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记一抹沙发情怀

2014-08-04撰文洱玫

中华民居 2014年6期
关键词:沙发家具

撰文/洱玫

闲记一抹沙发情怀

撰文/洱玫

在某次电台采访中,主持人问我:“你想要的家一定要满足怎么样的元素?”

“一个让我回家就能倒头大睡的沙发。”

是的,在我的字典里,是不是豪宅没有关系,但一定要有一张踏实舒服的沙发,那才是家中最温暖的感觉。

比起床的私密,沙发多多少少带有更多的社交意味。若是让我再回忆上一届世界杯,大抵我能回忆起的片段莫过于半夜几个女人一边担心着卡路里,一边吃着烤鸡翅喝着啤酒看帅哥。当然,那些“世界杯专栏”也是一边看球一边吐槽写出来的。而所有这一切的发生地都是一张并不大的沙发上。

亦舒有本书叫《如果墙会说话》,事实上,沙发大抵也是承载故事最多的地方。这个小小的空间大概见证了太多女生们的小秘密和男人们的宿醉;也陪伴了好多夜的孤枕难眠;当然,看得最多也莫过于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所以,当别人问我,“你想要什么样的家”时,总是忙不迭地说:“要一个可以一睡方休的沙发即可。”

从贵族奢侈到寻常人家

从诞生到如今,沙发倒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也算是从皇亲国戚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诞生软体家具的国家。彼时的家具座面用兽皮、灯芯草或亚麻绳索编织而成。辗转到了16世纪17 世纪之初,则又出现了最早的软包沙发——座面用天然鹅绒、刺绣品或其他织物蒙面做成,而里面则选用如马鬃、禽羽等天然弹性材料作为填充物。

1720年,法国路易十五的皇宫建筑沙龙和卧室中出现了一把颇为“另类”的椅子——伯吉尔扶。这种椅子将扶手挺直向前并横向眼神到同座面相平的椅子,以弹性坐垫为座面,通体采用华丽织锦包衬。这把椅子后来便被成为“沙发”。显然,这种天然又舒适华丽的物品自然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喜爱。从某个时刻起,无论是皇宫还是民间,所有欧洲家庭的客厅中,“沙发”都成了必选之项。

沙发的历史里大概不能忽略莫里斯(Morris)。1904年他将成组的喇叭弹簧装入框架内,发明了成为现代弹簧沙发先例的弹簧组装体,后来人们才又发明了其他材料对沙发内部进行不同填充和对外形的改装。

对于中国来说,这种软软的,有弹性的沙发是舶来品,大约在20世纪初才逐渐引进,当然,那仍是贵族们的生活用品。

事实上,远在汉代,中国已有关于“玉几”的记载。《西京杂记》中描绘汉代王公们的生活情景时有“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绞绨其上……凭之”的描述。这种缚有厚层织物的坐具“玉几”,大约便可以看作是沙发的“祖先”。到了唐代,宫廷中已经出现有软垫的“御椅”,尽管背负了“御用”之名,在造型和制作技术亦十分讲究,但是按照结构要求来衡量,皇帝他老人家用的依然只属于简易沙发。

玉几的出现,亦不过用于权贵家庭的生活之中。事实上,尽管在唐代已有了软椅,但在正式场合中,人们还是跪坐在榻上面。而我们常说的“龙椅”亦不过是“龙榻”,天子也需跪坐才能接受群臣朝拜。在古老的观念里,身体上舒适是不被允许的。跪坐是庄重与传统的象征,被称为“正襟危坐”,而将双腿下垂的坐法是不正统的“胡坐”。当然随着“胡人”中最强大的蒙古人征服了中原,“胡坐”也便成为了“正坐”,自然皇帝的龙椅也名副其实地是用于“坐”。尽管如此,那龙椅在舒适性上仍比不得如今随处可见的小小沙发。

到了明清,出现了蜚声于世的明清家具。此时的家具在设计和制作技术上都有不错的突破,但唯独在软垫家具结构上却还没有更大的进展。或许在古老的中国哲学中,这样没有懒洋洋的坐姿是不入流的。

总觉得“享乐”才是发明的最佳助推力。若是不图“坐得舒服”,哪里会有软软沙发的发明和普世;当然,若不是已经无内忧外患了,大概也没有闲情雅致来关注是否“坐得舒坦”吧。总之,在世界动荡变幻中,人类不再满足于席地而坐的肆意与豪迈,于是沙发就这样悄然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从浮夸到柔软

