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慢教育

2014-07-19顾文艳

江苏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室老师孩子

顾文艳

慢一些 共沐书香

我的母亲是教师,常年教毕业班,整日忙忙碌碌,除了工作就是家务。她给童年的我订阅了《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陪伴我的只有那一本本杂志。只要一捧起书,我就忘记了一切……

初中时,当别的学生埋首于题海时,我依旧沉迷于书的世界。那时候,我们住在学校的家属区,邻居都是老师,几乎每位老师的书柜前都曾经有过我的身影,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泰戈尔,顾城、北岛、舒婷……他们的作品丰润着我的世界。

师范三年,我几乎借阅了图书馆所有的诗歌集、小说集、散文集。我睡在下床,宿舍光线不是很好,因为没日没夜的疯狂阅读,我的视力急剧下降。那时候,我最憎恨的就是熄灯号,只能打起电筒继续阅读……

工作以后,书籍依旧是我最好的朋友。读书是一件美丽而幸福的事情!与书相伴,人生才不会那么无趣!爱读书应该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性,如果老师都不爱读书,又如何来引导孩子们读书呢?孩子们喜欢的作品,我都细细读过,经常和孩子们分享书中的每一份感动。因为爱读书,我加入了“凤凰读书会”,在凤凰语文论坛的读书空间里,我主持的“集成楼语丝录”读书交流帖被评为2008年度凤凰语文网“十佳读书随笔专辑”。

每年放暑假前,我都会找一个休息日到新华书店待上半天。我看到适合孩子看的图书,就会记下书名和出版社。每次,我会记录下一百个左右的图书名。到了学校,我让学生在书单上挑一本自己想购买的书,然后在书名后记下他(她)的名字,这样下一位同学再挑选,就不会重复了。60个孩子,即使每人买一本,班级的图书角也会有60本不雷同的图书了!刚刚送走的六(8)班,在4年的时光里,每个孩子读了几百本经典图书。这些图书,给孩子们打上了鲜亮的人生底色。

每天的午读时光,散发着油墨香的图书,静静陪伴着我和孩子们。孩子们或微笑、或沉思,在书海中徜徉;我手捧书册,静立,亦沉浸于其中;教室里是那么安静,那么芬芳!

慢一些 静待花开

19岁,我走进了百年老校——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我的园丁生涯从这里开始!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校领导第一次听课的情景。那一课,我教的是《翠鸟》,为了上好这节课,我精心备课,反复修改教学设计。可一上课,看到教室后排一一就座的校长、主任、同事,我紧张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好不容易才上完这节难熬的课。校领导他们给我提出了一条又一条的建议,我的脸一阵阵发红发烫。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知耻而后勇。从那以后,我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因为,我想做得更好!还记得第一次上全市公开课《鱼游到了纸上》,每天傍晚,姚正生校长忙完手头的杂务,都要来到我的教室,听我模拟讲课。

空荡荡的教室里,我站在讲台前,边试教,边板书,姚校长坐在课桌边凝神地听着,不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暮色四合的校园里,静得甚至能听见落叶的声音。每天回家时,陪伴我们的只有教学楼前的那几盏孤灯!

第一次公开课反响不错,这让我对自己添了几分信心。

29岁,我踏入了江苏省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走进了一个温暖的集体——文正小语组。颇具大家风范的季霄凌校长,潜心教研的赵冬俊组长,写得一手好字的邱加明老师,精通诗书画的孙晓芳,才思敏捷的杨莉……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那三年,我阅读了不少教育教学的专业书籍:于永正的《教海漫记》、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三年后,我重回实验小学。

2009年4月,我参加泰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既体验了磨砺的痛,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3月底,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比,精心准备了《赶海》一课,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也因此获得参加第八届泰州市优质课评比的入场券。我深知,这次比赛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我将一到六年级的语文书都翻了一遍,最后,才确定了参加比赛的课文——《槐香五月》。在准备比赛的这二十天时间内,我一遍遍地设计教案,一遍遍地试教,一遍遍地修改。为了准备这次比赛,我几乎是废寝忘食。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是默默地将教案在心里复述一遍。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温习教案。那些日子,就连做梦也是和赛课有关的内容。

比赛的那一天,我抽的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当我走上阶梯教室舞台的时候,我觉得比赛的结果已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路走来,我除了磨砺了自己,还收获了那么多的感动。下课铃声响起,台下热烈的掌声告诉了我,这节课很成功。第二天,泰州市教研室的鞠主任宣布我夺取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5月,我代表泰州参加在连云港举办的江苏省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台下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上千名教师,我带着孩子们走进美丽的槐乡,和孩子们共度了难忘的五月“槐乡之旅”。省教研室的专家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荣获了一等奖。

2010年12月,我作为泰州赛区的代表,参加了第三届苏教版全国课改实验区阅读教学大赛,我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再次荣获一等奖。

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段跋涉的旅程;每一次磨课,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慢下脚步,专业成长路上的那一朵朵花儿,就会静静绽放。

