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日常生活审美化”解读林语堂作品的当代价值

2014-07-29李东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林语堂艺术生活

李东玥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以“日常生活审美化”解读林语堂作品的当代价值

李东玥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近年来,“林语堂热”与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广泛产生几乎同步。二者的审美呈现方式有共通之处,都是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集中体现于林语堂作品中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文中所主张的审美活动对现代社会的弊病有所疗效。基于二者的本质区别,林语堂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能有效改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浅表性,给人以深度的审美享受。

日常生活审美化;衣;食;住;行

近年来,“林语堂热”正炙,他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逐渐为人所接受并崇尚,反映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有所差异。其中,最能代表林语堂文化性格的《生活的艺术》和《吾国与吾民》不断再版销售,这两部作品笔调柔和、收放自如,且素材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极受欢迎,得到广泛传播。针对以上现象,林语堂研究者王兆胜在《林语堂与中国文化》中提出“21世纪需要林语堂”这一重要观点,对林语堂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挖掘。基于此,本文试图用美学界新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来解读林语堂作品的当代价值。

“日常生活审美化”命题由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中首先提出,简而言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让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用、行充满美感。2004年,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如火如荼。本文尝试用全面的眼光认识“日常生活审美化”内涵,通过对林语堂作品的当代价值分析,来肯定林语堂在当下社会的独特文化地位。

一、时代语境变迁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自“五四”以来到解放战争时期,新文化、新思想的雷声响彻神州大地,汇成了一条响应革命斗争、主张个性解放的文学主流。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文学作品针砭时弊、鼓舞斗志,对当时社会的整体变革有着重要作用。但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上,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在主题上缺乏多样性,部分优秀作家个性鲜明,但文风与时代大浪潮不完全吻合,因此遭到了时代的否定,在文学史上几乎失语。林语堂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创办《论语》《人世间》杂志,采用闲适小品文的形式,大力宣传幽默与安闲的处世之道,这在当时的文化界是不务正事的“荒唐”行为,因此遭到主流作家群体的批判和疏离。鲁迅曾直言不讳对闲适小品文的否定“麻醉性的作品,是将与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归于尽的。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①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文学主流步入审美化道路,林语堂作品的价值得以逐渐解冻。在今天看来,林语堂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文人,他的作品指向人类发展,紧紧围绕生活本体,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基本点,从这一点出发,他的作品并不囿于某个特定时代,而具有超越性,是能够经历时间洗练而存世的经典。特别地,在21世纪的文化语境里,中国正在走向一条和谐生态的发展道路,这时,林语堂作品的价值就该大放异彩了。

值得注意的是,“林语堂热”在当代的重新掀起与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广泛产生几乎同步。反观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不难发现,“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简单的西方理论移植,而与中国整个转型的社会文化有密切联系,借助大众传播、文化产业的蓬勃兴起,审美活动不再仅限于精英社会,而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因为这层需求有增无减,很大程度上为“林语堂热”提供了便利,虽然林语堂作品中提倡的悠闲生活与时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本质上有一定区别,二者的审美呈现方式却有共通之处。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表现

林语堂特别关注日常生活,反感形而上的虚无,有学者评论其说:“所写的虽是生活琐事,实际则体现文化精神。”②林语堂将偏于物质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性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日常生活向审美化的转变,在《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作品中,他系统地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艺术,集中体现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一)衣饰须合乎人性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第九章“生活的享受”中论《西装的不合人性》,针对社会上不分胖瘦、不分寒暑、不分美丑、不分长幼均穿上西装的现象,给予批评,认为这不科学、不卫生,更重要的是“不合乎人性”,远不及中式服装令人舒服。此外,在《吾国与吾民》又专论《缠足的习惯》,对这种“可怕而怪癖”的习俗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进行批判,结合当时现实,女子常常穿高跟鞋以获得“缠足”类似的效果——显得脚精小美观,林语堂也认为这是不符合人性的。可以看出,林语堂对待人的衣装,极为关注它的舒适性,而不是社会功利性,因为衣装舒适,人生活自然愉悦,才有了审美性的可能。

在当代社会中,有许多人爱慕虚荣,只图奢华名牌,衣着奇异,而使衣饰的作用丧失其本来面目,对此,林语堂作品中关于衣饰的论述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民众的本性,引导其关注生活的本来意义。

