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2014-07-20赵威华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间歇气压肝素

赵威华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赵威华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8例重症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充气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死亡3例,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5.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7.0%,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可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间歇气压;预防;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血液在深静脉内不能正常的凝集,从而引起一系列血栓症状,好发于下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卧床,肢体制动,且大多数患者均合并全身感染、严重创伤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故ICU重症患者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26%~33%[1]。因此寻找一种有效预防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迫在眉睫,故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59例重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治疗的118例重症患者,均自愿加入试验,且签署了自愿试验书。118例均为重症绝对卧床患者,入组前应用彩超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且排除有抗凝治疗或间歇气压治疗禁忌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治疗组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45.7 ±2.5)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5.6±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体包括多翻身、垫高下肢、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具体方法:入院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 l,每日1次,脐周皮下注射,同时应用气压治疗泵对患者的足部、小腿、大腿部位进行每日3次的充气、放气治疗,充气压力一般控制在30~50mmHg(1mmHg=0.133kPa),治疗时间一般为每次30m in。两组患者均以7~10d为1个治疗周期,1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3 诊断标准 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患者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且D-二聚体<500μmg/L,可排除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若D-二聚体>500μmg/L,对患者进行四肢静脉加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若彩超结果为阳性,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死亡2例,其中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另外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死亡3例,其中1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另外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以预防为主,张惠等[2]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基本预防、药物预防及器械预防三种。在本次研究中,我院联合三种预防方法,其结果显示,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基本预防的对照组,与吴苏华等[3]研究结果相符合。究其原因,林红等[4]研究显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包括肝素类及维生素K拮抗剂类。而维生素拮抗剂药物中的代表是华法林,但华法林起效时间较长,且在服药过程中要常规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因此对于长期需要抗凝治疗的ICU重症患者,一般选择肝素类药物,但肝素类药物又分为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张雷等[5]研究显示,普通肝素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同时,会增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低分子肝素钙为普通肝素衍生而来,其通过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保持了普通肝素的抗凝功能,而同时低分子肝素又具有较强的抗血栓作用,其抗血栓作用明显比其抗凝血功能较强,故低分子肝素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出血发生率。同时,陈东峰等[6]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故其生物利用度很高,为临床首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

除药物预防外,在本次研究中,我院联合间歇气压装置进行器械预防,间歇气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压泵序贯对患者的足部、小腿及大腿进行间歇的充气加压,从而促进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静脉淤血状态,预防凝血因子的聚集,从而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程云为[7]研究显示,间歇气压装置还可激活纤溶系统及促凝血物质,从而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除此之外,从临床应用来看,间歇气压装置的操作简单,使用舒适,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间歇气压装置可降低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邓永兵,肖虹,胡晞,等.低分子肝素、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3, 2(5):167-168.

[2] 张惠,鲁力,文玉明,等.中心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和干预措施的回顾性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2011:48-49.

[3] 吴苏华,李元华.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气压治疗预防ICU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4(33):84-85.

[4] 林红,陈晶,李群,等.间隙气压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8(21):112-114.

[5] 张雷,龚平.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8(12):206-208.

[6] 陈东峰,余楠生,卢伟杰,等.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加压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2010, 7(12):51-53.

[7] 程云为.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医药导刊,2010,4(9):7-9.

R459.7

A

1673-5846(2014)06-0050-02

新郑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郑州 450000

猜你喜欢

间歇气压肝素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看不见的气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