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

2014-07-25谢随斌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一题多解化学教学计算能力

谢随斌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计算能力;教学梯度;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解题技巧;归类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84—01

一、合理设计教学梯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

在初中化学计算中,解综合题最伤学生脑筋,学生总觉得无从下手。这类题目看似复杂,其实质却是一些简单题目的复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合理设计教学梯度,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处,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NaCl、Na2SO4、Na2CO3三种钠盐。在此溶液中加入40克10.4%的BaCl2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沉淀4.32克;再用足量的稀HNO3处理沉淀,产生0.44克气体;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共产生8.61克沉淀。求原溶液中含三种钠盐各多少克?

由于大多数学生一时无法理清此题的解题思路,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NaCl、Na2SO4、Na2CO3中,哪些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2)有Na2CO3、Na2SO4共24.8克,其中含Na2CO3 10.6克,用足量的BaCl2与其作用,共产生沉淀若干克,再用稀硝酸处理,能产生多少克CO2?

(3)若要生成143.5克AgCl,需NaCl多少克?

做完这些练习,学生似乎有底了。但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滤液中的NaCl有三个来源,既有原混合物中的,又有Na2CO3、Na2SO4分别与BaCl2反应生成的。

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1.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学会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有效拓展解题思路。

例如,将13克Zn投入到10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得到溶液多少克?

解决上述问题有三种途径:一是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即用Zn的质量加上稀盐酸的质量,再减去产生的氢气质量;二是根据溶液的概念计算,即溶质(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加上溶剂(水)的质量;三是用增量法计算,即先求出发生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再加上反应之前的溶液质量。用多种解法解题后,再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2.一题多变: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提高其应变能力。

例如,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并冷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5.2克,其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15.3%,求共生成氧气多少克?反应前混合物中含有KClO3多少克?

学生已经知道,在上述反应前后,MnO2的质量保持不变。此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学生就能很快确定思路并解决问题。可在此基础上,将题目改为“现有KClO3和MnO2的混合物54.4克,加热片刻后,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由原来的9.9%增加到15.3%,求共生成氧气多少克?其中被分解的KClO3有多少克?题目改变了,审题角度也变了,思维方式也必须跟着变。多进行一题多变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会越来越开阔。

三、找准突破问题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常规的计算思路和方法,还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问题的关键处入手,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有某种物质的溶液若干克,将其分成两等份,一份通过自然蒸发减少水分20克,溶液即变成饱和溶液;另一份通过加入6.8克该物质后,也变成了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此题数据不多,许多学生对如何解题感到很迷茫。教学时可从复习饱和溶液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最终得出“第一份溶液自然蒸发减少的水分与第二份溶液中加入的溶质,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的结论,使问题迎刃而解。

四、适时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

有些类型的化学计算题,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其实质却仍然未变,在教学过程中,可对这类题目进行归类训练。

1.将200克98%的H2SO4稀释为25% H2SO4,能得到的溶液多少克?

2.将200克98%的H2SO4稀释为25% H2SO4,应加入水多少克?

3.要得到200克25% H2SO4,需要98%的H2SO4多少克,应加入水多少克?

上述三个题目,虽然在表述上和计算要求上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是一样的,只要让学生牢牢抓住“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一关键,懂得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此类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同属一种类型,教学中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编辑:谢颖丽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题多解化学教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题多解”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