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4-07-19武淑梅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自学物理

武淑梅

科学素养主要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亮点就是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物理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要抓住机遇,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求。

一、引导、指导学生自学深思

有知未必有能,无知一定无能。所以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始终是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为此,要高起点地把学生领进门,教师必须有真功夫,下大力气备课,对教材做到融会贯通,抓得住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然后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浅入深地把学生教好。培养学生应体现于“五”个教学环节:读、做、议、问、评。即“读”——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做”——独立完成作业;“议”与“问”——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解答问题;“评”——教师要高屋建瓴地讲,少而精地讲,有针对性地讲。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对书上推导的定理、公式,要求他们尽量自己推导,书上例题,要求学生先不看,而是自己先做,哪怕是三思不得其解也比先看会了强许多。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不是教师给学生讲通的,而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想通的。因此,对领悟性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先自学新课,自己做习题,记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待教师讲新课时,就在学懂、融会贯通上用力气。这样先学一步的做法,学习效果好、效率高,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让他们的考试倍感轻松,而且学生能腾出时间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风气。对于“差生”,要指导他们看书,提问题答不上来,再接着去看书,好好地去想,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强调自学,再自学,思考,再思考。

二、培养学生归纳共性问题的能力

学习应该是“勤奋+方法”,而勤奋主要指自学深思,方法则主要指“归绎法”,它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归纳法,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其内涵为:从“厚”提炼出“薄”,从“多”提炼出“少”,摸索出规律性的东西,再以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这就找到了学习的“点金术”。要研究在学习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中怎样处理知识中存在的表里关系、彼此关系、主次关系、异同关系,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困惑之处——怎样正确对待上述四项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往往很少在教材、教参中体现,完全依靠教师自己实践和钻研才能体会到,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三、让课堂充满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维和精神。科学探究过程是紧紧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明确、具体的探究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探究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因而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因而要从人们平常的、习惯的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需要慧眼识真的眼力。在传统的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采用“去问题化”的教学,它使学生形成了一个极强的心理定势场,形成了永不变的主题: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普遍养成不想问题、不会提问题的习惯,从而缺乏创新意识,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不断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疑问、困惑、障碍、矛盾得到披露,引导学生发现不经意的问题,提出令人拍案叫好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具有创造性的独立个性。

四、走出课堂,让学生会用物理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例如:在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组织他们参观火力发电全过程,请总工程师给师生做火力发电的专题报告;参观汽车修配公司,请工程师实地讲解汽车电机的工作原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生长了不少见识,有意识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寻找生活、生产中蕴含着的物理学知识、方法,或用物理学的知识、原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进一步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加强了对物理知识、规律的应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过程体验,进而实现高效的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自学物理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留言板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