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之韵 ——访画家闫军

2014-07-24

中国船检 2014年10期

由 衷

“当灵感来临时,连续画十几个小时都不觉累。能够一直画画,让我感到幸福。我只需将心静下来,将情感完全投入到人物和她周遭的环境当中,一幅画的构图和色彩就会和谐而基本完美地展现在画纸上。”

——闫军

闫军,七十年代生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98年她的15幅作品亮相于北京军事博物馆,参加首届“首都艺术博览会”;之后其代表作《静语》在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艺术展上获特别金奖,并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2004年被华夏京都书画研究院授予“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称号。现任中外名人书画艺术研究会书画师、学术委员。

1

进入闫军的画室,我不自觉被四面墙上悬挂的作品吸引。这些画多以少数民族青年女性为主题,一些画幅中少女娇艳的面庞,美丽的眼眸,婀娜舞动的身姿,华丽繁琐的民族服饰,带着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清新质朴的气息,给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我特别注意到一组4幅的《似水如鱼》系列画。那些编织渔网的少女,也在编织着她们对生活的热情,鱼篓里和身旁蹦跳着的鱼儿,是生活赋予辛勤劳作的百姓的丰厚馈赠。采访从《似水如鱼》开始,我很好奇她为何给这组系列画取这个名字。她解释道:“鱼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受到膜拜。鱼显拙憨之气,象征质朴和自由;鱼在奔腾的江河里畅游,依稀的身影,显江河与大海的深沉浑厚气质,象征人类情感包括爱情的永恒与伟大。”

为了积累素材,她多次去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闫军说。每次的采风,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20天假期,“时间匆忙,经常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生活,但还是不乏很多难忘的美好回忆”。闫军每年背着画板、挎着相机,去山区和江边的山寨写生、取景,体验着远离都市的田园生活,这令她心旷神怡:袅袅的炊烟,似翩翩起舞的少女,如徐徐翻卷的云絮,像渐渐散淡的牛乳,飘荡在山寨的上空,笼住原野上九曲十八弯的河水,放学孩子的笑闹声从小径中传出,间或传来一段青年男女对唱的优美情歌旋律;还比如少数民族百姓热情好客,经常是她一要求,村领导就召集当地年轻人穿戴整齐,跳当地的舞蹈,喝当地的土酒,给她的创作带来便利。

在云南丽江苗族地区,写生途中的闫军,有一次遇到四个年轻女子背着背篓走在竹桥上,便想请她们做几分钟的模特。她们没有任何犹豫,走到桥头,解下背篓,请闫军先等一下。正当闫军感到奇怪的时候,她们每人都掏出化妆品往自己的脸上补妆,抹胭脂于脸颊,口红于嘴唇,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闫军。当地女孩的淳朴温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完后她们还拒绝了闫军给予的报酬。

好的素材往往可欲不可求。她的优秀作品《静语》,即以这四个靓丽女孩为原型,从壁画的静养菩萨形象中获取灵感,表达人们对平静心灵的追求,对沉思静想的向往。画面充满中华民族的传统气韵,且色彩与构图闪现跳跃与和谐的亮点。

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雅砻江畔电厂的蒙古族姑娘格根塔娜(意“明珠”),配合闫军的工作,经领导批准,回宿舍换了工作服,前往江边做模特。她穿上亮丽的草绿色蒙古长袍,戴上镶有红珊瑚和玛瑙的头饰,头发分成两边,发梢处用碧玉装饰。样式纷繁的项链、手链、长生锁、耳环、脚饰等,皆白银打造,象征洁白的哈达。她的美丽和活泼,映衬着江畔的奔流也熠熠生辉,令闫军深有感触。《似水如鱼》系列画之三的原型就是格根塔娜。

她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段能娓娓道来的故事。素材多来自采风时描摹的少数民族少女形象。其构图缜密繁复,笔致精细。有时画一件民族服饰,要花费她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力求原貌的真实再现。一位了解她的评论家这样点评:“闫军是个尊重绘画艺术的画家。她热爱绘画,她的作品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每一笔线条,每一种色彩,都融入了她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鲜有败笔。”

2

闫军二十多岁时,曾前往辽宁葫芦岛写生。她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的激动:“沿着远远的山谷一路步行,我看不到海,只听到耳边雄浑的海浪声越来越近,像是钢琴低音的轰鸣,令我感受到一种只有自然才有的和谐与力量。来到山口,蔚蓝的大海突然一览无遗展现在眼前:眼界变得无比宽阔,漫长的海岸线蜿蜒曲折,浩瀚的大海与天际相连,岸边的渔船与我都像沙粒般渺小。”

