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情缘

2014-08-07杨琳

慈善 2014年3期
关键词:雅安宜昌市宜昌

杨+琳

2014年3月31日,随着“呜呜……”的汽笛长鸣,带着兴奋和期盼,笔者和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的一名编导和一名摄像师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拍摄灾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缘于2013年的“4·20”芦山大地震,地震发生的当天正逢双休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投入到应急救灾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募捐倡议。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各机关事业单位、爱心市民积极为灾区捐款献爱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联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举办的“大爱宜昌·前卫慈善之夜”电视直播晚会上为雅安地震灾区募集善款300万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宜昌市工商联通过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红十字会将这笔满载宜昌人民爱心的300万元捐赠给名山区中峰乡初级中学,用于该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损学生宿舍、附属设施,购置教学设备设施。

辗转武汉、成都、动车、飞机、汽车,一行人于当天晚上踏上了无数人为其倾注爱心的这片土地“雅安”。

采访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峰乡初级中学作专题采访。校园里挂着许多写满感谢词汇的横幅、标语,昭示着学校对各界爱心人士们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长李天荣介绍,名山区中峰乡位于名山县城西北,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原砖混预制板结构的学生住宿楼受损严重,成为危房。因居住条件的限制,现只有初三的学生住校,其它学生都是徒步上学,而该校80%的学生离校5—12公里,多数为山路,学生上学极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学生住宿楼又处在学校地理位置最高处,给重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关心,合理协调处理旧楼拆除、规划、设计、修建等问题;学校高度重视重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重点抓安全、质量和进度。现项目规划、设计已全面结束,于3月20日进入挂网。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公开招标工作,4月20日前全面开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开学,学生将入住更安全、设施更完善的住宿楼,学校进入正常的教学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午餐,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你们知道宜昌吗?”同学们答道,“知道。” “去过宜昌吗?”同学说,“没有。”“想去宜昌吗?”同学说,“想。”有的同学说,“我在网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还有柑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宜昌看看。”有的说,“我想去看三峡大坝。”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快乐生活、身体健康。”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来越好……”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他们对宜昌的向往和对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访第三天清晨,一行人专程赶到了秦场村七组,对初二学生郑梦婷(女)进行了采访。郑梦婷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极为简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较困难,父亲在西藏拉萨打工;而这个季节,母亲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叶交易市场卖茶。而她家离学校有10公里的路程,郑梦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亲卖茶回来后做晚饭,经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饭。母亲告诉大家,孩子上学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学,遇上恶劣天气,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亲说:她女儿明年上初三,学习任务的加大,学习时间必然会紧张起来,孩子上下学路程又这么远,来回要花费很多时间,要是学校能建起宿舍楼,女儿就不用来回走读了。当我告诉她新的宿舍楼已经动工即将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儿正好可以赶上的时候。这位母亲激动地哽咽着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灾区采访即将结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与雅安告别。宜昌人民的善举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改变许许多多像郑梦婷这样的孩子们的求学梦。阳光斜照进车窗,路边的风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学生们一个个绽放着笑脸,走进宽敞明亮的宿舍楼。美丽的雅安让宜昌显得更加美丽,淳朴的雅安人民映衬着宜昌人民的朴实,纯洁的雅安孩子又让宜昌人体会出大爱无疆、大爱无语、大爱在每个人心中……♡

endprint

2014年3月31日,随着“呜呜……”的汽笛长鸣,带着兴奋和期盼,笔者和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的一名编导和一名摄像师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拍摄灾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缘于2013年的“4·20”芦山大地震,地震发生的当天正逢双休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投入到应急救灾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募捐倡议。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各机关事业单位、爱心市民积极为灾区捐款献爱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联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举办的“大爱宜昌·前卫慈善之夜”电视直播晚会上为雅安地震灾区募集善款300万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宜昌市工商联通过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红十字会将这笔满载宜昌人民爱心的300万元捐赠给名山区中峰乡初级中学,用于该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损学生宿舍、附属设施,购置教学设备设施。

辗转武汉、成都、动车、飞机、汽车,一行人于当天晚上踏上了无数人为其倾注爱心的这片土地“雅安”。

采访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峰乡初级中学作专题采访。校园里挂着许多写满感谢词汇的横幅、标语,昭示着学校对各界爱心人士们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长李天荣介绍,名山区中峰乡位于名山县城西北,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原砖混预制板结构的学生住宿楼受损严重,成为危房。因居住条件的限制,现只有初三的学生住校,其它学生都是徒步上学,而该校80%的学生离校5—12公里,多数为山路,学生上学极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学生住宿楼又处在学校地理位置最高处,给重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关心,合理协调处理旧楼拆除、规划、设计、修建等问题;学校高度重视重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重点抓安全、质量和进度。现项目规划、设计已全面结束,于3月20日进入挂网。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公开招标工作,4月20日前全面开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开学,学生将入住更安全、设施更完善的住宿楼,学校进入正常的教学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午餐,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你们知道宜昌吗?”同学们答道,“知道。” “去过宜昌吗?”同学说,“没有。”“想去宜昌吗?”同学说,“想。”有的同学说,“我在网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还有柑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宜昌看看。”有的说,“我想去看三峡大坝。”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快乐生活、身体健康。”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来越好……”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他们对宜昌的向往和对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访第三天清晨,一行人专程赶到了秦场村七组,对初二学生郑梦婷(女)进行了采访。郑梦婷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极为简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较困难,父亲在西藏拉萨打工;而这个季节,母亲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叶交易市场卖茶。而她家离学校有10公里的路程,郑梦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亲卖茶回来后做晚饭,经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饭。母亲告诉大家,孩子上学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学,遇上恶劣天气,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亲说:她女儿明年上初三,学习任务的加大,学习时间必然会紧张起来,孩子上下学路程又这么远,来回要花费很多时间,要是学校能建起宿舍楼,女儿就不用来回走读了。当我告诉她新的宿舍楼已经动工即将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儿正好可以赶上的时候。这位母亲激动地哽咽着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灾区采访即将结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与雅安告别。宜昌人民的善举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改变许许多多像郑梦婷这样的孩子们的求学梦。阳光斜照进车窗,路边的风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学生们一个个绽放着笑脸,走进宽敞明亮的宿舍楼。美丽的雅安让宜昌显得更加美丽,淳朴的雅安人民映衬着宜昌人民的朴实,纯洁的雅安孩子又让宜昌人体会出大爱无疆、大爱无语、大爱在每个人心中……♡

