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民谣20年

2014-08-11苹果

齐鲁周刊 2014年29期
关键词:老狼高晓松民谣

苹果

高晓松那时脸只有现在的一半大

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

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校园,一部分学生忙着写诗弹琴泡姑娘——50块的二手红棉,海子的诗歌,罗大佑、崔健的音乐卡带,它们混合着青春期的荷尔蒙一起躁动,化作断断续续的吉他单音、青涩稚嫩的吟唱,牢牢霸占了姑娘们的柔软目光。

如今叱咤音乐圈的大佬宋柯,就是其中之一。

回忆当年在清华大学校园写歌的经过,宋柯称他全靠一本蓝色封面的吉他教材入门,每天都在宿舍楼道内苦练琴技,并学着自己写歌。宋柯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名叫《日晷》,歌词是刊登在清华校刊上的一首诗。“刚开始就是随便试一试,没想到效果还挺好,后来就更坚定了自己写歌的信念。”大三时他创作的歌曲《一走了之》风靡了整个校园,并作为毕业晚会的保留曲目被学弟学妹们一届届地传唱,风光程度堪比校歌。

宋柯的才情让他在女生有限的清华校园迅速拥有了爱情,同时也成了众多男生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大批不甘落后的理工宅男在雄性荷尔蒙的鼓动下纷纷拿起吉他,走上了文艺青年的道路。

同一时期的北大吉他协会,也集中着校园里最文艺的学生。它的成立者,正是今天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那时,刚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徐小平,被分配到北大艺术教研室任教。他上班后做的第一件轰动全校的事就是成立吉他协会。由徐小平创作的《星期天》一度成为北大的民间校歌。这首歌用诙谐的笔法描绘出大学生周末的无聊生活:“不见老师也不见辅导员,不想上课也不想做实验。泡上一袋方便面,越吃越饿,呼儿咳呦,点上一支大重九,我越抽越烦。”

很快,学校的围墙成为他们通往自由的阻碍,串校“查琴”(查(zha)琴,琴技比拼)成为了各高校草坪上的一道风景。高晓松回忆“草坪时代”时说,“每个星期五清华大学的东操场上,都能聚集几十个外校学生。”高晓松那时被公认为最有才气的校园歌手,并且脸也只有现在的一半大。他和老狼组建了内地首支大学生乐队,名叫“青铜器”。虽然乐队寿命不长,但风格却是狂野的重金属。大三那年高晓松毅然辍学,和老狼一起跑到厦门流浪。

1991年,一张手写的歌单出现在清华西阶教室前,这是清华大学第一次初具规模的会演。后来能在校园民谣野史及正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物,都在这场会演中悉数现身。据演出的组织者之一邱科爆料说:“当年高晓松唱完歌后从台上一跃而起,冲到第一排,抱着他从厦门带来的女友亲了一口。”

在后来名声大震的《校园民谣I》的卡带内页中,有这样一行字“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这行纯洁的宣言,便是校园歌手沈庆在北大西阶教室的课桌上亲手刻下的。

二十年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做到“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但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把它唱到歌里面,意气风发地滋生着,理直气壮地呈现着。

“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

从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到千家万户的火爆传唱

从黄小茂第一次在他的企划文案里写下“校园民谣”这四个字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这期间,校园民谣确实有一段火得让人无处躲闪。从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到千家万户的火爆传唱,折点就是1994年大地唱片公司出版的《校园民谣I》合辑。

说起这张合辑的诞生,有人说,没有沈庆就没有“校园民谣”。或许正是专业使然,学习工商管理的沈庆,比其他校园歌手多了点商业头脑。沈庆一直想发表一张属于校园歌手自己的唱片,于是他开始搜集歌曲小样,并把它们送到各个唱片公司,却都遭到拒绝或者达不到翻录效果。

直到1993年,时任大地唱片公司制作部主任的黄小茂在和朋友聚会后,回到办公室听小样,一下就被沈庆的《青春》戳中了心窝——当晚恰逢黄小茂30岁的生日。“这首歌的歌词有些地方确实有点幼稚,但正是这样的东西触动了我的内心,如果一张唱片能为我们逝去的青春留下点纪念,那该多好,毕竟不光我要经历30岁。”黄小茂说。

之后黄小茂通过沈庆找到了高晓松。那时开广告公司一夜暴富的高晓松看上去并不像个学生:“他在亚运村汇园公寓住着五室四厅,电话号码就四个,已经属于恶少级别了。”眼看拿钱已经打动不了高晓松,黄小茂改用了特别“走心”的一招。

