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联过年

2014-08-06张正隆

共产党员·上 2014年6期
关键词:伤病员李敏大石头

张正隆

1939年初,随抗联6军1师3团一个连掩护20多名伤病员,在宝清县锅盔山活动的李敏,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兵了——其实,那年她只有15岁。

这天是大年三十儿。一口大铁锅里,煮的是桦木柈子,战士们管这叫“熬树胶”。苦涩不说,还有股说不出的味道。可人饿急眼了,望着那棕色的渐显黏稠的“树胶”,嗓子眼里就恨不得伸出个小巴掌来。

有人说,得弄点好“嚼咕”哇!

小刘那抿裆裤的屁股上缝着一块老羊皮,早没毛了,献出来。苗司务长从地窨子里拎出一只破牛皮靰鞡,洗了、剁了,放进锅里,空气中就有了股脚丫子味儿。

大年初一,天快亮时,站岗的李敏听到下边有踏雪声,还有树枝折断声。“谁?口令?”就听下边猛跑起来,李敏“叭叭”就是两枪。

一个连就十几个人,还没伤病员多,又没有连长。杜指导员当即部署战斗,轻伤员也操枪进入阵地。敌人躲在树后一露头,马上就是一枪。

天亮了,战士们看到,敌人少说也有一百多人,大都是伪军。大家就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唱《劝伪军反正歌》。这帮伪军很顽固,打到中午也没有冲天放枪的,枪打得也准,那股凶悍劲儿甚至不亚于鬼子。

上午10点多钟,敌人来了援军,炮兵也到了。迫击炮弹像一只只老鸹从山下林子后面飞上来,在空中划着抛物线,随即地动山摇。轻重机枪子弹像一把把无形的扫帚迎面扫来。敌人都戴着钢盔,半截身子埋在雪里,再猫着腰,钢盔就像盾牌似的把人都护住了。李敏就侧射,或者瞄准敌人钢盔前沿的雪地,伺机射击。

不断有战友伤亡。旁边的苗司务长趴在那儿不动了,李敏抱起他的头,发现他满脸是血,牺牲了。伤员许排长的右腿迎面骨又被打坏了,他倚坐在树下,雪地上通红一片。李敏给他包扎,他说:“别管了,没用了。”边说,边举枪射击。眼看包扎完了,许排长身子猛地向后一跳,倒了,双眼圆睁,胸前涌出血来。

李敏僵住几秒,随即抓起许排长那支三八枪。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

一支旋律,在李敏心头、耳畔昂然响起。

一只胳膊负伤的杜指导员在用肩头顶扛着一块石头。李敏唱着跳着冲过去,再加一把劲儿,大石头卷起一路雪烟轰隆隆滚下山去,撞上大树,拐个弯继续翻滚。敌人惊叫着,躲避不及的就被撞飞了、碾压着。

又一些大石头被掀下去了。这种地形,大石头比迫击炮、重机枪还厉害。而敌人也更疯狂了,炮弹在阵地上不断爆炸,李敏旁边的树干被子弹打得像蜂窝似的。最近的敌人也就20来米的距离了,战士们准备拼刺刀。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上的罪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作一最后的战争。

……

战场上,指挥员有时不让女兵唱歌喊口号。因为敌人知道有女兵,就会产生一股邪劲;男兵为了保护女兵,也会不顾一切,不听指挥。而这工夫,就是不顾一切,也不用指挥了,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官兵们唱着、打着,全身的血液被《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激励着、沸腾着。连地窨子里能够活动的伤病号,也唱着爬到阵地上,向敌人射击。

有人已经端着刺刀冲出去了。小刘眼尖,大喊:红旗!红旗!就见敌人乱了,后面的已经逃跑了。透过青松和杂树的梢头,一面红旗时隐时现,正向山上飘来——是团长白福厚率队赶来,在敌人背后打响了。

胜利的歌声,飞扬在鲜血染红的雪原……

猜你喜欢

伤病员李敏大石头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路上的大石头
《沙家浜》里的伤员都是谁
路中央的大石头
张碧晨 演绎新一代GIRL POWER
陈乔恩她不是女王
惠爱医院
鲜为人知的“井冈嫂”与红米酒
“运动和力”易错题练习
红色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