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ost Family,让我流泪

2014-08-08沈亦秋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哥伦布阿姨孩子

沈亦秋

8月3日,新泽西-费城-华盛顿

上午,导游王帆把我们带到了“全美最美丽的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属于常青藤联盟(The Ivy League)的一员。其实常青藤联盟一开始是因为体育结盟,后来却因为教师水准和教学质量而得到公众的认可。

普林斯顿大学给人的感觉是开放的。尽管周围有象征性的围栏,其实校园还是可以随便进。校园里大多为后哥特式建筑,古色古香,石墙砖墙斑斑驳驳,爬满了常青藤——“这也是作为常青藤联盟一员的标志,”王帆打趣说。

由于是暑假,校园里并无多少人。但坐在石阶上读书的年轻人(并不一定是学生)还是给空荡荡的校园增添了几分书生气。

徜徉在普林斯顿,就像回到了18世纪,礼帽、风衣、蝴蝶领结的世界。可是一阵浓烈的青草气息和割草机嘟嘟的声音又把你从梦幻拉回现实,仿佛是提醒你,这还是21世纪。

我想,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天天都像生活在童话世界吧……

下午直奔费城参观独立宫、自由钟(敲一次就裂了,肯定不是Made in China。当然,这是玩笑话了)。不愧为美国的旧都,当年的气势犹存,政治气息也很浓厚。独立宫并不大,但气势磅礴。当年,《独立宣言》就在此签署,数年后的世界第一强国也就此宣告成立。

晚上入住华盛顿的宾馆。这次是三人间。赵天麒、胡坦和我一间。王帆怕大家累了,很体贴地从Pizza Hut(就是必胜客)给定了pizza,salami口味很正宗。我们三个人居然差不多吃完了一个12寸的大pizza,真是奇迹。

8月4日,华盛顿

D.C.确实没有纽约曼哈顿的繁华,但作为美利坚的政治中心,它也不需要太多虚荣的装饰。

我们首先参观了林肯纪念堂。这是一座古希腊神殿式建筑,通体白色。纪念堂正中摆放林肯的大理石雕像,上用英文书写“林肯将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里”。有很多黑人兄弟前来瞻仰,毕竟林肯解放了他们,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主人。

白宫对面有一个美国老妇(实际是西班牙人),从1993年开始常年露营于此,反对战争,致力于世界和平。近20年过去,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几个人给她留了十几美元,拿了一张关于她的人民日报的复印件,作为一点微不足道的支持。

中午王帆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占领白宫旁的麦当劳!据说奥巴马都在这里就过餐。可能是weekend(周末)的缘故,麦当劳里并无多少人。但确实有一两名官员狂吞汉堡。内容和国内15元超值套餐相同,不过明显实惠很多,饮料随意续杯,而且续什么都行(当然,美国人比较自觉,大部分人都是要什么续什么)。

有我们,就有笑料。一位同学(不点名了)在买鸡翅时,由于不知道鸡翅的英文(wing),就不停扇动胳膊作翅膀状。更牛的是,服务员大叔居然明白了ta的意思,大笑着给了ta一盒麦辣鸡翅。这件事被彻底传开,成了大家一路上的笑柄。

下午参观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艺术博物馆。说是历史博物馆,其实展出内容包罗万象。建筑、服装、音乐、卡通、生活方式等等,展示了一个国家从建国以来的各方面变化。博物馆很大,三层,简约大方。最让我沉迷的是那个小小的古典音乐展厅。很小的房间,放着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暖黄色的灯光下一把把提琴闪着柔和的光。闭上眼睛就是18世纪的音乐厅,古色古香又金碧辉煌。