书卷气浓的黄晓茂很少当着人面弹吉他,但他却和高晓松弹琴喝酒聊人生,这一举动让高晓松的心防一下就瓦解了,痛快地答应把作品交给大地唱片出版,他只提出了一个条件——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当时,大地正全力推广艾敬的《我的1997》,并将其定位为“城市民谣”。为了延续这一品牌形象,黄小茂便在策划书上写下“校园民谣”四个字。

1994年,由大地唱片发行的《校园民谣I》合辑正式出版,谁也没有想到这张收录校园歌曲的卡带能如此畅销,《同桌的你》、《青春》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等歌曲成为了大陆民谣创作的重彩。

在《写在墙上的脸》一书的自序中,高晓松写道:“94年的某一天,我与老狼大眼瞪小眼同时冒出一句:‘咱火了。”那段时间,高晓松最怕听到这首歌,他笑称自己都快听吐了。在家里打开电视,看到老狼忧郁的侧脸;开车听广播,听到老狼温暖的声音;就连上公共厕所,旁边大哥还一直哼唱着“谁给你做的嫁衣”……

朴树扛着个吉他就跑到公司来了

校园仍在,民谣已死?

“这些创作人厚积薄发,他们的作品兼顾音乐性和商业性,再加上当时内地的音乐排行榜刚刚兴起,它们也非常支持原创音乐。”乐评人科尔沁夫称,校园民谣的火爆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校园民谣的整体发展已从鼎盛时期逐渐下滑。1995年,被唱片界公认为校园民谣的“大裂谷”。

就在这股校园民谣的热潮由热转凉之时,曾经叱咤风云的宋柯从美国留学归来。1996年,高晓松联手“老大哥”宋柯成立麦田音乐并推出第一张专辑——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出版,专辑中收录的《好风长吟》《B小调雨后》《青春无悔》《白衣飘飘的年代》全是得意之作。据他本人讲,这些歌曲原本是用来日后养老以防不测混饭吃的。

对于和高晓松搭档,宋柯觉得挺好。“我们俩性格互补,他比较外向,能说敢想。我在他面前基本上不说话,但我比较冷静,我有一个理性的思考过程。”之后,两人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恒大音乐。

然而,麦田音乐的火爆抵不过校园民谣的业界颓势。1998年,北大草坪上的图书馆拔地而起,飘出过经典民谣的清华草坪也在修整后之后被围了起来,不再允许随便进入……草坪歌声的消失也许是校园民谣陨落的信号。网络时代到来,卡拉OK等新兴娱乐活动也代替了吉他弹唱走入大学生的生活。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朴树的青年出现了,他后来被划归为“后校园民谣”代表人物。签约的故事颇具戏剧性,高晓松回忆:“当时朴树扛着个吉他就跑到公司来了,他是来卖自己的作品的,非常内向。额前有一缕很长的头发,快遮住半张脸了。”听完朴树的自弹自唱,高晓松立刻拍板签下他。1999年,朴树的《我去2000年》和叶蓓的《纯真年代》成功出版,朴树还唱着《白桦林》登上了2000年央视春晚。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多元化,这两张在业内一片赞誉的专辑没能率领校园民谣收复失地。

很多年前,水木年华的主唱卢庚戌接受采访时说:我没唱校园民谣了,因为我要吃饭。

2000年,卢庚戌用自己的钱录制了一张专辑,名字叫做《未来的未来》,这也许是校园民谣最后的闪光。从此以后,那些象征着青春和梦想的校园歌手,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后来的后来,大地唱片后来推出的《校园民谣Ⅱ》及《校园民谣III》再也没有什么声响。

《校园民谣Ⅱ》里的歌曲全部出自高晓松、沈庆、金立、郁冬之手,但演唱者却从校园歌手换成了专业歌手,《校园民谣III》走得就更远了,连词曲作者也放弃了学生。那时大家似乎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这种根植于校园的音乐,如果离开了学生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可能。

现如今,“校园民谣”这种曲风已经从内地流行乐坛中消失,再也没有唱片公司以“校园歌手”的头衔包装新人,“因为现在没有校园文化,现在校园的墙矮了,与外界打通了,不像以前的象牙塔,外面都在听四大天王,里面阳春白雪。”高晓松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狼高晓松民谣
吓走老狼的“A”
十唱共产党
“老狼,几点了?”
老狼的化装舞会
高晓松将客串《白夜追凶》第二部
找个理由帮朋友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拥军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