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纳要点,探究主旨

2014-08-01王碧君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骨刺评书收音机

王碧君

记叙文阅读中,归纳要点、探究主旨是重要的考点。前者主要考查对文章情节发展(情感变化)的梳理、对事件内容的概括,后者主要考查对作者抒发情感的感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等。这两类考点的常见题型有:

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此类题型常常和仿写结合起来,并有字数的规定)

3.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4.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爱是母亲脚下的路

□程 刚

①昨天和朋友说起“爱”的问题,有说爱人的,有说孩子的……我想起了母亲的爱。

②小时候,每逢阴天下雨,母亲怕我走山路滑,总会披着塑料布到学校接我,有时我嫌泥泞不愿意走,母亲便会背上我,每次我都会在母亲背上偷偷地笑,因为,我感到十分温暖,十分幸福,以至现在每逢我走在风雨里,都会想起母亲拉着我、背着我走山路的情景,每次我都想流泪,总感觉心里比蜜还甜。

③我走出了村子,成为村里唯一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校离家25里地,我选择住校。那时家里也穷,回家大部分是山路,所以,我每半月回家一次取干粮和生活费,每次回家先坐一段车,然后从镇上走回家,每次回家都抱怨脚疼。后来,母亲每隔两个星期,来学校给我送干粮和学费,逢过节家里杀个鸡,买点肉做个好菜改善伙食,母亲也会把它装进碗罐里,挎着筐给我送到学校里。因为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到了镇上也舍不得坐车,这一来回都是走。每次来母亲要看我吃完饭,笑着提醒我慢点,我却不敢抬头看母亲,因为我心在痛,母亲这一来回就要走50里,虽然她走的是辛苦路,但这条路对于我来说,却通向幸福。

④高中毕业后,我走出了大山,在离家千里远的城市上大学。每次我放假,母亲照样走山路,提前在车站等我,接我回家,每次看到母亲,我都像看到了家。工作后,我回家的次数少了,可我明显能感觉到,母亲接我的路却越来越短,刚开始是车站,再后来是镇上,再后来是村口,再后来是家门口。我那时才发现,母亲老了。

⑤母亲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膝盖常被骨刺扎得钻心痛,四处求医不见效果,因此,现在母亲很少走路。上个月我回家,我发现母亲变了,每天她都要早早地起床,然后咬着牙在院里吃力地走几圈。我便对母亲说:“既然膝盖有骨刺,就减少活动。”可母亲每天还要照常走。那天,我和父亲研究母亲的腿该如何治,并让父亲劝劝母亲,不要每天在院里走了。父亲听我说完,长叹了一口气,对我说:“孩子,这都是为了你啊!”我有些茫然,父亲对我说:“你不是要有小孩了吗?你妈要去给你带孩子。可腿走不动。你妈听说,每天坚持活动,磨来磨去把骨刺磨掉了就好了。她说要在孩子出生前把腿治好,然后带孙子,送孙子上学……”

⑥父亲说着说着,泪水便流出来了。而我,泪水也像决了堤一样。那一刻,我只想紧紧地拥抱母亲,告诉母亲,儿子就是母亲余生的腿,让爱继续,让母亲未来的路平坦。

(选自《意林·原创》2014年第3期,有改动)

1.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

小时候,雨天母亲背“我”走山路→高中时,

→上大学时, →成家后,母亲为给“我”看孩子坚持走路磨掉骨刺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梳理文章内容,需要根据对应的主要事件概括。首先由题目中的“高中时”“上大学时”,可以明确答案应是在③④两段中寻找。再结合已经给出的概括内容,并结合文章主要内容,围绕“母亲脚下的路”简要概括事件即可。

答案:母亲走山路为“我”送饭和生活费 母亲走山路接“我”回家

2.本文二至五段中,作者回忆了四个美好时段的事情。请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写小标题的题目,千万不要认为只要简单地写语段的段意就可以了。回答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根据每段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相似的句式来表述。

答案:疼爱之路 牵挂之路

3.这篇文章突出表现了 的主题。

解析:从文章开篇“我想起了母亲的爱”以及与“母亲脚下的路”相关的四个片段,可以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结尾处“儿子就是母亲余生的腿,让爱继续,让母亲未来的路平坦”则表明儿子对母爱的理解与报答。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对伟大母爱的赞扬(母爱无价,懂得感恩)

