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教约束我六十年

2014-08-07孟昭旭

慈善 2014年3期
关键词:饭粒剩菜姊妹

孟昭旭

中华民族文明建设和灿烂文化中即有着农厚的家风家教家规等文化资源,他是约束家庭每个成员的人际关系、思想行为、立身处世的规范,进而是规范家庭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里,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是老党员,老妇救会主任。我姊妹六个,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教育。据父母讲,我们这个家庭,是我祖父那代,从山西长治家掌村迁到山东朝城,我祖父只身一人到朝城,人生地不熟,从做小生意起一直发展到开私人钱庄,成功后在朝城购置房地产,成家立业,成就了我们这支家族。可想我祖父一生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所以我祖母从祖父的艰辛和不易中对家庭和子女要求甚严,尤其是勤劳节俭,不允许有任何的懒惰和浪费。据父母讲,我祖母对我两位伯父伯母,一个姑姑和我父母,从小必须学干家务,做饭、挑水、洗衣、打扫院落。不许偷懒,稍有不好,即会以家法惩处,轻者罚站罚跪,重者遭到责打。一家人都惧怕祖母的家法。

在节俭上,祖母从小就向他们灌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一粒粮食来之不易,不许浪费,一家人不准丢饭粒、剩菜根。他们最惧怕祖母拾饭粒、吃饭根,只要你吃饭掉饭粒、剩菜根,她准会捡起来吃掉,把剩菜根喝掉,但你准会挨一顿责打。从此,他姊妹四人,妯娌三人谁也不敢偷懒和浪费,看谁勤快,看谁节俭,从没掉过饭粒,剩过饭根。

到我们这一代,姊妹六个,从小也是受到了父母的家庭教育,父母要求我们也很严,也是按祖母留传下来的家风家教教育我们,要求我们。与祖母不同的是她对我们不用家法惩罚,而是言传身教、以身垂范、严以律己,用人格魅力来教育、启迪、影响我们。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从内心惧怕,尤其是怕母亲生气,更怕母亲掉泪。无形中,家教家风在我们姊妹六人心里扎根发芽,我们人人节俭朴素、艰苦奋斗,把节俭持家好家风传承下来,我们秉持“节俭持家远,孝和家兴强”的家风,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好作风,这对后来我崇慈尚善、孝亲敬老、无私献爱的作为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我坚持“粒粒皆辛苦”的祖训。家教,六十年如一日,从不掉一粒米、剩一口饭,做到净碗净盘,从不浪费。这种节俭家风的发扬光大,同样影响到了我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这不仅传承了节俭作风,也光大了一个人的素质,净化了人的心灵,成为了我们家的优良家风,促进了家庭美德、个人道德,进而为社会风气的好转作出贡献。因次我这个家庭连续获全县“五好文明家庭”、濮阳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荣誉称号,我个人获得“河南省十大孝老之星”、“2013年度河南好人上榜人物”、“濮阳市首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endprint

猜你喜欢

饭粒剩菜姊妹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一粒米
这三种剩菜易滋养癌细胞
数饭粒
我爱吃剩菜
心中要筑全程
拧巴是一种病
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