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铁东区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对策

2014-08-07高柳  哈悦  张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化妆品对策

高柳  哈悦  张健

[摘要] 目的 了解鞍山市铁东区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卫生问题,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 方法 对2013年度鞍山市铁东区卫生防疫站辖区内监管的公共场所随机抽检化妆品,对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单位数及比例,化妆品标签标识卫生问题等进行描述。 结果 住宿业化妆品使用情况为56%,其他三种场所100%使用。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住宿业合格率最低,仅为50%。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持有效证件率仅为65%,普通的仅为62%。标签标识问题突出,进货渠道复杂。化妆品抽检合格率低。 结论 公共场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令人担忧。

[关键词] 公共场所;化妆品;卫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2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9-175-03

Health problem in using cosmetics in public plac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iedong district in Anshan

GAO Liu  HA Yue  ZHANG Jian

Tiedong District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of Anshan City, Anshan 1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health problem of using cosmetic in public spaces in Tiedong district in Anshan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users. Methods The cosmetic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public places for the year 2013 in Tiedong district in Anshan. The number of unit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use of cosmetics, cosmetics label health problems were described. Results The use rate of cosmetics in hotel industry was 56%, and other types of public places was 100%.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tag labeling of cosmetics was lowest, only 50% in hotel industry. The valid ID rate of homemade special purpose cosmetics was 65% , and common cosmetics was only 62%. The problem of tag labeling of cosmetics was serious, and purchase channel of cosmetics was complex. Conclusion The hygiene quality of cosmetics in public spaces was worrying and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made.

[Key words] Public places; Cosmetics; Health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公共场所是人们从事社会交际、文化娱乐、商业交易和旅游活动等的地方[1-2],使用化妆品是指公共场所专门供顾客反复使用和从业人员直接用于顾客的化妆品总称[3]。多在商场等场所经营,使用化妆品场所是指住宿业,美容美发业和公共浴室及足浴业,问题比较多。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既是致病微生物的载体,又是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4]。GB18670-2002《化妆品分类》按化妆品的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的部位来分类:(1)肤用化妆品;(2)发用化妆品;(3)美容化妆品;(4)特殊功能化妆品。本研究就鞍山市铁东区卫生防疫站辖区内监管的公共场所以上使用化妆品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及检查的情况汇总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013年度对铁东区辖区内的公共场所检查,制定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情况检查表,采用现场检查询问填报的形式收集数据[5]。

2 结果

2.1 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情况调查

由表1可见,所调查的美容业、美发业、洗浴业和足浴业公共场所均使用化妆品,而56%的住宿业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

表1  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情况

单位名称 住宿业 美容业 美发业 洗浴业 足浴业

检查单位数 55 154 143 104 4

使用单位数 31 154 143 104 4

百分率(%) 56 100 100 100 100

2.2 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情况

化妆品标签标识是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之间

表3  持有化妆品有效证件检查结果

进口化妆品 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 国产普通化妆品

检查数

(种) 有效批件 持证率

(%) 检查数

(种) 有效批件 持证率

(%) 检查数

(种) 有效

批件 持证率

(%)

住宿业 10 3 30.0 12 6 50.0 121 57 47.1

美容业 76 35 46.0 36 25 69.4 122 67 54.9

美发业 68 48 70.6 29 21 72.4 102 66 64.7

洗浴业 0 0 0.0 31 17 54.8 36 23 63.9

足浴业 0 0 0.0 65 36 55.4 62 36 58.0

的联系纽带,消费者往往依据此来决定产品是否合格及选购。现场监督检查中采用下列8项:(1)是否取得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企业生产;(2)进口的化妆品有无中文标签标识;(3)化妆品标签上有无注明产品名称,厂址及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4)化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有无注明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5)化妆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是否有医疗术语广告;(6)使用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有无批准文号;(7)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是否超期;(8)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传特殊功效。以上8项中有1项不符合要求即说明使用的化妆品不合格。建立登记表,检查结果逐一登记。

由表2见,住宿业使用的化妆品标签标识不合格率最高为50.0%,其次为美容业,不合格率为46.7%。不合格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1)广告医疗效果;(2)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索证无;(3)特殊用途化妆品和进口化妆品无批件;(4)厂家,商贩直接送货上门或者是自制产品;(5)普通化妆品宣传特殊疗效;(6)借用或冒用别的产品文号;(7)化妆品无中文标识或者冒充进口产品;(8)特殊用途化妆品使用同一批号;(9)颜色不同的染发产品共用批准文号;(10)化妆品使用夸大宣传用语。

