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成为“吸金大师”

2014-07-18王奇

投资与理财 2014年14期
关键词:吸金巨头网贷

王奇

从2013年余额宝问世开始,互联网金融成为当年最热门的词汇。同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类产品,也成为金融市场的“吸金大师”。

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达5741.60亿元,相比于一季度,规模稳中有升,仍旧稳居国内最大、全球第4大货币基金的位置。同时数据显示,人均拥有余额宝金额为5030元,与2013年底的4307元相比,提升了约17%。在资金规模稳中有升的同时,余额宝用户数也保持了持续增长,二季度用户数一举突破1亿。

互联网巨头反击吸金

在余额宝取得耀眼的成就之后,各个互联网巨头不甘落后,纷纷开始反击。互联网三巨头中的百度,在2013年下半年推出了补贴性互联网金融产品——百度白发,随后又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百度百赚利滚利。

另一个巨头腾讯,在社交软件微信中也开始推出理财通。2014年1月15日,华夏财富宝接入微信理财通开始销售,3月26日接入汇添富全额宝,4月17日接入易方达易财富和广发天天红。

随后,在5月初的移动金融大会上,腾讯财富通总经理赖智明表示,目前腾讯旗下理财通吸纳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

同时,电商巨头苏宁云商也在其电商苏宁易购平台上,推出余额理财的零钱宝。而另一个电商巨头京东推出了分期购物的京东白条和对接基金产品的京东小金库。

以上这些产品共同的最大特点都是吸纳客户的活期存款。

银行系“宝宝”被动反击留住资金

截至2014年5月26日,余额宝运行一周年,共为用户创造收益118亿元。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余额宝)万份收益总值达到264元,区间年化收益率5.5%,远超活期存款,可见余额宝收益的诱人。

正是因为“宝宝”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动了银行活期存款的奶酪。这也让一些银行不得不开始被动反击,纷纷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自己的“宝宝”类产品。

目前有中信银行推出薪金煲、招行推出的朝朝盈、兴业银行推出钱大掌柜、民生直销银行推出的如意宝、中国银行推出的活期宝、广州农商行的至尊宝、渤海银行推出的添金宝,等等,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系“宝宝”的数量还在增加,这些产品都可以直接实现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的转换。其中,中信银行的薪金煲里的资金可以通过ATM机直接取现,省掉了转换为活期存款的环节,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享受到货币基金的收益。

因为“宝宝”类产品背后绑定的多是货币基金,受此影响,货币基金行业总规模从2011年末的2949亿元,陡升至2013年末的7475.9亿元,再到今年5月末的1.92万亿元。相比公募基金3.92万亿元的总规模,占比首次逼近一半。而在过去十数年,货币基金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P2P网贷突破千亿

除了巨头直接的互联网金融之战,从2007年就开始在国内兴起P2P网贷,在这场互联网金融吸金大战中,规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行业门户网站网贷之家今年年初发布的2013年P2P行业数据显示,全年P2P网贷行业总成交量1058亿元,较2012年200亿元左右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网贷平台爱投资CEO王博告诉《投资与理财》记者:“从余额宝的爆发开始,让大众有了理财的理念,我们也跟着沾光。”目前成立仅仅一年多的爱投资的成交额已经突破20亿元。

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麦田对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今年P2P网贷行业发展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猜你喜欢

吸金巨头网贷
中国主播直播带货数小时吸金数十亿美元的现象能持续多久?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假借“区块链”半年吸金3.2亿元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又一个百货巨头倒下了!
微众银行推吸金利器互联网银行依然面临成长阵痛
中国网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