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州北山北宋石刻的史志价值

2014-07-26邹丹婷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秦州墓志

邹丹婷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 天水 741000)

2011年,天水市秦州北山中梁乡发现了一通《黄公墓志》,经鉴定为北宋石刻。该石刻的发现,对于研究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相关历史、人物、书法艺术及民俗,研究陇右地名沿革、酿酒历史和酒税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一、墓志简况

北宋《黄公墓志》通额为《宋故左班殿直赠左骁卫将军 江夏黄公墓志铭》。《墓志》由志石和志盖组成,盖上无文字,选石考究,青色质地,石间纹理白且泛红,结构细密。墓志高68厘米,宽85厘米,厚18厘米。志石沿石纹断开为左右两块,拓片文字齐全,字口清晰,是天水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北宋石刻。

墓主与墓志于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入葬,由太常博士申恪撰文、将仕郎守果州司法参军王国仪书丹,太原王贵刻石。申恪是黄公姪孙婿,对于“公之家世与其景行,入耳甚熟且久,誌而铭之,庶不谬误”。墓志以宋体楷书写就,唐风犹存,足显柳体之“结构劲紧,骨力道健”书风。书写无界格,竖读共30行,满行23字,实有639字,字径为1.5厘米,周边双道直线内饰以长寿如意纹图案,寓意深远。

《墓志》全文并句读如下:

《宋故左班殿直赠左骁卫将军江夏黄公墓志铭》

庆历四年十一月四日,国子博士黄文蔚葬其先公(赠左骁卫将军)讳崇进、先夫人(赠清河县太君)张氏于秦州成纪县罗郊乡。先,事走,仆夫致书于太常博士申恪,俾为誌铭。恪于公姪孙壻也,公之家世与其景行,入耳甚熟且久,誌而铭之,庶不繆误,乃刻石,纳诸壙云。

公之曾祖弼,仕唐入秘书省,佐著作局。值昭宗播迁,因弃官走江外,营资产以养族人,卒晦不耀。子雅,生公之父远世,累名德,江外士人多推之。

公为儿童时,不好戏弄,不妄言笑,即冠,慨然有志于时用。吴俗奢靡,而家素饶财,迺能接纳群儒、渔猎墳史。仕金陵李氏,为其閤门承旨迁園苑使。始,公幼妹丱而未笄,仪状绝特,与族人出游,后主见之,纳宫中,及长作妃,公因之宠遇有加。

昔李昪藉杨行密之基,绪附徐温而夺其权,因以僭号煜文,传袭非圣朝贼,故艺祖灭其国,不赤其族,不夷其亲,党尽归朝,推恩有差,公以是授右班殿直。

会王师征河东刘继元,公随军有劳効,改左班殿直,在京师鬱郁不得志。久之,有与公交游之深者,谓公曰:君亡国,旧臣朴厚且材几老无进用,理合求一命于外,以吏道为娱乎!公然之,遂请于有司,得监秦州长道县酒税,历三岁,官入常增羡,卒官,其民吏咸悲思焉。

前夫人陈氏,生男曰惠,女適进士马湜。后夫人张氏,生博士,明经擢第,立朝为循吏,恩例得以褒赠,闾里荣之;女適殿直谢德舆。

公以淳化五年正月十日寿终七十;张夫人以天圣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寿终八十三。

噫!公之生于世,泰而约,通而塞,危亡而存,时歟,命歟,不可知已,所可知者,其唯余庆乎!公字从道,昆弟二人,弟崇遇,生贤子,累赠尚书,职方郎中。别有兆其铭曰:易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人事,盖亦同焉。黄公生于江东,殁于陇西,其间盈虚,人烏可胜?道虽如是,天将何以答善人,曰:有后。

将仕郎守果州司法参军王国仪书

太原王贵刻

二、家世脉络

国子博士黄文蔚葬其先公(父)黄崇进、字从道,先夫人(母)张氏于秦州成纪县罗郊乡(今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并镌刻墓志而铭。

志主黄公(崇进)之上祖孙四世,及其子黄文蔚一家五代,从唐至宋,或入朝为官,或营资经商,家素饶财,一门俊秀。黄公生于江东(今芜湖到南京长江南岸一带),家道富足,因之常能接纳“群儒、渔猎坟史”等群才英贤,又因其幼妹“仪状绝特”,被南唐后主李煜纳入宫中,及长作妃,“公因之宠遇有加”,授右班殿直,后“随军有劳效,改左班殿直”,之后又请得“监秦州长道县酒税”之职,虽只有三年时间,“官入常增羡,卒官,其民吏咸悲思焉”。殁于秦州,享年七旬,葬于成纪县罗郊乡。