在历史博物馆我犯了个错。手持摄录时不知为何遭到很多人诧异的目光,直到拍到王帆,他说:“你闪瞎我狗眼啊。”我才知道闪光灯没关。哎,真是对不住各位啦。

晚上还是中国菜。无奈了。期待哥伦布。

8月5日,华盛顿-哥伦布

早上起来简单收拾了行李。今天的目的地是418英里外(来源:Google Earth)的哥伦布,大约8小时的车程。

一路上我和张怡贤与司机大叔Patrick闲聊。忽然,一阵吵闹打断了我们的谈话。回头一看,出现情况了。由于是8月,报名的友好家庭很少,只有9个人可以去体验生活。Patrick问我们怎么了,于是用英语简单介绍了情况。大叔笑着说:“You should go! You are a rapper!” (你应该去的!你是个饶舌歌手啊!)我也大笑。两人仿佛是忘年交一般。

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和大叔道别后下车。把嶙博士终于出现。

和我们解释原因后,把嶙博士开始挑女生人选(男生在车上已选好,只是女生报名人数太多不好决定)。因为我最积极,把嶙就问我是不是真想去。我说当然啊。然后我就被选中了。一同的幸运儿还有高秋实。

我们入住的是黑人Joseph家庭(其实肤色和我差不多),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个4岁的男孩和两个分别为8岁、10岁的女孩。爸爸是建筑师,妈妈是哥伦布的一所私立大学的科学老师,非常喜欢中国,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中国待过三个月。应该算中产阶级。爸爸有一辆凯迪拉克去工作,妈妈有一辆很大的丰田SUV送孩子们去Summer Camp。一家五口住一幢并不大的三层别墅。

我们住在两个小女孩的房间。房间的全部装饰都是由Joseph叔叔完成的。暖黄色的墙壁上绘有斑驳的藤蔓,环绕着亚克力制的两人的名字。房间的床都是小女孩式的,乳白色,铺着小公主的被子,挂着轻纱般的素帐。多像童话世界!

晚餐是阿姨亲手做的汉堡和沙拉,沙拉的原材料全部来自她家的小院。东西很少,但是味道很好。

晚上在软软的床上睡下,居然有家的感觉。

8月6日,哥伦布Summer Camp(夏令营)

由于是住在Host Family(友好家庭),就不和大部队一起行动了。今天的行程由友好家庭安排。

早餐就把我惊呆。原来《生活大爆炸》里的情景一点不夸张,真的是有七八种麦片可以选,不过是按口味分,不是按纤维含量高低分的就是了。像谢耳朵那样奇葩的人,也只能出现在虚构作品中吧。

早餐后,我们和弟弟妹妹一起去附近的Summer camp上学。这里的Camp不像国内旅行式的夏令营,而更像是Community school(社区学校)。孩子们在这里提前学习下个学年的知识(越看越像预科班),和伙伴们一起玩耍。

早上我们和Simone(二女儿的名字)一起上三年级的数学课和阅读课。数学很简单,很贴近生活。可是,阅读就没那么简单了。摆在面前的是一份介绍尼日尼亚的材料。从地理位置到风土人情,非常详尽。后面有一些“简单”的题目。如果这是中文的,对我们这种应试教育熏陶的孩子肯定是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可这是美国,全英文顿时让我们傻了眼——这水平,高中生都不一定能看懂啊!

不管怎么样,硬着头皮做完了。半蒙半猜得了全对,也算是对八年英语的一个汇报吧。

在课堂上认识了一个白人小女孩Renée(好像是这个名字),很可爱,一直缠着我,让我教她做题、玩游戏。很奇怪,这里都是黑人孩子居多,白人孩子很少。粗略数了一下,这个camp有近百人,而白人孩子只有四五个。

接下来就是Lunch time(午餐时间)了。Simone的妈妈给我们带了热狗、软糖和果汁。有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带午餐,而有的就在学校买餐盒(类似于中国的盒饭,不过是沙拉和面包,外加果汁)。所有的孩子都在一个Hall(大厅)里吃饭。七八人围坐一桌,边聊边吃。有的孩子不懂我们的午餐为什么和Simone的一样,只好从头解释一番。

真个把我们差劲的英语暴露得一览无遗。

吃完饭就可以在楼下的操场玩一会。操场、器材很简陋但不妨碍孩子们尽情欢乐。秋千、滑梯,都是小时候的玩物。太阳的金黄下,一切都闪着柔和的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些手牵手的时光。

