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沃土惠民生 创新服务便“三农”

2014-08-08秦涛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4年16期
关键词:农信便民服务便民

秦涛++李唯睿

遵义县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大力实施便民利民金融服务触底到村工程,将银行服务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让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直接享受均等惠普金融服务。

“办得好,很正确,很实在,老百姓得实惠。”这是省委书记赵克志对遵义县农信社实施“诚者信合村村通”,把金融服务送至群众家门口给予的赞扬和评价。

3月25日,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一行陪同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率领的江苏省代表团到遵义县龙坑镇梳池社区参观考察“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走进村民毛国钊经营的商铺。看到商铺门上“存款不用东奔西走,取款就在自家门口”的“农信银便民服务点”对联时,赵克志书记问道:“便民服务点是做什么用呢?”毛国钊高兴地回答道:“这是农村信用社打造的‘诚者信合村村通工程,主要是方便周边群众存取汇款用的,很方便”。赵克志书记不停点头赞扬道:“办得好,很正确,很实在,老百姓得实惠。”

自今年开展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遵义县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大力实施便民利民金融服务触底到村工程,将银行服务延伸至老百姓家门口,让广大是农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直接享受均等惠普金融服务,实现群众受惠、党政认可、业务发展的多赢局面。

信合服务送到家门口

“落炉有银行了!”

“感谢共产党!感谢信用社!”遵义县山盆镇落炉村60多岁行动不便的穆大爷杵着拐棍,在落炉街上农信便民服务点取到低保款时激动地说。

落炉村位于遵义县西北角,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组约4000人。据当地村民介绍,信用社没有在此设立便民服务点前,大家存取款都要跑到五六十公里外的山盆信用社办理,不仅往返车费需要四五十块钱,还要耽搁一天时间。像穆大爷这样行动不便的村民都是托人到镇上代办,有的领取粮补款或低保补助款时,除去花费后已所剩无几。

2012年6月,遵义县农信社在落炉村个体商户穆仕旭店里安装了一台银行自助服务终端,布设农信社便民服务点,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存取款、刷卡消费和转账查询等便利金融服务。

穆仕旭说,自从店里开通便民服务点后,上门存取款的群众特别多,彻底改变了存取款费时、费力又花钱的历史,当地村民无不感谢农信社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据统计,落炉村便民服务点自开办以来,平均每月办理业务2500多笔,累计办理业务达32000多笔、金额3200余万元,仅交通费一项就为本村群众节约了120余万元。

像落炉村这样存取款不便的边远村寨,遵义县还为数不少。全县31个乡镇225个行政村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边远山区,群众获取金融服务不方便、成本高。早在2012年,遵义县农信社就开始探索在边远村寨布设便民金融服务点,积极解决金融服务难、服务贵的问题。2013年,正式启动实施“农信便民”金融服务触底到村工程,让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农信社金融服务。

截至目前,遵义县农信社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在全县195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点195个、ATM自助柜员机37台,累计为农村居民办理业务25万笔、金额3.6亿元,累计交易笔数合计12.3万余笔,为群众节约往返成本保守估计700余万元,惠及全县110余万农村群众。

四方合力打造惠民工程

农信便民金融服务点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更是农信社践行群众路线的一项重大举措。落实人民银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助农取款服务、银监机构“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的民心工程,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农信主办”的工作机制,合力构建农信便民村级服务网络。

遵义县委、县政府印发了《遵义县开展以“农信便民”金融服务触底到村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组织召开全县动员部署会,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人行、银监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工商、公安、电信等多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推进“农信便民”金融服务触底到村工程的实施。

遵义县农信社加大投入,细化落实,强力推进实施。一是累计投入400余万元制作门头柜台,统一标识形象;购置点钞机、保险柜,安装联网报警监控设施。二是优选商户加强培训指导,采取上门培训和集中培训方式对商户培训达400余人次,提高了操作水平和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对商户的选择严格准入条件,建立定期巡查指导制度,对运行效果不好或服务质量不高的商户实行动态调整,确保便民惠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期间共清退了21户商户并重新进行优选。三是加大银行卡发卡和用卡宣传引导,通过大厅柜面引导、进村入户宣传、媒体推介等方式加大对办卡、用卡及便民服务点业务宣传。目前,全县农信社累计营销信合卡30余万张。四是强化商户的考核奖励措施,对服务点商户办理业务按每笔业务1元的标准支付手续费,按业务交易量、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年度考核评比,对排名前20名的服务点合作商户给予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奖励。2014年初,组织召开便民服务点合作商户座谈会,对全县先进便民服务点进行表彰,支付合作商户手续费及奖励费用共计20余万元。其中对在评比中获得前三名的山盆镇落炉村服务点、三岔镇长安村服务点、三合镇长青村服务点分别给予10000元、8000元和6000元的奖励,合作商户为农村群众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与此同时,遵义农信社通过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农村“多层次”和“立体式”金融服务网络,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让广大农村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均等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了群众受惠、党政认可、业务发展的多赢局面。得到了遵义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授予“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金融便民服务触底到村工程,是贯彻落实发展普惠金融改革精神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具体举措,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民心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抓实办好。”遵义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徐公斌在全县农信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大会上强调。

截至4月末,遵义县联社在所服务管辖的31个乡镇设置固定营业网点46个、安装自助柜员机51台、银联特约POS机154台;在225个行政村设置便民金融服务点布设农信银自助POS终端251台,将农信便民金融服务延伸覆盖辖区所有村寨,让100多万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等金融业务。全县仅村级农信便民服务点已累计办理业务27.21万笔,交易金额3.43亿元,其中2014年1月至4月底办理业务14.37万笔,交易金额1.34亿元。

服务群众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遵义县实现了金融服务由乡到村的有效延伸,将网点、自助银行、特约商户三种服务形式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农村客户多种金融服务的需求。遵义县农信社将继续秉承“诚者信合——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升级改进便民点服务,大力推广“诚者信合·惠农村村通”。不断完善功能、优化服务,把服务农民的事办得更实,把服务“三农”的根扎得更深。(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农信便民服务便民
洪雅农信联社青年员工志愿者服务防疫显担当
洪雅农信联社助农“抢”茶忙
合并“便民热线”
便民公告栏
对农信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本市将投入6亿元补助便民设施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
睢县计生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