黄公前夫人陈氏,生男曰惠;女适进士马湜;后夫人张氏,赠清河县太君,生博士黄文蔚,“明经擢第,立朝为循吏,恩例得以褒赠,闾里荣之”;其女嫁于殿直谢德舆。

黄公家道殷实,张氏是其后娶夫人。从他们的生辰年月计算,黄公长张夫人21岁,依照旧俗估算,张氏婚嫁时,黄公已近不惑之年。

黄公兄弟二人,弟崇遇,“生贤子,累赠尚书,职方郎中”。

黄公之曾祖弼,在唐为官,入秘书省,佐著作局,后弃官走江外,营资产以养族人;其祖父名雅,身世不记;其父黄世远,积德为善,名声远扬,“江外人士多推之”。

天地盈虚,世事沉浮。江夏黄公虽富虽官,有其荣耀的一面,然而他们祖孙五代,从唐迄宋,经过晚唐战乱,群雄争霸、割据一方的五代十国的五十三年,再到赵宋一统的征战,从墓志中反映出,他们经历了诸多的历史事件,写到了不少重要人物,反衬出黄公诸代为求仕途、生计,历经艰辛,“泰而约,通而塞,危亡而存”,并非一帆风顺。

墓志记述得很清楚,这是黄公与夫人张氏的合葬墓,墓志题额是“宋故左班殿直 赠左骁卫将军 江夏黄公墓志铭”,夫人有姓无名,位置偏次。这种现象是唐宋时期的一种习见,足以看出封建王朝中妇女地位之一斑。

黄公于宋太祖赵炅“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十日寿终”,享年七十岁。由此上推,其生于五代十国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张夫人以宋仁宗赵祯“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四月二十九日寿终”,享年八十有三,推其生于五代十国的南唐李璟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墓志显示,其子黄文蔚安厝其父黄公与其生母张氏于秦州成纪县罗郊乡茔地的准确时间是宋仁宗赵祯“庆历四年”,这已是黄公寿终后五十年,张夫人逝去十六年的时间,无疑此地是重葬黄公夫妇的新茔。在此之前,黄公与张夫人安葬何处,是否有墓志,则一概未记,无从所知。

黄公与张夫人改葬新茔,必定经过详勘细察,精心挑选,方才划定罗郊乡这块风水宝地,良茔佳穴。

三、研究价值

其一,墓志在记述墓主人及其家世的同时,涉及到他们所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研究唐、五代和宋的历史或有裨益。

1.“公之曾祖弼,仕唐入秘书省,佐著作局,值昭宗播迁,因弃官走江外……”。

唐(公元618—907年),从唐高祖李渊到唐哀帝李柷,二十一帝历十四世共289年,到了晚唐,特别是倒数第二帝唐昭宗李晔时,乱势日炙,各种政治力量突起,分居四方,首都长安多次被攻陷。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长安被岐州、邠州节度使李茂贞、王行瑜占领,昭宗逃往莎城。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昭宗又被宦官韩全诲等劫持到凤翔城。到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昭宗再次被梁王朱温强迫迁都洛阳后杀死,长安变成废墟,从此再也没有作过中国的都城。就是在这“播迁”中,黄弼亲眼看到一统大唐国气运将尽,仕途已绝,于是“弃官走江外,营资产以养族人,卒晦不耀”。

2.“昔李昪藉杨行密之基、续附徐温而夺其权……尽归朝,推恩有加,公以是授右班殿直……”。

李昪(公元888-943年),字正伦,徐州人,五代时南唐国建立者。少孤,战乱中为杨行密收为养子,而杨行密诸子不能容,遂将其给予吴国丞相徐温为养子,改名徐知诰。南吴时期,因功累升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使。

南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与徐温亲子徐知询争权,徐知诰趁徐知询入朝的机会,将其扣留,完全掌握南吴政权。天祚元年(公元935年),进封齐王。天祚三年(公元937年),改名徐诰。同年,篡夺南吴政权,即立帝位于金陵,改年号为升元,国号大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恢复李姓,改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升元七年(公元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国号保大元年。

李煜(公元937—978年),五代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

杨行密(公元852—905年),字化源,庐州(今合肥长丰县)人,唐末受封吴王。公元902-905年在吴王位,为五代十国中南吴国的实际开国者。由于其去世时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杨行密仍奉唐正朔,并未建立独立王国,就此而言,杨行密还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国国君。

