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一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2014-07-23郭仕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应用文作文教师

郭仕康

每次教初一,都发现学生的作文“惨不忍睹”,不是错字连篇,就是胡编乱造,有的甚至连题目都不会拟。总之,初一作文存在词汇量少、素材匮乏、内容单调、缺乏真情实感、书写马虎、错别字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作了很多探索。

一、想方设法,激发写作兴趣

一些学生写作水平不高,除了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体验等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习没目标,缺乏动力,以及对写作的意义欠缺认识,从而疏于阅读,懒于动笔。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就能高效地掌握好某种知识技能。因此,要想改变学生不读书、懒于动笔这种现状,就得让他们喜欢写作。

1.问卷调查,了解写作状况

初一摸底作文之后,我便开始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以下问题:(1)你喜欢写作吗?如果不喜欢,谈谈原因。(2)你渴望作文被老师作为范文念吗?(3)你在作文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4)你了解诗歌吗?(5)你有笔名吗?(6)你喜欢哪位作家?读过他/她的什么作品?(7)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8)有没有博客?(9)想不想把写作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10)你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11)假如你是语文老师,你会怎样指导写作?(12)你写什么体裁的作文最拿手?(13)想不想把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这节课,学生很认真,都在思考,又像在回忆着什么似的。课后,他们跑来办公室追问我的笔名,并央求我帮他们取个好听的笔名。

这节课,学生“动”起来了。

2.话题聊天,掀起写作波澜

第二堂写作课,笔者与学生进行了轻松的话题聊天。

教师:你们听说过郭敬明吗?

学生甲:老师,我认识。

教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乙站起来腼腆地说:好像是《幻城》。

第三个同学:老师,还有《梦里花落知多少》,我看过。

……

“他还代言过珍视明滴眼液呢!”一位胆大的男同学高声地说。

教师:好啊,你们知道的挺多的嘛,了不起啊!(笔者时刻不忘鼓励学生)

后来,我们又聊到曹文轩,聊到郑渊洁……聊到杨红樱,聊到“四大名著”,甚至聊到对张飞的看法。

这一节课,学生们七嘴八舌,仿佛大家一下子懂得了很多。

因为有了第一节课的问卷调查,学生们都很放得开,发言也越来越精彩。如果不是摸底作文,真无法知道他们的作文水平,这堂课他们的发言,更坚定了我先激发写作兴趣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信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要他们认同老师,肯参与,喜欢参与,写作就好办了,

3.利用作家资料,激发写作好奇心

每周五,笔者都会向学生展示一幅作家的彩色图片,或中国作家,或外国作家,布置学生周末查找资料,了解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然后完成一张手抄报。

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做这件事情,每个人都认真地制作手抄报。如:袁思颖的《有童真知童趣,想象力丰富的曹文轩》、李睿的《誓不低头的鲁迅》、何柳仪的《我知道的周国平》、曹金牧的《台湾最犀利的一支笔——龙应台》。

周一语文课堂,我们一起“侃大山”,聊作家,学生的发言令我惊喜连连。

4.组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前的课堂,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毫无热情,提笔写作更是无从下手,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异常活跃,积极性高,活动场面给他们带来的是鲜活的写作材料,由于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写作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不再是胡编乱造。

笔者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书信活动(师生互通书信)、制作贺卡、写祝福语、编演课本剧、读名著改编短剧(如再现“桃园三结义”、趣扮“孙悟空”)、小记者招聘会等。

再现“桃园三结义”的活动,令大家尤为难忘,“淘气包”小吴还用手工制作了一些道具,如关羽的二尺长髯、卧蚕眉。

表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前,活跃的袁思颖主动请缨做编剧,剧情既符合课文,又增加了一些皇帝每天喜欢上淘宝网搜索新衣服等现代元素,令大家捧腹大笑。后来,袁思颖和何华荣的《笑演〈皇帝的新装〉》幽默风趣,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昏庸、愚蠢、自欺欺人的皇帝。

二、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作

1.用课件传授基本的写作知识

要写好一篇作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及写作技巧。为此,我精心制作了一系列图文并茂的课件传授写作知识:《如何写一般的记叙文》《我也能审题》《轻松拟题》《作文巧立意》《作文的剪裁》《养成打腹稿的好习惯》《学会列简单的提纲》《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适当穿插议论与抒情,令你的作文粲然生色》《多修改自己的作文好处多多》等。面对初一学生,力求讲解通俗易懂,笔者的做法是:讲一讲,练一练,再讲,再练。只要学生会一点马上表扬,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2.课件和投影交替使用,指导写作日常应用文

掌握日常的应用文,是学生应对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初中学生应掌握的日常应用文包括:请假条、书信、留言条、收据、借据、通知、入团申请书。一般,一堂课先用课件讲解两种应用文,再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习作,当场修改,给合格作品以肯定,对优秀作品表扬并加操行分。因为得到鼓励和应用文本身的实用性,并张贴优秀习作,给家长发手机短信表扬,令学生乐意动笔。

三、加强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写作时,搜肠刮肚,极其痛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肚中有料”,平时要注意储备充足的作文素材。而课内课外阅读,是储备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写作材料,除了来源于平时生活的真实体验外,大部分来源于书本。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未曾学到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令自己的作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鲜活。

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笔者在课内课外花了很多功夫:

1.明确阅读的重要性,发动学生多读书,积累作文素材,告诫学生千万不要目光短浅,只顾做题应付目前的考试而不去阅读。

2.指导课外阅读,传授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读书必须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告诉学生,阅读时要圈点勾划,划出好词佳句,标出精彩段落,做批注;指导学生读懂文章的中心,了解表现手法,精读精彩段落。设一本摘抄本,随时摘抄好词佳句及好段。

3.多督促,帮助学生规划课外阅读时间,每天读5页书。

4.抓好课内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赏析名家作品,积累词汇。做法是: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写主要是仿写。如:读到关于爸爸外貌描写的精彩句子,就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妈妈。对初一学生而言,仿写的作用在于积累经验,学习鲜活的语言。

5.发动学生推荐好书。让学生把阅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写好推荐辞张贴在教室的“文学园地”上。

四、鼓励创作,激发潜能

经常鼓励与表扬,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一旦潜能被激发,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于初一的学生,真诚的鼓励与表扬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盛邦,上一届我班上的学生,初一时文静腼腆,但个性强,成绩中上,作文功底一般,喜欢写小说。我肯定他写小说的能力,鼓励他大胆创作,并指导他平衡好课外写作与课内学习的关系,还跟他讲述了酷爱读书的犹太人的故事,鼓舞他。还在班级里公开表扬他,念他的习作,张贴他的作品,称赞他的网络小说水平高可读性强,与他一起向报社投稿。这些做法点燃了他写作的信心。初二,他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小说越写越好,以网名“被打的酱油”写的小说《异世界之终极召唤》,在“起点文学”上连载了几章,共1.9万字,很多读者都追读他的小说,半年总点击率达两万多。他的写作事迹还受到《南方都市报》的关注,东莞电视台专程到学校进行采访和录像。

五、不断反思,不断探索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但在信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今天,我认为,仅有一桶水还不够,教师应当有源源不断的清流。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去增强写作内功:大量地阅读、 坚持写下水文、养成写作习惯、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资料:

1.李暾《各族学子都能成功:云南民族中学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少夫、张振昂《应用写作教程》(第二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3.曹梅静《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猜你喜欢

应用文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