表2  化妆品标签标识检查情况

住宿业 美容业 美发业 洗浴业 足浴业

检查单位数 22 35 36 27 28

合格单位数 11 19 24 19 20

合格率(%) 50.0 54.3 66.7 70.3 71.4

由表3可见:洗浴及足浴业的进口化妆品使用为零。美发业的灌装化妆品多,溯源难,持证率低。美容店,洗浴和住宿业的使用一次性小袋装发用类浴液类化妆品;还有灌装产品,美容店有一部分赠送或者是试用等方式出现,持证率也低。发现顾客使用的包装的化妆品无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进货渠道混乱,个别美容美发、宾馆内使用的化妆品为过期产品,还有美容美发、宾馆管理不当,导致一些化妆品包装破损,易造成了产品的二次污染[5]。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的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从业人员无化妆品卫生知识,对化妆品经营的及使用的卫生要求不了解,不知道应向化妆品生产企业索取哪些证件,不知道什么是特殊化妆品以及标志应标注哪些内容等;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经营无卫生许可证或不合格化妆品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处罚。(2)化妆品经营的渠道非常广泛,经营企业的数量也非常大,我区各类化妆品经营使用企业达1万家(保守估计),这对于监管非常困难。加上化妆品的业态特别广泛,商场、小商店、美容院、浴池,宾馆,足疗店,理发店,美甲店,按摩院,影楼,化妆品商店等等都存在,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化妆品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落后。化妆品监管人员多是兼职人员而且少,其监管力度可想而知。并且,监管手段落后,现在化妆品的监管就仅依靠现场检查登记,然后对相关的产品与国家局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才能做出有效的决定,严重影响了化妆品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提出以下对策:(1)对标识标签不合格,或索证不全问题,对沈阳市70家美容院200种化妆品抽检,标签标示和卫生许可批号不合格的化妆品达55.24%[6]。靳宜华等[7]认为,洗发液、沐浴液、护发素合格率分别为65.21%、62.22%、37.50%。应要求化妆品使用单位在进货时,应先索取供货商的有关证件,再进货。对于进货产品还要仔细检查标签,标示是否与卫生许可证件一致,进货时坚决不进无证证号不全的产品,使假冒伪劣化妆品不能流入这些环节[8]。实行专供专用化妆品标签标识监管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的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应提供检验报告,因为工业化学品是化妆品的基本成分,可能含有毒素、激素等不利于健康的物质;二是每人每天都在使用[9]。成分标识不全[10],部分产品未对所使用原料进行全成分标识。(2)消费者化妆品知识及法律法规淡薄是造成其利益损害的主要原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化妆品卫生知识。应充分合理的利用鞍山市铁东区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和广泛新闻报纸宣传作用,普及各类化妆品的法规常识,监管部门应加大处理各类投诉,同时形成消费者监督群体,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加大化妆品监管力度。由于人们需要长期使用化妆品,因此,化妆品对人体的安全性极为重要。而目前化妆品只是作为普通商品进行管理。针对目前鞍山市铁东区使用化妆品的调查情况,应该加大监督力度。(4)加强化妆品市场管理。化妆品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迅猛,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从未出现倒退或遭受过严重低谷的产业”[11]。随着快速的市场经济发展,上门推销、企业直销、网购等营销形式以及现场免费美容、赠送试用等促销方式大量出现,“三无”化妆品逃避化妆品卫生监督流入美容院、批发市场及宾馆(旅店)及美容美发店。因此,应加强化妆品市场管理,保证流通环节的正常秩序。(5)预防性卫生监督最显著的特点是预防性,它通过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使预料中的隐患危害消除在暴露之前[12],对经营使用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化妆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法律意识,履行进货索验证制度,坚决杜绝“三无”伪劣产品流入市场。(6)对顾客购买寄存在公共场所的的过期化妆品应该给顾客开头及书面提示(由于顾客自己原因造成),以免顾客使用。

[参考文献]

[1] 潘珍瑜,刘红,林萍.福州市经营单位化妆品卫生质量动态分析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4,20(1):104.

[2] 杨一波.2008-2010年珲春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卫生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6):691

[3] 温波,常思思,董银卯,等.美白淡斑化妆品的研究进展[J].中国化妆品(行业),2011,4(3):65-66.

[4] 杨洪启,张博,靳宜华,等.公共场所使用化妆品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2):28-30.

[5] 张博,张玉玺,朱晶山,等.化妆品卫生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435-162.

[6] 耿菊敏,孙灿,董海燕,等.我国化妆品的安全性现况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25(4):373-395.

[7] 靳宜华,张博,杨洪启,等.旅招业一次性化妆品卫生质量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4):1954-1955.

[8] 张博,张玉玺,朱晶山,等.化妆品卫生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196-201.

[9] 刘毅,麻尚春,钟汉光,等.化妆品经营行业索证情况及卫生质量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1999,6(1):15-17.

[10] 周婧.化妆品要标明全部成分[N].闽东日报,2009-11-13(B01).

[11] 唐莉,许勇彪,黄正.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对策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07,20(1):91-93.

[12] 郝英敏,刘德鹏.浅议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现状与对策[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11):84.

(收稿日期:2014-03-10)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化妆品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防偷拍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美国一城市 规定体臭违法
干燥春季里的柔美化妆品广告
化妆品/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