(二)饮食为人生之重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他的作品中,有关饭、茶、烟、酒、菜的“食事”不胜其数,林语堂自得其乐,通过与西方的对比,凸显中国饮食艺术的无限魅力。《辉煌的北京》里提到北京的著名餐馆:东兴楼、正阳楼、砂锅居,介绍了像芙蓉鸡片、烤羊肉片、烤鸡等美味佳肴,在《吾国与吾民》中的《饮食》一节,林语堂详尽其能阐述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即审美化的表现,例如茶,“至于饮茶一道,其本身亦为一种艺术。有些人竟至有崇拜的精神。”另外,在《生活的艺术》里《茶和交友》《淡巴菇和香》《酒令》《食品和药物》几章中,更是进一步深入谈到了这些“食事”的功效和价值,特别是“烟”的重要性,林语堂一生爱抽烟,也曾想过为了健康戒烟,但却最终因灵魂的原因负疚,说到底,是因为抽烟给了林语堂难得的精神享受和愉悦片刻。可以说,在“吃”这件民生大事上,林语堂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也许他的论述相较于普通百姓生活来说有些不切实际,却不妨碍他借此宣扬生活的艺术真谛。

时至今日,中国有一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小康”标准,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里少不了“秀色可餐”的烹饪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掀起一阵持久的美食狂潮,饮食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品牌化、特色化,规模也不同往日,这一切都说明林语堂对饮食文化的宣传在当代社会是有现实土壤的。

(三)住卧要讲究自在

王兆胜在《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中点明“林语堂在许多地方谈到住宅庭院的结构,即除了住宅之外,有院、有园、有地,在这里既可以种树、种菜,也可以安置假山,还可以种草、养鱼。而这种复合式庭院结构具有曲径通幽之处。在这样的地方居住,人的心性可以得到自然发展,在与自然美景的融合中使心灵安然平和。”这也可以作为林语堂理想房屋的模型,林语堂提出,“自在”最为关键,房屋应该七分整洁三分零乱,在这样的氛围下,人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个人空间,享受生活的闲暇。对于这个宝贵的私人空间,林语堂更是别有讲究,“只有当心绪十分闲适,胸中自有温情蜜意的存在时,居家的生活,才会成为一种艺术和乐趣。”③由此,房屋还是普通的房屋,却因为心中的审美情怀,化为了艺术的天堂。

对于安卧眠床,他也有独到见解,“人在这个时候,是将其身体置放于最宜休息、和平,以及沉思的姿势。安睡易有一种适宜和舒服的感觉。”④进而,他阐述了自己对睡床的样式结构、卧床的姿态心境的看法,“深信最适宜的姿势不是平卧床上,而是睡在斜度约在三十度的软大枕头上”。⑤

林语堂的文字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剖析了安卧带给人种种愉快享受,让普通的休息得到了意义上的升华,由此告诫人们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养精蓄锐、休养生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一种养生方式,更是人生哲学。

(四)旅行是忘怀一切

林语堂几十年旅居西方,旅行经验丰富,在《生活的艺术》中列《旅行的享受》一章专门谈论对旅行的看法,反对“求心胸改进”、“便事后可以夸说”、“定了游览程序”的虚假旅游,认为旅游应该更注重审美价值,体现独特品性,而不是深受教育价值和认识价值的桎梏。

《论游览》开篇,林语堂就指出了当今旅游发展的弊端:“旅行在从前是行乐之一,但现在已变成一种实业。旅行在现代确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设的旅行机关,已尽力下了一番工夫以提倡旅行,结果是现代的人大概都比前几代的人多旅行了一些。不过旅行到了现代,似乎已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文章虽写于上世纪,但却完全与今天的情况相吻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日益发展成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但目前旅游的异化现象极为明显。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许多旅游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过度开发,我们看到,许多旅游景区几乎雷同,没有区分度,游客不再悠闲从容,而是拥挤匆忙地尾随导游的路线,排队观光,集中购物,限时拍照,到头来,除了能留下一叠厚厚的相片集之外,别无所获。林语堂对旅行艺术的诗意表达,能有效地引发当代中国人对此现象的反思,在21世纪的新挑战中,我们更应该平衡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充分发挥旅行的审美功能,以达到愉悦身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效果。