评书声里忆童年

□巩孺萍

①我小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听广播成了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每天中午或晚上吃饭时,我们就围在收音机旁。广播里的节目无外乎是新闻、歌曲、戏曲,还有就是评书。

②当时说评书的有两个人最有名气,一个是刘兰芳,一个是单田芳。刘兰芳的《岳飞传》风靡一时。我记得那时广播里的评书节目是每天中午12∶20开始,正赶上吃中饭。这时,你可别随便串门,多半没人理你。家家户户都是静悄悄的,只有收音机里传出刘兰芳那洪亮的声音。

③刘兰芳说评书,口技极好,光模仿马蹄声就有好几种,如:一匹马和一群马,你一听就能分辨出来。而马奔跑的速度也有区别:“咯哒咯哒”这是一匹马在溜达,“哗啦哗啦”这是一群马在飞奔。而模仿兵器就更绝了:拔刀只听“仓亮亮”,让人顿觉寒光闪闪;挥棍而下是“唔——”,让人感觉头顶生风;“嗖嗖嗖”弓箭连发;“呼呼呼”铁锤乱舞……真佩服说书人,一张嘴能模仿那么多种美妙的声音。

④说书人总是喜欢卖关子,说到关键的时候总是留一手,我们常常听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忘记了吃饭,一个个端着碗,瞪着眼,像木雕泥塑一样坐在那里。每当这时,我爸就开始吼起来,用筷子敲着碗,催促道:“快吃,吃完饭还要去上学!”我们就赶紧扒两口饭,但很快又成了“木头人”,如此几番,我爸已经没了耐心,有一回实在生气,把收音机狠狠地摔在地上。我们吓得不敢吱声,心里又痛惜,总是惦记着后面的结局。

⑤收音机坏了,听不成评书,我们感觉吃饭也没了胃口。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弟弟偷偷把摔坏的收音机藏到了放农具的仓库里,把断了的电线接了起来。虽然接得不太好,总有“哧啦哧啦”的声音,有时还经常断线,但总比听不到强呀。怕我爸发现,吃饭的时候,我们商量好,弟弟先去仓库开收音机,然后大家陆续转移。中午吃饭了,我们装作很听话,一个个端着碗,眼睛不时瞟一下墙上的挂钟。快到12点20的时候,弟弟先夹了一些菜出去了,过了一会儿是小妹,接着我和二妹佯装到厨房盛饭也一去不回头了。仓库里很黑,有一股粮食发霉的味道,我们也顾不上这些了。大家围在收音机旁,伸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出。

⑥可是好景不长,这样没听几次,我爸就怀疑了。有一次,我们正在仓库听得入迷,我爸突然出现,大吼一声,吓得我们碗差点掉地上。“我说怎么吃饭人都跑掉了?就知道你们在听评书!谁把收音机修好的?”我爸瞪着眼问。“是弟弟。”二妹小声说。因为我爸最宠爱弟弟,从来不打他,关键时刻只能拿他当挡箭牌了。“干什么?孩子不就听个评书吗?”我妈闻声跑来,害怕我们挨打。最终我们被允许中午可以听评书,但有个条件,每人必须在5分钟内把饭吃完。

⑦《岳飞传》听完了,我们又听了《杨家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我常常一边听着评书,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各种人物的形象。那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也常常成为我年少时的偶像,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

(选自《少年文艺》2014年第1期,有改动)

1.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回答以下两题。

(1)“我爸”将“收音机狠狠地摔在地上”的原因是什么?

(2)“弟弟偷偷把摔坏的收音机”修好了,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继续听评书?

2.童年时,听评书的经历对作者产生了哪些影响?

3.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欢

骨刺评书收音机
“骨刺”听起来很吓人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这是一台独一无二的收音机
浑身骨刺的肯龙
兼具蓝牙和收音机功能 Cambridge Audio(剑桥)AXR85
肯龙的凶悍骨刺
蒙养山房评书法
流淌在岁月里的音符 4款多功能收音机赏析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
解读《巨型收音机》中的幻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