但是Renée却哭了。阳光下小小的身体不停地抽动,好让人心疼。好像是一个强势的孩子打了她,非常委屈。有孩子过来劝她,“She said she was sorry!”(她道过歉了!)“But she didnt say to me!”(可她没对我道歉!)Renée抽泣着。那孩子便不再说话。Renée只是趴在我身上,静静地流泪。而我所能做的只有轻声安慰:“There, there.”(好了,好了。)

真的好心疼。

下午的课程由看电影开始。Toy Story(玩具总动员1)还是很好看,毕竟是Pixar的作品,世界第一部纯电脑制作的3D动画影片。就是没字幕,让我们差劲的英语再次暴露(基本听不懂)。

电影后的课程延续上午尼日尼亚主题,做一个“有尼日尼亚风格(Nigerian style)”的小鼓。每人一个纸筒一个纸盖,颜料每桌一套公用。我还是和Renée一桌。短短几个小时过去,小家伙心情似乎也恢复了,又开始说说笑笑。可是和谐并不长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个很强势的女孩领着另外几个孩子又开始讥讽Renée,说像她这样的人一定没有朋友。“I dont need friends!”(我才不需要朋友呢!)“Oh, is it? When your parents are dead, well see if you really dont need friends.”(噢,是吗?当你父母都去世的时候,我们再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不需要朋友。)Renée无言以对,便低头绘制那个小鼓。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上面的图案是闪电击中的心。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便走过去对她说:“Dont worry. Im your friend.”(别担心了。我是你的朋友啊。)

很快,鼓做完了。我们又排队下楼,到操场去玩,等待家长来接。临走时,Renée对那个欺负她的孩子说:“See? I have a friend.”(看?我还是有朋友的。)那女孩也无语了,以一种不解的眼光看着我这个奇怪的亚洲大姐姐。

哥伦布的阳光在下午依旧金黄温暖,孩子玩得依然欢乐,笑容溢在脸上。但刚刚的事情让我一直心情不好。

看着那些孩子欢乐的样子,就在高秋实身边,我突然潸然泪下。

是的,我哭了。我为我们而悲哀。这里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从他们的目光里,你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压抑,只有快乐。他们的眼睛是闪光的。他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很喜欢照相,在你的镜头前他们永远是摆着可爱的动作、永远是笑着的。八岁左右的他们,眼中没有升学,没有考试,没有分数。他们只看好眼前,天真可爱。看着他们,你会感到内心有积极向上,甚至是没心没肺的欢乐。这种欢乐,我们,至少是我们中的大多数,是很少体会到的吧。

而且,看到他们的样子,我想家了。我思念那个可以肆意挥洒情绪的地方。

看到我的样子(我相信当时一定很狼狈),孩子们纷纷围过来问高秋实我怎么了。她只告诉他们我想家了。等孩子们都散去了,高秋实轻轻问我:“你心中还有别的事吧?”我点点头。“那和我说吧。”仿佛是找到了可以倾诉的人,我们交谈了很久,直到Simone的妈妈把我们接回住地。我们答应孩子们还会再来。

这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交了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8月7日,哥伦布

今天看来要失约,不能去孩子们那儿了。Simone的妈妈准备带我们和Simone一起去Cosi(一个自然博物馆)。出发前,高秋实很担心地问我她都答应孩子们了怎么办,我很自信地说这几天总会去的。

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但还是很想再看一眼那些孩子。

Cosi的外观很前卫,银色的楼不高,但曲线的设计很抢眼。Cosi旁边有一座大厦,呈帆的形状,深深浅浅的蓝色反射着太阳的光辉。阿姨说这座大厦是她先生设计的。在表示佩服后,阿姨苦笑:“But he isnt good at doing housework.”(但他太不擅长做家务了。)

的确。刚入住Host Family的那天,阿姨把做Pasta的步骤告诉叔叔,让他在家的时候做一份。结果当她带着我们回家时,Pasta俨然成了一锅干面。阿姨顿时无奈,晚餐只好改吃汉堡。

