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不知道的“饥饿”

2014-08-09

爱你 2014年17期
关键词:饥饿性生活视野

◎ 艾 理

健言Opinion

你不知道的“饥饿”

◎ 艾 理

“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亲亲我……”这是一首风靡大街小巷的儿歌。歌词中的“亲亲”“抱抱”形象地说明了儿童的一种心理需求——渴望被人抚摸,这也是“皮肤饥饿”的典型表现。除了皮肤饥饿,人体的其他部位也会产生饥饿感。

(一)皮肤饥饿

在一家外企做高管的小刘遇到了一件让他疲惫不堪的事:60岁的父亲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说一些糊涂话,总是埋怨生活很乏味。

直到有一天,他出差在火车上偶遇了一位心理医生,他把父亲近年来的离奇举动说了出来,医生听完后问小刘:“你抱过你父亲吗?”

小刘摇了摇头,“从来没有!”

医生又思索了好一会儿,说:“你回去多抱抱他吧!他很可能得了典型的皮肤饥饿症。”

“皮肤饥饿症?”

“是的。皮肤饥饿症常发生在婴儿、老人身上。你没发现婴儿经常需要母亲拥抱、亲吻吗?老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就像一个婴儿,特别需要亲人的拥抱,这样,他们才有自我存在感,内心才充实。”

皮肤饥饿的来源

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需求——皮肤触摸。皮肤内分布着许多神经末梢,受到抚摸后产生兴奋传到大脑,可以满足心理需求。相互的身体接触和皮肤间的摩擦是皮肤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殊营养”。如果皮肤长期得不到抚摸,就会发生“皮肤饥渴”现象,从而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皮肤饥饿的类型

婴幼儿皮肤饥饿:婴幼儿最缺乏安全感,对外界的伤害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因此,他们极需父母的拥抱、亲吻来获得内心的安定。

恋爱皮肤饥饿:恋人或者夫妻之间最渴望拥抱与亲吻。这是因为,两个沉浸在爱情里的人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进行身体、心理上的交流。

老年人皮肤饥饿: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精力衰退,各种病症接踵而来。他们迫切需要亲人的爱抚,从而获得一种存在感。

(二)肌肉饥饿

上图是《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中的不同年龄组人群“经常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从图表中我们可看出:年轻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30~3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仅为6.1%,而中老年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60~69岁年龄组达到11.7%,而到70岁又开始下滑。

由此可见,在30~39岁及7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最容易患肌肉饥饿症。这是因为,30~39岁的人正处于精力旺盛期,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或者本身缺乏锻炼的意识而忽略了身体锻炼;7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因年老体衰,不具备锻炼的条件。

运动缺乏造成肌肉饥饿

人体肌肉的活力在于运动,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时,人们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管扩张、氧的输送加快,能让肌肉“吃得饱”。而长期缺乏运动者,则心肺、血管、肌肉、神经都难以达到适应高负荷的能力。尽管能量充足,但由于肌肉新陈代谢降低、肌纤维瘦弱,肌肉收缩乏力、血管壁弹性差、血液供应不足,使身体细胞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产生饥饿感。

职场人面临的一大危害

以下是《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职场人一周休闲时间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职场人有七项主要的休闲活动,在家休闲娱乐的时间最长,其次是家务劳动、外出休闲娱乐。而体育健身一周所花费的时间最少,平均不到一个小时。

从这个图我们也可以看出:职场人缺乏体育锻炼的常识,宁愿将时间花费在其他娱乐活动上,也不愿意锻炼身体。这是产生肌肉饥饿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现代社会竞争加剧,职场人士面临各种压力,包括生存压力、车房压力、事业压力等等,这些压力迫使职场人紧黏工作,而远离身体锻炼。职场人本身属于用脑一族,如果长期不锻炼,身体各方面的素质都会下降,继而大脑供氧不足,很容易出现记忆衰退、健忘等症状。

肌肉饥饿的防治

防治“肌肉饥饿症”的主要方法是多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非体力劳动者,更要进行跑步、体操、打拳、登山、打球等方面的身体锻炼,以促进肌体静脉血液加速回流;促进气体交换,调整新陈代谢,使心脏输出更多含氧血液;增强全身肌肉、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和活动度,使肌肉组织能够得到更充足的氧料。身体和心理需保持平衡才能达到健康的最佳状态,“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说的就是要在精神不断文明的同时也要锻炼出一个强壮的体魄。

