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三点”思考

2014-07-29宗序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宗序亚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要求,更是学生自身道德成长的主观性要求。反观当前我国学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稀缺、薄弱、形式化等情形,十分令人忧虑。因此,学校要抓住生态道德教育的时点、难点和突破点,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效果的实质性突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的永续发展承担应有责任。

学生 生态道德 教育 社会发展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环境教育在我国发轫以来,政界、学界、教育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起点和较为迅速的发展。经历了平稳起步、迅速提升、有序拓展等发展阶段以后,随着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又一次掀起了研究、教育与实践的高潮。由此可期的结果是:极大地推动传统生态道德思想的发展、生态道德观念的深化和生态道德行为的进一步落实。因为“教育体制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有创意地生活在自由自我的世界中。如果这个自由自我的世界可以恰到好处地生成,并巧妙地融合人们的志趣、精力和社交,就可以影响、感染和帮助人们从工作和繁琐中解脱出来。那时候,自由的自我不仅仅是一段生命,而且是一段有质量的生命”[1]。这种有质量的、自由自我的世界必定是属于“生态人”的。

“生态人”是相对于“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等传统意义上对人的本性规定的一种对人性的重新塑造。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应然。笔者认为,“生态人”与其它几种人性的规定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内在一致性或者互补性,而与“经济人”之间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或者鲜明的分水岭,某种意义上,它们之间有着对立的一面,这给我们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传递着怎样的信号呢?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一难题,找到兼容的线索呢?这些是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的有效时点和有待逾越的难点。

一、抓住时点,教育并帮助学生切实成为多责任主体

从主体间性的视角看,生态道德教育有教育者的积极施教,也有受教育者的自主教育以及主体间的相互教育和学习;从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依据看,其传播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从教育目标来看,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基础知识,引导他们形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承认主体价值与权利等生态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从而使他们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并内化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德育活动[2]。从根本上说,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具有生态道德、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智慧和自然生存能力的理性“生态人”。因此,考察我国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演变过程,探寻其中的发展规律,对我们当前更好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及时点意义。

1.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生态文明作出新的诠解,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站在时代的高度来把握生态文明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达到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三是进入人类文明的高级社会形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如此的文化意蕴和素养内涵,学生义不容辞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以积极的姿态、睿智的行为、果敢的勇气做一个实践者而不是空谈者。

2.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志愿者

也许我们亲历的逆生态遭遇最能触动我们的环保神经,然而,生态道德蕴含的远远不止环境保护,还涉及深层次的资源、能源以及社会生活其它方面的问题。严峻的生态现实引发我们深刻思索,树立忧患意识,重视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我们应把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时点,重新构建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体系,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其中,使生态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缺乏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的,学生应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3.做生态家园呵护的卓越理智者

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基质工程,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人们物质、文化追求的物质铺垫,所以,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如果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被动适应经济发展,那么摧毁的将是人类的未来家园和种种梦想。因此,人类应从生存的高度,加强生态道德修炼,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的价值观,同时加强行政和法律的监管,下大力气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各类因生态环境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二、直面难点,帮助具有多重人性的学生寻求与社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

学校生态道德教育难以落实、难以奏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缺乏生态道德教育传统有关,也与学校的课程设置、重视程度、教育方式、学生的态度等不无关系。改变这些现状是势所必然,然而障碍和困境必须面对。当我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的时候,我们不免为因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摧毁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担忧。因此,为了实现“美丽中国”,我们必须培养包括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道德自律精神。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应当形成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承担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直面难点,帮助学生在多重人性中寻求最佳契合点和最恰当的生长点。

1.如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

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我党行动指南的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伦理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的协调统一,它要求我们发挥人类特有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问题,还是一个伦理问题。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要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维护生态平衡,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学校生态道德教育要使学生既看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权利,也肯定自然界生存发展的权利,真正认识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使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

2.如何使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客观实际,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表明生态道德内在地成为公民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生活中,二者却沿着不同的方向走着二分的道路。如何突破难点将两者融为一体,是当前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应有追求。这既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在新的高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3.如何促成具有“复杂人性”的和谐个体的形成

多年来,我国学者以西方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对人性假设进行了中国化诠解。徐嵩龄先生从生态伦理学角度提出了“理性生态人”[3]概念,李炳炎教授提出“科学经济人”[4]概念,丁永祥教授认为“生态人”具有充分的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环境意识。他们的行为总是以一定的生态原则为规范,按照生态的道德、智慧和原则做事,追求生态性生存。他们拥有人地和谐的自然观、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生命的过程性[5]。凡此种种,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兼容多种人性,塑造理性的复杂个体。我们的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亦不可偏离如此旨归,在其价值指引下,探讨促成这种复杂人性的形成,这也是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应然目标。

三、寻求突破,助推学生生态道德知行的转化和信念的加强

人类适应环境“主要是靠学习的过程,而不是靠本能决定的”,因而“人类从有生命开始,就必须面对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做一抉择”[5]。因此,仅仅有了生态道德的认知和情感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促成其行为的转化和正确的价值选择。我们知道,理念只有遇到行为才能检验出正确与否、坚定与否,而行为只有在坚定的、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可见,知是知,行是行,彼此渗透才是最美的风景。因此,促成学生生态道德的知行转化和生态道德信念的加强,始终是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如何寻求突破,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融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实现生态道德观念及行为的全方位渗透和多渠道拓展

加强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在课程资源整合与优化上下功夫,既要重视利用校本教材,又要重视校外社会性的课程资源;既要注重显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实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情意和理智两个方面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性和现代性,真正懂得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永恒持续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一些良好的道德教育传统,当前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只要将这些道德行为习惯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可传递价值。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我们一要结合课内教学,开展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采取任务式、项目式课题研究模式,让学生真正感觉社会生态道德方面的温度,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也可以从本校实际出发,围绕生态校园、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出谋划策。还可以以社团活动、志愿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二要结合相关节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学生不仅是一个掌握先进文化的群体,更是一个肩负传播先进文化重任的群体。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好生态道德的宣传工作。三要发挥学生所长,发动其参加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通过问卷、访谈、摄影、办展览、节目、新媒体宣传等,既教育学生,又推动生态文明的创建工作;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活动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效应环生。

2.调整消费和生活观念,引导学生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待消费和生活

学生是我国较大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主体,消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行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抓住这一环节实施生态行为教育应成为学生生态道德有效教育的突破口。在学生的消费生活中,倡导节约、绿色、环保理念。在落实消费行为时,必须有理性的、道德的前提附加,从而引导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消费格局。譬如,制定生态消费计划是造就学生正确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前提,因为没有哪一种长期正确的理念和行为能够缺少科学细致的安排。再如,选择生态产品也是一个重要导向。计划也好,选择也罢,其生态型的实现都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社会责任感,一切计划、一切选择均难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因此,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要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养成系于一体,二者相辅相成。

人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然而,人的自由发展脱离不了一些关系的束缚,比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就很深刻,有时还很武断。总之,我们要放眼长远,关注我们生存的基础,关注我们的未来,以一种经常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系统,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约翰·古得莱德.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阂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12(2).

[3]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 李炳炎等.“科学经济人”新概念的逻辑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8).

[5] 丁永祥.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对不文明说“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