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的临床研究

2014-08-11张建敏

关键词:清创术

张建敏

【摘要】周围血管疾病是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高发病种,若久治不愈,易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截肢致残等高危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根据病情可选用熏洗、箍围、浸渍等疗法,对于坏疽形成以及伤口脓腐较多者,适时进行清创术,术后按祛腐生肌方法换药。外治疗法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提高疗效;探讨和研究外治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科学的临床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陈朝晖。

【关键词】周围血管病;外治疗法;草药熏洗疗法;医用弹力袜;清创术

周围血管病是除心脑血管病以外的所有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静脉、动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周围血管疾病是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高发病种,若久治不愈,易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截肢致残等高危风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根据病情可选用熏洗、箍围、浸渍等疗法。对于坏疽形成以及伤口脓腐较多者,适时进行清创术,术后按祛腐生肌方法换药。西医还可采用取栓术、血管重建术、截肢术等手术疗法,还可以进行介入治疗。本人现就在周围血管病采用外治疗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探讨与研究。

祖国医学上,许多文献都对周围血管病有着详尽的记载,如《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其中记载的坏疽、脱疽、脉管病等都属于周围血管病的范畴。并指出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为该病的主要病机。面对该病有不同发病阶段及症状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外治疗法。

草药熏洗疗法

在肢体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草药熏洗疗法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温阳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还具有调节经络,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杂质等效果,能够促进病变肢体的肿胀消退,并促进患肢皮肤颜色的恢复,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目前,根据中医证型,临床上治疗周围血管病广泛应用的草药熏洗方剂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寒湿瘀滞证:症见手足厥冷疼痛,患肢苍白或色紫、麻木、间歇性跛行,治则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温阳通络。在治疗方剂上,选用由防风、透骨草、艾叶、川椒、红花、生草乌、细辛、生川乌、独活、桂枝等中药组成的中药方剂,水煎后,取适量予以患者患肢熏洗。同时注意,该方剂针对有溃疡者不适用。②湿热蕴结证:症见肢体肿胀疼痛,伴有浮肿,皮色暗红,皮温升高,甚至肢端坏疽染毒。治则清热消毒、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在治疗方剂上,选择由伸筋草、黄柏、金银花、地丁、土茯苓红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苏木、茜草、木别子等中药组成的方剂,水煎后予以患肢熏洗。③瘀血阻塞证:症见肢体运动性疼痛(静息痛),皮色青紫,有瘀点、瘀斑,肌肤甲错,甚至出现溃疡及坏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治则化瘀止痛、温经通络。在治疗方剂上,选用由桃仁、苏木、生草乌、归尾、秦艽、赤芍、威灵仙、丹参、姜黄、元胡、丝瓜络、木别子等中药组成的方剂,水煎后予以患肢熏洗。④热毒炽盛证:症见患肢局部红肿、发热,且指趾剧痛,多表现为夜重昼轻,同时伴有大便干。治则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在治疗方剂上,选择由蒲公英、大黄、地丁、玄参、金银花、当归、黄柏、茜草、丹皮、连翘、白芷、菊花等中药组成的方剂,水煎后予以患肢熏洗。

医用弹力袜在周围血管病中的应用

医用弹力袜是一种具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功能的产品,其能够于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并顺着腿部向上方向形成支撑压力递减的特征。据相关研究报道指出:医用弹力袜所建立的支撑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特征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从而利于下肢静脉和静脉瓣膜所承受的压力的改善及缓解。临床上,针对周围血管病患者应用医用弹力袜予以下肢压力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的良好率高达75%。同时,根据压力的大小,医用弹力袜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低压预防型(2.4kPa)、一级中压治疗型(2.7~4.0kPa)、二级高压治疗性(4.0~5.3kPa)、三级高压治疗型(5.3~6.6kPa)。而临床上,不同类型的周围血管病患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医用弹力袜。针对长期卧床、血栓高发及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采用低压预防型弹力袜予以日常保健预防;针对存在血栓及浅静脉曲张的患者,应采用一级中压型弹力袜予以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而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静脉严重曲张、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后及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的患者,应采用二级、三级高压型弹力袜予以治疗。

医用弹力袜适用证:水肿者,所有发生下肢水肿,但不能将主动治疗作为终末治疗的患者;栓塞后水肿患者,因肢体深部支干血管功能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的肢体水肿;淋巴水肿,病变范围累及足趾者;静脉畸形,发生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缺损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者,需应用弹力袜以预防静脉曲张病情的进展;大隐或小隐静脉剥脱术后,需应用弹力袜以促进静脉通畅性的增加,从而对术后踝部血栓形成进行预防。

