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存敬畏 处之泰然

2014-08-06崔桂忠

共产党员·上 2014年6期
关键词:严以律己心存敬畏

崔桂忠

山清水秀,海晏河清,是人类敬畏大自然而得到的回报;地震海啸,水灾雾霾,是人类蔑视大自然而受到的惩罚。

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才能有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才会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免受灾害灾难之苦。

“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圣人有所不敢,故禹、汤不以天下与人,孔子述而不作。人皆有不敢之心,行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中。”这里的“不敢”便是“敬畏之心”。

水敬山而绕行,山敬水而倾听。懂得敬畏,才会远离灾难;官敬民而畏职,民敬天而畏人,心存敬畏,才会和谐坦荡。

心存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敬畏长辈,父母嘱咐放在心上,你会少走弯路;敬畏老师,谆谆教诲伴耳畔,你会收益更多;敬畏贤者,见贤思齐找差距,你会进步更快。敬畏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信念,更是理智、成熟的人生体现。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畏惧之心,“天不怕、地不怕”,百无禁忌,为所欲为,是非常危险的。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的一生,面对的诱惑迷乱,面临的考验复杂,没有敬畏之心,迟早要出事,甚至身败名裂。现实生活中,那些违法乱纪之徒,那些贪污腐败分子,他们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把道德、良心、人格,以及党纪国法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为私利所驱使,或“利令智昏,昧心贪污”,或“铤而走险,杀人越货”,或“瞒天过海,为所欲为”,最终走进了自掘的坟墓,下场可悲可叹,教训极其深刻。由此须谨记: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更是可悲的。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没有约束,就会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失去约束,“行”无所“止”,对什么都没有敬畏,必然会越“雷池”、闯“红灯”、踩“底线”,带来可怕恶果。刘云山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对党员干部来讲,既是“紧箍咒”,又是“清醒剂”。敬畏法纪,才会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做超越法律的傻事,不搞“撞枪口”“碰红线”的蠢事,不干贪污腐败的坏事;才会真正做到遵守党纪国法,注重廉洁自律,始终克己奉公,拒腐蚀,永不沾。敬畏组织,才能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才能遵守组织纪律,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敬畏群众,才会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真正关心群众困难,把群众真正当成亲人;才会牢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警言,永远不忘根本、不忘初衷、不忘使命。

谨言不出错,慎行不跌跤。敬畏能让人思有所“顾”、行有所“忌”,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自我膨胀时知道收敛,憎恨犯罪,远离邪恶。

常怀敬畏之心,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一位哲人说,懂得敬畏能让我们的心灵保持纯净。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西方人心中的敬畏;“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以此表明自己对天的敬畏之情;孔子强调的要“知天命”,就是心存敬畏,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其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容易浮躁不容易轻忽,内心自然会生养一些正气与庄严,变得清澄而崇高。

人无敬畏,不知其可。敬畏并不是“臣服”,而是在一种自重自警的状态下把握自己。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必须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才能三思而后行,不鲁莽行事;因为心存敬畏,才能遵循规矩,守住底线;因为心存敬畏,才能严以律己,趋吉致福;因为心存敬畏,才能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因为心存敬畏,才能清白做人,泰然立身!

“小心驶得万年船。”人生路上,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交出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猜你喜欢

严以律己心存敬畏
多点规矩律己,留点余地待人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心存美好
智珠二则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点滴谈
敬畏
从“鲁相嗜鱼”到严以律己
以“三严三实”为指导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