慢一些 守护心灵

走上讲台时,我还不满18周岁,面对着比我小不了几岁的淘气男孩,我常常束手无策,甚至经常被他们气得掉眼泪。

时光流逝,年岁见长,特别是做母亲后,我对学生们愈发有耐心了。那段哺育婴儿的辛苦操劳的岁月,除了让我感知作为母亲所付出的辛劳,更让我体会到: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双饱含着浓浓爱意的母亲的眼睛,这一双双眼睛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一双双眼睛时时警醒我,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直到有一天,儿童诗走进我和孩子们的生命中,我们共享着那份属于我们的诗意的幸福与快乐时,我才深深感觉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仅仅拥有耐心,仅仅付出爱心,还远远不够……

2008年9月,我接了一个从其余各班任意抽调的部分学生,组合而成的新班。从开学那天起,我和三(8)班的60个孩子,共同踏上了我们甜蜜而幸福的童诗之旅。

和孩子们一起读诗的快乐,是别人无法想象和体会的。银铃般的童音是那么清脆,无一丝杂质,纯净而美好!他们边读诗边想象着做动作的可爱模样,更是让我看了乐不自禁。而他们新奇大胆而独特的想象力,则让我一次次惊叹不已。他们说:“春天是从柳枝上滑下来的,瞧,柳枝都绿了!”“鱼儿从来不怕热,因为身后总是摇着一把大扇子。”“云是服装设计师,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裁新衣。”……

六年来,孩子们写下了千余首童诗,发表了数百首,孩子们收到稿费单,欢欣雀跃的模样,让我感到由衷的幸福!2013年,我的《儿童诗阅读欣赏与创作的实践研究》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诗歌的纯洁与灵性,会给孩子们的人生打上明亮的底色;和孩子们相遇在诗意的海洋中,是今生最美的际遇。

2009年,我建立了名为“似水流年”的网易博客,我想记录下和孩子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从那以后,博客成了我和孩子们创作的园地。我为原来六(8)班的孩子们写下了十万字的博文——《我们的六年级》。好多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我的博客,还在我的博客上给我留下了许多温暖的文字……

我生病时,孩子们留言:“老师,您要好好休息,祝您早点康复。”

我的脚被教室里的书柜砸伤了,孩子们留言:“老师,您的脚还疼吗?”

一行行稚拙的文字背后,是孩子们一颗颗晶莹的童心。

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坚持每天写日记。我每天都会朗读孩子们日记中的精彩片段,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一天天增长。我班好多孩子也建起了博客,并创建了班级博客群“永远的六(8)班”。

孩子们对写作的热爱成了创作的动力,我们班有30多名孩子尝试着创作长篇小说。

2012年的元旦,我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新年,赠送祝福。

我给孩子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亲爱的孩子们:

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倏忽不见,2008年,第一次见到你们的情景,似乎还在眼前;如今的你们,长高了,长大了,你们也快要离开这座生活了六年的校园了。

顾老师陪伴着你们走过了四个年头,今天,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明年此时,你们会各分东西,你们会在不同的校园,在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老师共度新年。

在这些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有时候,你们表现不好的时候,顾老师也会生气,甚至给你们严厉的批评,但是,顾老师一直是深爱着你们每一位的!表扬是爱,微笑是爱,批评是爱,生气也是爱。

在最后的六个月的时光里,顾老师真心希望你们能给他人留下美好的记忆。老师真心祝愿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行,不要停下奋斗的脚步。

你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天,欢迎你们回到我们永远的六(8)班,回忆我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当我将这一段文字投影到屏幕上时,我刚刚读出“亲爱的孩子们”这几个字,便哽咽不已,我再也无法往下读,哪怕只是一个字。

我请魏苏颖接替我往下读,读着读着,她也红了眼眶;读着读着,她已泣不成声;而坐在下面的孩子们,也都泪流满面。谁也不曾想到,我们竟然是在泪水中,迎来了2012年。

2012年9月,我迎来了一(6)班的45位孩子,我再次记下了几万字的博文——《一年级,我们一起走过》。我们班好多孩子的家长,也在我的影响下给自己的孩子写博客。

守护孩子们慢慢长大,最需要呵护的是一颗颗晶莹的童心。

我把小乌龟带到教室,孩子们还可以把小乌龟轮流带回去喂养,他们写下的关于小乌龟的文字洋溢着童趣,充盈着温情。如今,我们的教室里,养着小蝌蚪、小乌龟、蚕、蜜蜂……孩子们在照料着这些小生命的过程中,懂得了要善待每一个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每个孩子心灵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篇。

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把教室阳台开发成农场,播下种子,我们静静守候着种子发芽。李子木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们的植物种子播下去一个星期了,今天有些小朋友发现自己的种子发芽了。他们特别高兴,围着小花盆兴奋地讨论着哪颗芽长得高,长得好。

我也来到阳台看了看我的小花盆,我的小白菜种子还在睡觉呢,一点动静也没有。我真有点着急,我的小白菜会不会不发芽呢?

小白菜呀小白菜,我等你快快发芽。

读着这篇题为《等待》的日记,我心里是暖暖的感动。慢慢地等待一颗种子的发芽,这是孩子们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对成长的期待;慢慢地等待种子发芽,不也正是教育的真谛吗?当我们在孩子们的心田,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时,当我们用爱心、用智慧、用诗意,默默地浇灌一棵棵破土而出的嫩芽时,当我们无比幸福地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走向明亮那方时……我们不正享受着慢教育的幸福吗?

教育,本就该以爱期盼,以美润泽,以慢守候……

猜你喜欢

教室老师孩子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