医用弹力袜禁忌症:在弹力袜的应用上,存在腿部水肿及严重血管病的肥胖患者不得使用;存在腿脚严重感染、皮下组织炎症、急性期脓肿等患者不得使用;存在皮肤疾患,如霉菌感染、湿疹、静脉溃疡等患者不得使用。

正确的穿脱弹力袜方法:弹力袜的穿戴时间应于术后当天或晨起之前,穿戴之前,将患肢予以清洁干燥,必要时可将少量滑石粉涂抹在患肢皮肤上。穿戴时,从袜口将弹力袜卷到足趾处,将其用手掌撑开,抓住趾洞,尽量使足趾深入袜卷。然后以拇指为引导将弹力袜向上拉起,保证弹力袜无褶皱,并保证脚趾拥有良好的活动性。于患者夜间休息时应脱下弹力袜,不得将其穿戴睡觉。同时注意指甲的勤剪,以免刮伤弹力袜。

坏疽或溃疡的清创术

周围血管病引起的肢体坏疽或溃疡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易造成坏疽或溃疡面的进一步扩大,迁延不愈时,是导致患者截肢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对周围血管病引起的肢体坏疽或溃疡予以及时、有效的清创处理十分重要。然而,在予以患者清创处理时,若没有准确了解周围血管病引起的肢端坏疽的基本处理原则和时机,或没有详细了解周围血管病引起的肢端坏疽表现的特殊性,而采用一般外科手术,如坏趾截趾,坏腿截腿等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我们认为血管病溃疡或坏疽的治疗,必须在控制血糖,改善循环与微循环,积极抗感染,对各类型急慢性并发症予以控制等综合干预的前提下,通过对坏疽或溃疡性质、病情程度及治疗时机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予以患者有效的清创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初期:溃疡发生于患者皮肤浅表层,尚未深入至肌肉组织,仅出现水疱、血疱、1~2度烫伤或冻伤等损伤。中医对症治疗时临床治疗的重点,在对溃烂组织进行清除后,予以解毒活血生肌药物外敷或涂抹,如二黄散、如意金黄散、生肌膏等,并予以局部创面每天换药一次。但不宜过分清创。

脓肿形成期: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因感染病情的进展而形成蜂窝织炎、脓肿或窦道。临床治疗上,除予以基础治疗外,还应在掌握时机的基础上,予以皮肤组织切开,行排脓引流。引流后,采用中药解毒洗剂沙条湿敷,并保证引流通畅。治疗过程中,防止过分冲洗和挤压,以预防感染通过肌间隙蔓延扩大。而针对已经坏死的皮肤组织,可采用蚕食的方法将其逐渐清除。待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后,则可使清创的范围和力度加大。

坏疽期:针对发生湿性坏疽的患者,除予以基础治疗外,还用将坏死组织予以逐渐清除,并采用解毒祛腐中药方剂予以每天湿敷,同时保持引流通畅。后期,则采用中药三黄粉予以伤口包扎,并保证创面的干燥清洁。针对发生干性坏疽的患者,待患者局部炎症得以控制、肢端供血改善,且正常组织与坏死组织分界清楚后,可将坏疽自足趾基底部切除。生肌阶段,患者生肌和祛腐阶段时机的掌握是相对而言的,不可能绝对分开。临床上,一般于患者祛腐阶段后期,逐渐清除坏死组织后,皮肤处分泌物有效清除和控制后,创面恢复清洁红润,此时应加强生肌药物的应用,如生肌散、生肌玉红膏等,以起到去腐生肌、活血化瘀,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愈合的作用。

总之,周围血管病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性深静脉炎、慢性下肢溃疡、多发性大动脉炎、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以上疾病均存在着病程长、治愈难、易复发的特点,在临床上应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内服;内治疗法和外治疗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预防复发。外治疗法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变,提高疗效;探讨和研究外治疗法的治疗机理,进行科学的临床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陈朝晖。

猜你喜欢

清创术
延续护理在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的护理效果
探讨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18F—FDG PET/CT引导下心脏术后慢性胸骨切口感染并发肋软骨炎的诊疗
内镜在狭小伤口清创术中的应用
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观察
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清创术应用分析
不同清创时间与开放性骨折创口感染率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换药方式治疗局部清创术后糖尿病足伤口的疗效观察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