参观完Cosi吃完午饭,回到家已是下午。我们开始做高秋实的生日蛋糕(8月8日是她的生日)。由于阿姨的一个朋友家有新生儿,按照当地的风俗好友要做一顿饭,所以多做了两个蛋糕。在等待的时间阿姨还煮了米饭,也是给朋友的。虽说都是米饭,和中国的白米饭还是有很大出入。这里用的好像是印度的米饭,煮出来是浅棕色的。

等蛋糕凉透,阿姨拿出一罐奶油和几把餐刀,教我们如何涂抹。毕竟是第一次,我们不仅抹不平,还不小心弄破了蛋糕的表皮。原本就斑斑驳驳的蛋糕,顿时变得更“丰富”了。

手忙脚乱地抹完奶油,阿姨把蛋糕放入冰箱。高秋实的生日,在美国还没到呢。

明天,是我们在Joseph家的最后一个晚上了。

8月8日,哥伦布,

和大部队一起行动

因为要见那里的中文老师,一大早,阿姨就把我们送到了第一天的Summer Camp。还有,今天我们即将和大部队一起活动。终于可以见到他们了。

到了教室(就是那个Hall),孩子们再次见到我们都很高兴。我却想着Renée。

借着喝水的机会找到了在玩电脑的Renée。她见到我也是很开心,亲昵地和我抱了抱,并问:“Wheres Vicky?”(Vicky呢?)看来她已经恢复了。那就好。

回到Hall(大厅),中文老师已经来了。和她聊了一会儿(同时也是给孩子们示范中文对话),姚校长便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来访问了。看到别了几日的同学,倍感亲切。毕竟,我们已经过了几天基本不说中文的日子了。

待大家都坐定,Summper Camp的校长、哥伦布友好城市协会芭芭拉女士和姚校长分别发表演讲。然后是同学们的表演。胡叶承用长笛吹奏的一曲《牧童短笛》赢得了满堂掌声,女生第二组的《宁夏》也是喝彩阵阵。我们由于底气不足,排练好的《中国话》就没有表演(其实校长满希望我们表演的)。也算个遗憾吧。

不过没有遗憾,又何称人生。

中午Columbus市政府发展部经理、侨领谢先生在拿破仑Pizza欢迎我们一行人。这里的Pizza好吃得确实没话说。真是苦了那些吃不惯西餐的同学。

原本准备饭后进行座谈,但谢先生一脸严肃,告诉我们附近的大楼被安装了炸弹,三分钟之内爆炸。警察马上就要来封锁这里,让我们迅速撤离此地,看到巴士就立刻跳上去。

可气氛并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大家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有人还装作慨叹:“真想体验一下被炸飞的感觉啊!”“就是,也不知道用了几吨TNT?”“要是真有几吨,不用说你,就是大楼也炸飞了!”

旁边的老师听我们和没事人似的讨论,实在忍不住了,吼道:“你们严肃点行不行?这不是开玩笑的事!”周围才安静下来。

三分钟过去了。两个三分钟过去了。三个三分钟过去了。想象中的那声巨响依然没有发出。

哎,虚惊一场。

下午和大部队去Dayton(代顿)市东北6英里处的Th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空军博物馆很大,分室内馆和室外馆。走马观花地在两个小时内游览了各大展馆,看了无数机型和战争影片资料,有震撼,也有感动,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战争面前科技的力量。

晚上,和大部队在一家名为Little Dragon的中国餐馆吃饭。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在美国吃到的最好吃的中国菜了!至少,鱼香茄子不是甜的,清炒西兰花没有那么多酱油。

大约8点半,我们回到了住处。这是我们在Joseph家住的最后一晚,也是高秋实的生日。我们把蜡烛插上蛋糕、点燃、关灯,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和全家人在一起的场景。

两个小女孩还用中文唱了生日歌,令高秋实又惊喜又感动。

蛋糕很甜,一直甜到心里。

猜你喜欢

哥伦布阿姨孩子
我的“话痨”阿姨
“牛人”钟点工王阿姨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老阿姨》剧照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和哥伦布一起去航海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