(三)性饥饿

苏雅30岁生日那天,跟杜凯提出了离婚。原因是,自打苏雅怀孕起,他们就基本没了性生活。

开始是杜凯怕影响苏雅腹中的胎儿,主动和苏雅分房而居。后来,苏雅都休完产假了,杜凯却依然坚持睡书房,苏雅有需求时,杜凯也是左推右挡,找各种借口拒绝。

可她还年轻,生理需求正旺盛,不得不靠手淫缓解性压力。苏雅越来越烦躁、忿恨,才有了和杜凯离婚的想法。

但看着才上幼儿园的孩子,苏雅最终不得不放弃离婚的念头。同时,杜凯也有了些许变化,勉为其难地坚持一周和苏雅过一次床上生活。然而,苏雅和他的床上生活,始终很难达到苏雅想要的境界。

苏雅“吃”不饱也“吃”不好,渐渐更生乏味和恨意,干脆把杜凯赶回了书房。苏雅的婚姻彻底无性了。

专家支招

无性婚姻中性饥渴的并非是两人,而是一方得不到解决,性饥渴严重,另一方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者对性本身不存在强烈需求。因此,无性婚姻出现后,女人不应当只想着如何解决性饥渴,而该警惕你的婚姻是不是危机四伏?要想维持婚姻,则须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现状。单靠找情人或自慰,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保卫婚姻的妙招。因此,只有想办法调动男人对你的性趣,维持二人世界,才是婚姻保鲜的长久之计。

性饥饿类型

婚前性饥饿:青年男女由于性心理逐渐成熟,对性的渴望越发强烈。这种性渴望若任其发展,很容易变成“性饥饿”。未婚男女应将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上,避免胡思乱想。

婚后性饥饿:夫妻之间只要有一人对性逃避,另一方便会有性压力。另外,夫妻长期分居或离婚后一人独居都很容易处于“性饥饿”状态。搞好夫妻关系或积极寻求再婚是避免性饥饿的最佳办法。

老年性饥饿:老年人也需要性生活,但由于其性能力衰退或性伙伴缺少,性欲往往得不到发泄。老年人应培养生活情操,远离欲望的纠缠,还可以借助健康的性玩具疏解性压力。

(四)视觉饥饿

对无内容视野和单质视野的视觉污染不能等闲视之,它不仅能让神经功能、体温、心律、血压等失去协调,还会引起头晕目眩、食欲下降、烦躁、无力、失眠等症状。

造成视觉饥饿的两种环境

无内容视野:人的眼睛就像一对自动搜索器,大约两到三秒钟就会移动一次,每移动一次总要抓住一些新鲜的东西。在无内容视野的环境里面,人的眼睛如果捕捉不到任何内容,就会出现视觉饥饿。

单质视野:指的是集中了大量同样成分的视觉环境。比如,城市建筑中相同的设计、相同的风格。视觉生态学家认为,这种千篇一律的东西会让人心情不舒畅,甚至烦躁不安。

日常生活中的视觉饥饿

现代城市建筑群的诞生容易让人产生视觉饥饿。建筑群的单调、密集是原因之一。有时候,我们去人流密集的地方眼睛也会不舒服,这是因为单调的人头攒动很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职场人一天到晚紧盯电脑屏幕,电脑屏幕本身属于单质视野,眼睛更容易疲劳、干涩。

解决办法

眼睛在无内容视野或者单质视野的环境中感觉到疲惫时,人应当主动换环境,去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逛逛,譬如公园、河边等。上班族不应长期盯着电脑屏幕不放,应隔一个小时休息一会,眺望远方,也可以在办公桌上摆放一瓶绿色植物,既可“喂饱”眼睛,也可舒缓紧张的心情。

老年人“性”问答

性生活的目的是生儿育女,老年人已经过了生育年龄,故不该有性生活。

答:错。人到老年同样需要性爱。研究指出,60岁以上的男子有性欲者达90.4%,其中54.7%有强烈的性要求。协调的性生活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阴茎勃起需要较长时间,硬度降低,性交时间缩短,是患了阳萎。

答:错。男子50岁后性功能减退,阴茎也随之老化,表现为阴茎勃起需要的时间较长,勃起功能低下及勃起硬度降低,但这不是阳萎。

老年伴侣的性生活不单指性交行为。

答:对。老年人由于性器官及其功能逐渐衰退,性交的时间缩短,故除了靠直接性交获得性满足之外,还可以用语言、触摸、接吻或工具等其他性活动方式获取性感受。

老年人无生育能力,性生活无所禁忌。

答:错。老年人虽无生育能力,但性生活还是有禁忌的。下述情况不应过性生活:1.刚洗完热水澡;2.长途旅行或工作过度疲劳;3.高兴过度;4.悲痛至极;5.一方发高热;6.女方阴道出血或有炎症。

猜你喜欢

饥饿性生活视野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居· 视野
性爱和谐有秘诀
饥饿的地鼠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视野
真相
饥饿的歌声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