三、修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浅表性

从林语堂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对日常生活的关心,其中的文化价值在上文已经具体阐述,但是林语堂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与现在社会流行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却不尽相同。从表面上看,二者有共通之处,都是赋予日常生活以艺术的美感,从性质上说,二者有本质区别,无论是审美目的还是审美主体,都有明显差异。

(一)共通之处

1.对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高度重视,并将其引入审美范畴。

林语堂作品化常态的生活为艺术的生活,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也同样如此,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美学无处不在,从广告形象到服装设计,从室内装潢到城市规划,也衍生了诸如“环境美学”、“饮食美学”的研究,“美”遍地而生,令人目不暇接。

2.对生活方式的着力塑造。

生活方式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林语堂作品中的文人格调明显,追求和谐、悠闲、高雅的生活氛围,“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格调也是颇加注意,常通过各式宣传、消费手段,有意识地吸引大众关注某一种生活方式,如房地产销售中经常出现“这里是名流的汇聚地,有你想要的诗意生活!”之类的广告语。

(二)本质区别

1.目的上,林语堂作品重在精神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偏向欲望满足。

林语堂主张“天人合一”、“物我相融”,认为日常生活本身就是美的,重点在于人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用浪漫诗人柯勒律治的话来说是:“通过唤起人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翳蔽,我们视若如堵、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⑥林语堂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起到了解放人的日常经验的作用,带领人去体验人生的深度和意义,享受生命的自由状态。

“日常生活审美化”强调视像化,关注欲望的“即时体验”,审美主体往往满足于影像带来的视觉快感,如对身体、形象的美化因此不能使审美深度化。消费时代的影像之所以能够博取大众的眼球,关键是通过美学手段如蒙太奇等,让欲望的象征得以体面地展现,而非其自身的高尚价值。

2.主体上,林语堂作品反映传统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反映现代中产阶级、“新型文化媒介人”的生活方式。

林语堂作品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表现的审美活动与主体的文化水平关系密切,在传统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文人壮志难酬、穷困潦倒,转而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在生活方式上实现了人生的审美价值。对人文精神、人性问题的关注始终是林语堂作品、乃至林语堂一生的重点,这位深谙中西文化要义的文人,一方面保持传统文人的儒雅温和,一方面积极融入世界的文化大潮,但他心中从未抹去“人“字,如何做人、如何坚持做自己,林语堂一直在探寻、阐发。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却是大众的狂欢盛宴,特别是像陶东风说的“新型文化媒介人”,与传统知识分子比较,他们热爱时尚生活,是打造时尚话语的带路人,在他们的引导下,大众文化愈演愈烈,人们流连于物质享受、浅尝于感官刺激,忽视了情感世界的移情与浸润。“日常生活审美化”满足人的世俗娱乐,常常运用“格调”标榜自己的价值观,以此确立身份的地位,这样的审美方式过肆蔓延,对真正的艺术有一定冲击。

在对比中可得,林语堂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较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更有超越性,他主张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是审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作品所蕴含的审美艺术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浅表性,从而推进人生艺术的深度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正在全方位飞速发展,高压之下,人的精神田园失之又失,正如韦伯所言,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合理化和科层化把日常生活逐渐变成了一个“铁笼”,规章制度令人的感官日益迟钝机械,情感和灵气受到长期的压抑,久而久之,工具重于情感,科学强于心智。面对现实,“走”并不是上计,要想拯救这一困境,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适度调整,用审美的眼光打破现实的界定,用艺术的独特品质去解放像“困兽”一般的人类,毕竟虚无抽象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中国哲学,“是注重人生的知识而不注重真理的知识”,同样,中国人的精神也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天堂太远,“尘世是唯一的天堂”,要想在这唯一的天堂好好生活,享受快乐,其中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审美的办法。

但在审美泛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思考,怎样的审美方式是最适合的?答案也许没有惟一标准,但通过对林语堂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应该接地气,但也不能因此丧失其本身的深刻和诗意,在遍地“即时美学”、感官体验的21世纪,我们需要走出“审美的圈套”,静心领悟林语堂所倡导的审美追求:关注日常生活,重视精神领地,在美的光环下,让“一地鸡毛”成为“彩凤霓羽”!

注释:

①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7.1.

②李勇.边缘的文化叙事——林语堂散文的解构性.江淮论坛,1997.12.15.

③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291页.

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56页.

⑤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第199页.

⑥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63页.

I206

A

1005-5312(2014)17-0252-03

猜你喜欢

林语堂艺术生活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的艺术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