沙发在诞生之初走的便是“权贵”路线,于是直到今日,其设计之风亦可大走浮夸绚烂之风。

当然,沙发设计风格自然也是被各种符号所充满——奢华、富贵、优雅……如此种种,实在太多。在我心底,若非要用一词形容,或许“柔软”二字更为妥当。

即便是工作场所,一席恰如其分的长沙发都能让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也难怪有人说:“我们只有借着将工作时间中完全挺直的姿势和工作完毕后躺在沙发中的舒服姿势循环变化,方能成就生活的最高智慧。”

所以,选择沙发对我来说,并不在于某种“主义”或风格,只在于能否将自己“扔”在上面,彻底放空。

柔软的气质胜过千言万语的累述。

某次进入一家高端卖场,卖家热情的介绍着他们的产品:纯正欧美皇族血统家具、巴洛克风格、西班牙风格、海明威风格……如此种种。彼时却忍不住嘀咕一句:这么复杂的设计,该多难打扫清洁啊。话音未落,便见卖家满脸不屑的丢下一句“这是欧式古典主义风格”之后扬长而去。正如有人热衷于这种浮夸且瑰丽的设计风格一样,我仍然固执的惧怕这种华丽。

若有一张这样的沙发,大抵是不能衣冠不整地躺在上面吃薯片看球赛的。

下班之后,已经累到不愿多说话的人,巴不得现在沙发上睡上一觉再起身做晚饭,收拾家当。若是太过浮夸而工整的沙发,或许只能毕恭毕敬地对之,哪里容得下蜷缩在上面说闺蜜间的悄悄话。

在我的观感中,一切家具不过为了让生活更为舒适。而所谓设计,本身便是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当“设计”的形式超越了其想要表达的内容时,或许设计本身便失去了意义。

读大学的时候接触到一个词语“沙发土豆”,指的是那些拿着摇控器,蜷在沙发上,跟着电视节目转,什么事都不干的人。一个人长时间坐在沙发上,就如土豆一样一动不动;时间一长,人自然也如土豆一般圆滚滚的。

听完解释顿时觉得这个词语可爱又形象极了。可不是,赖在沙发上守着电视机,除了眼珠子在动,躯体却保持不动,不是一颗土豆是什么?

当然,美国人罗伯特·阿姆斯特朗的朋友在1976年创造出这个词的时候,莫不是想要吐槽彼时人们沉溺于电视机的风向。可沙发就这样不偏不倚的做了这个载体。若是懒一点,大可以在上面耗过整整一天。阅读写字、聊天睡觉,无所不能。

尽管不够健康,但偶尔放纵一回,倒也未尝不可吧。

同样与沙发有关的还有一个词语“沙发客”,显然要比“沙发土豆”来得健康得多。从Couchisurfing开始的沙发客,渐渐地成为一种年轻的旅游和生活方式。“我睡你家,你睡我家”的理念,让这个彼此信任度不再那么高的社会显得温情了不少。而“沙发”,自然成为一个代名词,关于家的代名词——比睡地板更舒适;比床而言,又区分了主客。

虽“沙发客”一词如今已不如最初的纯粹,但总是感觉到一丝柔软。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家,一个睡袋,一张沙发,就这样安然入睡,也是一种福气。

忽然想起,若还如以往那样,沙发象征着权贵,那么“沙发客”大抵只能改名为“地板客”。玩笑一句,但未必不可能。

你想要怎样的沙发?

一个柔软而舒适的沙发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但面对繁茂的市场,选择沙发自然也是个劳心的事。不要单纯听导购员们的推荐,不妨坐上去,睡上去感受一番最好。一个能让你即刻入睡的沙发,一定值得立即买单。

当然,仍有一些小窍门值得收藏——

皮质沙发的选购:皮沙发有真皮和仿皮之分。天然皮革具有规律的天然毛孔和皮纹。皮面光洁整齐、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色泽均匀。以湿布用力在皮革表面擦拭不会有掉色现象,皮面拼缝整齐,针脚均匀,线迹平直,沙发外表平整、饱满没有皱折。

布艺沙发的选购首先要看沙发骨架是否结实,其次是看沙发填充材料的质量,用手去按沙发的扶手及靠背,如果能明显地感觉到木架的存在,则证明沙发的填充密度不高,弹性也不好。最后检验沙发的回弹力。让身体呈自由落体式坐在沙发上,身体至少被沙发坐垫弹起2次以上,才能确保沙发弹性良好。

以上,也不过是人人都说的经验话,靠谱与否,也需各位亲自实践。奢华精致还是返璞归真均可,丰俭由人罢了。

猜你喜欢

沙发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VIP 2-1HT(Home Theater)沙发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家具的“小骨感”
沙发赛
1,2,3,躲到沙发里!
Mini漫画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