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2014-07-25王玲芳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激励提升

王玲芳

〔关键词〕 教学用语;提升;语言环境;激励;创新能力;

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93—01

一、运用形象、生动、优美的教学用语,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学习

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虽属日常用语,但又不同于日常交谈。教学用语既要有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学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环境中,使之受到教育和感染,是语感训练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用语形象生动,就会激起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就会如同春雨般细无声地滋润学生。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个班许多学生身上可以找到任课老师的影子,这是因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效仿了自己长时间面对的老师。学生在“善言”老师的引导下,往往对课程更感兴趣。一位教师《让世界充满爱》的导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爱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字眼,也是文学家笔下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清泉般甘甜,如朝阳般温暖,如大海般辽阔……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怜悯之爱、崇敬之爱……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对国家……是真诚?是崇高?是偏私?是狭隘?……你身边有爱的故事吗?”一番如诗的语言,听者为之动容,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感触呢?

二、运用亲切、平等、贴近生活的教学用语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习者的特性,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发展,真正正视人的价值。因此,语文课堂也应体现师生平等、和谐互动的关系。师生对话不再是问答式,应多用“交谈式”、“讨论式”,引导语言要亲切、平和而又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敢说、爱说,学生在充满人情味的课堂上自然会兴趣盎然了。如今,在课堂上常听到的是“你喜欢哪一段?”“你能读一读给我们听吗?”“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下有关资料,咱们一起分享,好吗?”“请你说说你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在这么有亲和力的语言中,学生发现语文学习其实就是自己生活、学习的体验、感想,很少有学生会用“不知道”来抵挡“朋友”间的交流。

三、运用肯定、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很重要,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你说的真不错!”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有出入时,教师亲切、和蔼地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的发现。”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其实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个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同学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回答。

四、适当运用体态语,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辅助教学口语能更强烈、更丰满、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聪在许多试验中取得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我校开展的大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执教《荷花》一课,当讲到“我感到自己也仿佛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服,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一句时,拉起自己的衣服在讲台上旋转,台下的学生也深受老师感染,在朗读时配上了自己优美的“舞姿”,一边想像一边朗读,舞得那么投入,读得那么用情,听课的老师都陶醉了!恰当地运用体态语,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有时还能发挥口头语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有难度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时用体态语表示赞同与否: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则不再是对学生简单的肯定,更是一种鼓励;用沉默、摇头表示不赞同,则可以使学生避免受到批评而挫伤学习积极性。 编辑:刘於诚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激励提升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