endprint

2014年3月31日,随着“呜呜……”的汽笛长鸣,带着兴奋和期盼,笔者和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的一名编导和一名摄像师踏上赴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拍摄灾后重建之旅。

宜昌和雅安缘于2013年的“4·20”芦山大地震,地震发生的当天正逢双休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第一时间召开紧急电话会议,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投入到应急救灾工作中,并于22日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募捐倡议。倡议发出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各机关事业单位、爱心市民积极为灾区捐款献爱心。5月8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在联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共同举办的“大爱宜昌·前卫慈善之夜”电视直播晚会上为雅安地震灾区募集善款300万元。2013年10月16日,宜昌市慈善总会、宜昌市工商联通过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红十字会将这笔满载宜昌人民爱心的300万元捐赠给名山区中峰乡初级中学,用于该校重建在“4·20”地震中受损学生宿舍、附属设施,购置教学设备设施。

辗转武汉、成都、动车、飞机、汽车,一行人于当天晚上踏上了无数人为其倾注爱心的这片土地“雅安”。

采访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峰乡初级中学作专题采访。校园里挂着许多写满感谢词汇的横幅、标语,昭示着学校对各界爱心人士们的一片知恩、感恩之情。

校长李天荣介绍,名山区中峰乡位于名山县城西北,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原砖混预制板结构的学生住宿楼受损严重,成为危房。因居住条件的限制,现只有初三的学生住校,其它学生都是徒步上学,而该校80%的学生离校5—12公里,多数为山路,学生上学极不方便。宜昌市援建的学生住宿楼又处在学校地理位置最高处,给重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关心,合理协调处理旧楼拆除、规划、设计、修建等问题;学校高度重视重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重点抓安全、质量和进度。现项目规划、设计已全面结束,于3月20日进入挂网。计划于4月15日前完成公开招标工作,4月20日前全面开工,12月30前全面竣工,2015年春季开学,学生将入住更安全、设施更完善的住宿楼,学校进入正常的教学秩序。

中午,一行人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午餐,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你们知道宜昌吗?”同学们答道,“知道。” “去过宜昌吗?”同学说,“没有。”“想去宜昌吗?”同学说,“想。”有的同学说,“我在网上了解宜昌有屈原、昭君,还有柑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宜昌看看。”有的说,“我想去看三峡大坝。”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快乐生活、身体健康。”有的说,“我祝愿宜昌人民生活幸福,越来越好……”孩子们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他们对宜昌的向往和对宜昌人民的祝愿。

采访第三天清晨,一行人专程赶到了秦场村七组,对初二学生郑梦婷(女)进行了采访。郑梦婷一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父母和姐姐,一家人住在极为简陋的民房里,由于家庭比较困难,父亲在西藏拉萨打工;而这个季节,母亲白天采茶,晚上6:30至7:30要到附近的茶叶交易市场卖茶。而她家离学校有10公里的路程,郑梦婷每天早上5:00起床,晚上7:00回家,要等到母亲卖茶回来后做晚饭,经常是晚上9:00才能吃晚饭。母亲告诉大家,孩子上学非常辛苦,每天徒步上学,遇上恶劣天气,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水。母亲说:她女儿明年上初三,学习任务的加大,学习时间必然会紧张起来,孩子上下学路程又这么远,来回要花费很多时间,要是学校能建起宿舍楼,女儿就不用来回走读了。当我告诉她新的宿舍楼已经动工即将在明年春天建成使用,她的女儿正好可以赶上的时候。这位母亲激动地哽咽着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放下。

灾区采访即将结束,一行人依依不舍的与雅安告别。宜昌人民的善举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改变许许多多像郑梦婷这样的孩子们的求学梦。阳光斜照进车窗,路边的风景有些恍惚,我仿佛看到学生们一个个绽放着笑脸,走进宽敞明亮的宿舍楼。美丽的雅安让宜昌显得更加美丽,淳朴的雅安人民映衬着宜昌人民的朴实,纯洁的雅安孩子又让宜昌人体会出大爱无疆、大爱无语、大爱在每个人心中……♡

endprint

猜你喜欢

雅安宜昌市宜昌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雅安藏茶 醇和悠长
雅安砥砺前行金融助力灾后重建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