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2014-07-19王兆平

江苏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特长评价活动

王兆平

“我行”,是新时期我们学校(江苏省东台中学)学风的核心内容,意在激励学生“会行”、“能行”、“真行”和“远行”,不仅全面地发展,而且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鲜明地发展。我们的责任在于尊重、培养学生的特长,进而发挥、提升学生的特长。

一、“会行”——在学习中显其“长”

对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经历了小学、初中近十年的学校课堂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然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潜质以及不同的特长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让不同潜质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量”的积累和“结构”的变化,在学习中显示“长”处,突出“我会行”。

会多样学习。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主体性,秉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开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既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有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给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修机会,促进他们上好必修课,学好选修课,搞好活动课。我们期待不同潜质的学生能够量力而行,努力而为,优秀生学有所长,普通生学有所用,一般生学有所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能选择学习。我们坚持分能级教学,分层次推进,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有选择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发展。基础年级注重“厚积”,不囿于高考科目广泛学习;毕业年级着意“薄发”,结合自身学习的优势和个人的爱好,选择好参加高考的科目组合,进而选择走出高中校门后的专业学习方向。平时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在变革学习方式中,讲求学习方法,展现学习能力,培养自主精神,体验成功感,提高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二、“能行”——在实践中见其“长”

学生在校三年,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用教材,提高学习能力,还需要超越教材、课堂乃至学校的局限,与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密切联系,在尽可能多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特长,表明“我能行”。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和一次科技学术节,其中包括文艺演出、小发明制作、书法绘画展示以及主题答辩等活动。平时学校还开展各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挥和历练特长。学校“星光”文学社团是国家级先进组织,近几年有两名同学获评“全国十佳小作家”,数百名学生获得全国、全省作文现场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每年有上百篇学生作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学校的通用技术学习小组学生自己调研、采集信息,设计相关电子产品,参与可行性论证。学校组队参加省级青少年电子技师制作比赛,连续九年获得团体一等奖。

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尤其注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我们引导学生经历如下过程: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确定需研究的主题——选聘指导老师——落实研究步骤——进行课题总结、评价。多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题,采用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开展活动。研究主题十分广泛,从学校到社会,从农村到城镇,从微观到宏观,从现实到未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领域。

三、“真行”——在合作中取其“长”

新形势下学校内部形态,重点是合作中的取长补短,合作中的共同发展和成功。我们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学习的经验、潜能、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合作的可靠起点,把弥补学生的欠缺、不足和实现学生的发展目标作为合作的落脚点,从而凸现“我真行”。

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心理期,又共在一个班级生活、学习,交往方便、自由,交流快捷、和谐,其合作的时间和空间长久、广阔。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强调学生间互相学习,或开展典型榜样学习,或进行案例分析指正,或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兵教兵”就是其策略之一,即让先学一步的学生担当“教师”角色,突出“会者为师”“能者多劳”。这样来自学生的学习方法、方式以及学习经验、体会,使更多的学生看得见、够得到、学得上。

教师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引领者和促进者。新的课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学生跟教师的合作,不仅在课堂教学互动中,也在课外的生活交流中。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方法,并且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能够链接,能够迁移,真正达到会学的境界。

当然合作不仅仅限于与同学合作、与教师合作,我们还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与更多人合作。例如我们打通年级、班级的建制,组队代表学校开展活动。这些都是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积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四、“远行”——在创新中扬其“长”

教育的目标在未来。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固然需要多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更需要让他们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扬其所“长”,实现“我远行”。

创新教学情景。我们努力改革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旧模式,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着力打造新情景下的新课堂,真正让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其中生成地学习,生态地成长。例如强调互动式“对话”课堂,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多层次、多维度对话,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并存,应用、审美等学习方式共进。当然更要从新课堂出发,创新更多的教学情景,诸如建设省级化学课程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发挥自己的特长,闪耀创新精神的火花,从而成就自己,成就他人。

创新评价制度。我们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创设了一系列评价制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多少为标准,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进一步发展,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包括日常学习评价、学业水平测试评价、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月度、学期综合性评价等。基于此,对课堂和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尺,而是把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作为评价的重点,从学生是否发展、是否有创新精神等角度来审视教师所上一堂课的优劣。如此等等,都是指向学生全面、持续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特长评价活动
“活动随手拍”
老板的特长
取消特长招生与特长教育并不矛盾
特长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钱就是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