徐温(公元862—927年),字敦美,海州眗山(今江苏东海)人,南唐建立者徐知诰(李昪)养父。本为唐末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帐下右卫指挥使。顺义七年(公元927年)徐温去世,被追封为齐王,谥号忠武王,养子徐知浩继位。徐知浩建立南唐后,追谥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徐知浩恢复原姓,并改名李昪后,再改庙号为义祖。

3.“公(崇进)幼妹丱而未笄,仪状绝特,与族人出游,后主见之,纳宫中,及长作妃,公因之宠遇有加。”黄崇进因其妹年幼,长得很漂亮,与族人出游时,唐后主李煜看见了,非常喜欢,先接纳在宫中,及长作妃,因此黄崇进一跃而成为皇亲国戚,“宠遇有加”。

4.会王师征河东(今山西省)刘继元,公(崇进)随军有劳效,职务被升迁,由右班殿直改左班殿直,从八品。

刘继元,生年不详,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在位11年,对内信用奸小,排斥贤能,政事混乱,对外继续投靠契丹,做无耻小皇帝,妄图借重契丹的军事力量,抗拒宋军进攻,以求苟延残喘,维持小朝廷的昏暗统治。

其二,对研究天水地名沿革、酿酒历史和酒税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墓志里有两处提到了秦州地名:

1.“庆历四年……秦州成纪县罗郊乡”。这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地名。在中国历史上建置沿革错综复杂,历代史书只记大不计小,一般只记到县,至于乡一级区划都忽略不记,墓志里却十分准确地记载了“成纪县罗郊乡”。这对于地名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乡是很古老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相传我国周代(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以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后来指县以下农村一级基层行政区域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约三千年的历史。

罗郊乡(今秦州区中梁乡)位于秦州城西北部,因山与北侧罗玉河同源而得名,最高海拔1806米,最低海拔1272米,因苦于无历史资料可考,在2001年5月第一版《秦州区志》对中梁乡的上限只记载到民国时期,中梁乡,民国时期属于而立镇和马兰乡。1949年8月后归天水县第一区(玉泉区)罗玉乡管辖。1961年设中梁公社。1968年和罗玉公社合并,1971年划归天水市,不久复归天水县,1983年改为乡,1985年划归秦城区(秦州区)。

墓志的发现把中梁乡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千年。

2.“遂请于有司,得监秦州长道县酒税”。宋时天水称秦州。《天水市志·建置·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15路。秦州治成纪(今秦州城),隶陕西路。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改秦凤路,辖成纪、天水、陇城、清水4县,太平监,伏羌、甘谷2城,定西、弓门、静戎、安远、陇城、鸡川、三阳7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划秦州大潭(今宕昌县东南)、长道(今西和县长道镇)2县隶岷州。北宋秦州辖区相当于今秦城、北道、秦安、清水、甘谷、张家川、通渭、会宁等”。墓志明确记载长道县在宋庆历年间隶属秦州,在熙宁七年后才划出,长道县当时产的什么酒,还需其他佐证材料。

关于秦州酒税:秦州是宋时榷卖、市易和集市贸易的重要地区。北宋通过对盐、茶、酒的专卖来增加税收。据《文献通考》记载,在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秦州酒税为30万贯以上,为当时全国酒税收入最高的五大城市之一。熙河开边后,经王韶提议,在秦、熙、河、岷、兰、通远军等处设市易务,由政府提供本钱,促进民间商贸,并“募博马牙人致蕃货赴市易务中卖”。此举极大地推动了上述诸州的商贸流通,深受当地汉蕃百姓的欢迎。据《文献通考》记载,当时朝廷受收民间商税,秦、成二州在5万贯以上,凤、庆、环、宁、渭、阶、文诸州和德顺、通远军为3—5万贯,1万贯以下的有岷、原、仪三州。上述税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州是当时陇右各州中经济最为繁荣发达和最重要的商贸市场。

同时“墓志”对研究北宋文体、文字和官制也有参考价值。

闻香悟道

轻舟已过万重山

猜你喜欢

秦州墓志
明代秦州卫考略
地方志的继承与创新论议*
——以清代与民国“秦州志”编纂为例
中国画《杜甫秦州杂诗-七》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包装设计创意在流通领域的品牌溢出效应分析
——评《产品包装设计( 第2 版)》
杜甫秦州咏物诗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秦州是姜堰高新区 “四通八助”奏响企业发展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