故。更要命的是,由于只注重个人技能培养,忽视团队合作,统一意见便成为千禧后们的第一难题。作为团体,他们可能成不了任何大事。”

“千禧后与国外同辈人完全处于同一竞争平台。美国人从小被训练能查资料、写独立见解的论文,野营中独立处理生活问题;中国人从小背标准答案,考试要大人陪伴,野营要大人陪伴,找工作要大人陪伴。他们感到自卑。他们怨恨父母和老师把自己教成这副德性。”

“那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当知识让电脑代劳,社会稀缺的是摆脱困境的想象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学不完的,但方法就这么几条,多少年后学生可能忘记老师讲过什么,却忘不了教过的方法;心态比能力更重要,如果不懂合作,一个千禧后的能力,即便学过的强化班再多,也打拼不过美国人、印度人甚至越南人的团队。”

以上担忧是文章作者针对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发出的警示,这番远景描绘为期30年。如今,近一半时间已经过去,素质教育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人们对未来中国的竞争力之忧,依然存在产生悲观判断的现实土壤。

中国有句古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猜你喜欢

李云龙起跑线家长
废旧手机“变”宝贝
品读
家长错了
五行真经(9)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最强大脑”更应拥有“最强内心”
矮个子的高个梦
重归起跑线
〔考考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