那时的她,喜欢坐在岸边写生。不远处,一艘艘渔船整装待发。赤裸着上身的渔夫,在阳光的照射下,露出他们古铜色厚实的胸膛,忙碌整理着渔具。闫军说她喜欢荷马史诗中的句子:“让船只远离暗礁和激浪,否则你将粉身碎骨”。但看到渔民不畏艰险,按季出海打渔,她又为人类这种勇敢与不屈的精神而振奋。

船边的年轻女子,前来送别她们的亲戚或朋友。女性的深情缱绻,如绽放的浪花,开放在对方的心中……这样的场景,让闫军深有触动。十几张有关海边景物和人物的速写,即于那时完成。

有时,她长时间静坐在岸边,欣赏海边的景色,以激发大自然给予她的创作灵感。她说:“宁静的中午,海滩上只有我一个人,陪伴我的只有水鸟在高远处无声翱翔。我仿佛置身海的最边缘,聆听着海的呼吸,一声声,贝壳在沙滩里沉睡,梦中随潮音罗织一圈圈的潮音。运气好的话,一艘万吨油轮或货轮,会渐渐驶上蔚蓝色的地平线,驶入我的眼帘。我向他们挥手,可惜太远,他们看不见。一两个小时后,大船再从视线的另一端缓缓消失。”

她的钢笔速写在那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下笔快、准、狠:一个目标人物经过身边,她抓住对方的一个神态和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有个性的艺术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令围观者佩服不已。

3

谈起她与绘画的缘分,闫军回忆起了儿时,她父亲收藏了一批小人书《刘胡兰》、《江姐》、《朝阳沟》等,还有《东郭先生》、《杨门女将》等。“父亲有时会将画中精彩的构图和传神的地方,指点给我看,并告诉我不同画家的连环画绘画风格。”这使她很小便对简笔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闫军的记忆中,父亲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画和书法,都有一定的造诣。受父亲的熏陶,她找来透明纸,铺在画页上,将她喜欢的画面尤其是美丽的女性人物一笔笔描下来。淘气的她带着几个小朋友悄悄在家属院墙上涂鸦,画完,她就忘了这事。

一天傍晚,一位住在院里姓刘的美院老师,正巧从墙边经过,抬眼一看,发现闫军所画的几个人物形象逼真,下笔简练传神,打听到画者居然是个只有8岁的三年级小学生,大为惊讶,认为若加以培养,前途不可限量。于是找到她父母,将她推荐到附近的一个中学美术课外班。从此,她和一帮大孩子开始了正规的理论课学习,每周还有两次的速写、素描和色彩等的写生课。中学时,她在学校里已是颇有名气的小画家。

16—18岁,她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有一段时间,她每天都泡在画室里,勤奋作画。在导师的指导下,她的画风逐渐受到了几位名家的影响:开创云南画派的丁绍光、画江南水乡题材的版画家缪法宝、作品洋溢强烈色彩具浓重装饰风格的马蒂斯等。毕业回到北京,她在艺术家张溥老师的熏陶和引领下,接触丙烯重彩画,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丙烯画既有油画的厚重感,又有水粉画的细腻。画面颜色饱满、浓重、鲜润,很适合她的画风:她注重平面勾线和涂画,具版画、剪纸风格,还掺杂进一些西方抽象派技法,对线条作适度的变形处理,使画面更为柔美流畅。

闫军的成功,绝非偶然。闫军天性中的淡定素雅,赋予作品一种更深层次的意蕴。敦煌民族元素的大胆加入,从工笔到写意的过渡,都使她的作品充满了饱满热情。她独树一帜的画风,给欣赏者以青春生命力的五彩律动感和临近于高古境界的和谐宁静感。

她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大型绘画展览。部分作品签约在工艺美术大厦的画廊里展出近三年,受到观众和同行的好评;2003年她被华夏京都书画艺术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2012年个人绘画作品在空军建军61周年美术作品展中获一等奖;作品《米斯的彩礼》入选2013年“书画名家作品国际联展”;2014年初,她的作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韩书画画家协会会展。

谈起成功这个话题,她有着自己的独特感悟。“坐得住,悟性也很关键。”由于长期伏案作画,她有些微颈椎劳损,但她并不感到后悔。“我热爱绘画。创作过程,虽然艰辛,却很让我享受。与之相比,身体上的不适,就算不了什么。”

闫军很重视作品的逻辑性和延续性,针对一个主题往往用几幅画组成一个系列,画与画之间有着很强的传承关系,如一组紧密相连的音符,构成一首美妙的动听旋律。她的几十幅丙烯画的总标题为《三个女人》。她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将这几十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闫军还计划不久就创作一组有关大海、船舶与女性的系列作品,以表达她年轻时与大海与船舶结下的那段不解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