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者至诚无息

2014-08-07尤永弘

慈善 2014年3期
关键词:随想录直言中华慈善总会

尤永弘

中庸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对于作者刘国林,中庸此语正能说明其为人行事、养生就学的风格和状态。在其43年的工作经历中,刘国林自述先后供职于军队、军队理论研究机构、部委机关、媒体等10个机构,从事过军人、教员、学院院长、记者、报社总编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公务员等多种职业。在多次的职业转换和角色更替中,他始终以平常心面对新的挑战,从不偷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力争无愧于组织和人民的重托,无负于俸禄公帑,清廉自律,鄙夷贪腐。以其至诚无息,临风守节,丰富其学识,诠释其见解,塑造其人格,奉献其智慧。

在2013年3月从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的岗位退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把几年慈善工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操觚成章,遂成《现代慈善随想录》一书。于作者,自言是了却了一笔自欠的文债,也恰是其至诚不息之征;于读者,得享一位历经沧桑、学养深厚、敏于言行的长者的经验与叙述,快哉曷极!特别是对广大慈善工作战线和热衷于慈善事业的读者来说,其专业上的洞见,见解上的精辟,观点和立场上的明确,定能使读者阅读后术业有所长进,思路有所理清,乃至领悟作者坦荡胸怀、直言快语和不屑周全的文风。

近年来,慈善已然成为热点问题,骗捐、诈捐及个别慈善款物使用、处理不当等涉及慈善的事件挑战着大众的神经,慈善甚至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稍有风吹草动便是恶评如潮。身处中流漩涡中的中华慈善总会也无可避免地陷于评说的唾海喙山之中,作为担任7年总会秘书长的刘国林肯定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和酸甜苦辣需要表达,何况刘国林一向就是大胆直言、思想深邃,也往往切中肯綮、鞭辟入里,但是碍于身份和职位的限制,除了不得已之外,总是三缄其口。赋闲之后的身份转换给了刘国林充分表达、酣畅直言的条件、时间和空间。《现代慈善随想录》的问世,在了解刘国林的人们眼里,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也是慈善界同仁们期待已久的一天。

刘国林是学哲学、教哲学出身。阅读他的文章,你时时都能体会到他的理论思辨功底,他的根深蒂固的科学的唯物的理念,他的说理周全而表达直白。这是一位深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砥砺又久经开物成务、胼手砥足实践的长者所必然达到的境界。每一篇文章,标题并不标新立异,语言平实无华,内容却有立有异。立在科学的认识、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异在深刻的见解,于纷纭众说中倡导崭新的有益于事业科学发展的观点和理念。旧识不旧,新学更新,理论有原则,实践求发展,是每一篇文章透露出的气息。同时,本书尽管散秩分篇,但是从全书来看,却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发展趋势到基层经验,从成本意识到筹募策划,从行业自律到社会监督都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论述,为慈善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关心慈善的人士提供了有深度、可操作的实务指导和认识面向。

在全书字里行间,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作者笔端不时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让人眼前一亮,也足以振聋发聩。

“在慈善这一特殊领域,我们必须摈弃追求‘政绩的理念,以平常心办平常事,多在研究慈善专业化,提升慈善专业者技能、素质和敬业精神上下工夫,慈善才有活力和生命力。”阅读此书,你会发现乃至铭记更多真知灼见。♡

endprint

猜你喜欢

随想录直言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
劳动创造幸福
写话要符合图意
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走进云南大关
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中华慈善总会慈爱孤儿工程向秦皇岛市社会福利院捐赠物资
基督教慈善对我国官办慈善的启示
雕塑随想录
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