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助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乒乓球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①

2014-07-18刘长江严春辉杨侃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8期
关键词:显著性乒乓球身体素质

刘长江 严春辉 杨侃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西安 710049)

“互助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乒乓球课中应用的实验研究①

刘长江 严春辉 杨侃

(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 陕西西安 710049)

目的:验证“互助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乒乓球课中应用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2013级乒乓球4个男生班为实验和调查对象,其中2个班为实验班(采用“互助式”教学模式),另2个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验前后均进行比较。结果:“互助式”教学模式在身体素质、乒乓球基本技术以及学习兴趣、自信心、群体凝聚力、社交行为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但除身体素质外其他各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互助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优于传统教学的新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大学乒乓球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互助式” 教学模式 大学乒乓球课 实验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种陈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明显滞后于大学体育改革进程,无法达到当前形势下的大学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互助式”教学模式已在我国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而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大学乒乓球课应用“互助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不仅可以探索大学乒乓球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而且可以对其教学模式的丰富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级大一新生乒乓球班(根据学校体育课选项志愿随机填报分班)中的4个男生班,每班24人,共96人。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1.3“互助式”教学模式的结构设计(见图1)

1.4实验的分组设计

随机确定2个班为实验组,对其采用互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2个班为对照组,对其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均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根据实验前测试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并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其中1名乒乓球技术较好,2名一般,1名较差,并指派1名为组长。采用职务轮换制,每个学生都能感受领导与被领导,负责小组学习活动;技术较好的同学在学习期间帮助辅导其他同学提高水平;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和其他小组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组长及时将本组内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帮助解决。

图1

1.5实验内容

(1)乒乓球基本技术指标:1min反手推挡、1min正手攻球。(2)身体素质指标:50m跑、立定跳远、实心球、1000m跑。(3)问卷调查内容:学习兴趣、自信心、群体凝聚力、社交行为。

1.6实验进度安排

实验前后两组均进行技术、身体素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整个实验过程共17周,每周1次课,每次课2个学时。具体的实验时间为第3~14周,共24学时。第1周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和问卷调查,第2周进行乒乓球技术测试。第3周开始实验,均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第15~17周分别进行身体素质、乒乓球技术测试以及问卷调查。

表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测试结果(X±S)

表2 实验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测试结果(X±S)

表3 实验前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水平的测试结果(X±S)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水平的测试结果(X±S)

表5 实验前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X±S)

表6 实验后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X±S)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从表1和表2中的50m跑、立定跳远、实心球、1000m跑四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较实验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互助式”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没有显著的优势,同时身体素质的提高单凭每周一次的乒乓球课是很难满足的,得需要自己长期的坚持和科学的锻炼。

2.2实验前后两组学生乒乓球基本技术水平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为了确保实验准确性,乒乓球基本技术考核标准按以下方式进行:测试开始由应试人正手发平击球开始(若两人同时考核则任何一人发球均可),计数按接球者第一板攻球开始计算。单人测试者有两次机会,两人同时测试有3次机会,无论单人或两人同测均按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录。一人应试,被测试人失误视为一次机会结束;陪试者失误不算;若两人同时测试;任何一人失误都视为两人的一次机会结束。被测试者板数在1min之内均可累加。从表3和表4中反手推挡及技评、正手攻球及技评的测试结果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要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实验结果来看,“互助式”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乒乓球基本技术水平。结果表明“互助式”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各小组成员积极自主探索和他们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本小组水平稍高的同学的陪练让整个小组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加,达到了很好的技术教学效果。

2.3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群体凝聚力、社交行为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从表5和表6中学习兴趣、自信心、群体凝聚力、社交行为四项调查结果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基本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互助式”教学能明显提高学习兴趣、自信心、群体凝聚力、社交行为等能力。这可能是由于:首先,“互助式”教学使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的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气氛,使学生更多地体验和享受学习和锻炼的乐趣,从而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其次,在“互助式”教学过程中,小组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积极向上,焦虑程度大大降低,激起他们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再次,教师组织学生间交流与互助,学生有较长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学习时间,互助小组成员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另外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竞争,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最后,学生作为一个生存个体,必然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互助式”教学能使学生建立关系融洽,容易接纳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凝聚力。情感凝聚力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需要,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自身困难和外部困难的动力,减轻了人际关系的紧张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从而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3 结语

“互助式”教学模式对大学乒乓球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1)“互助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技术水平;(2)“互助式”教学模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3)“互助式”教学模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有兴趣并愿意上体育课;(4)“互助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机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和友好;(5)“互助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杜俊娟.体育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占叶俊.合作学习在高校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07(5):99-100.

[5]袁玉峰.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技术合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100-103.

[6]范道芝.浅议如何提高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196.

G846

A

2095-2813(2014)10(a)-0038-03

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教改项目。

猜你喜欢

显著性乒乓球身体素质
乒乓球悬浮术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锻炼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乒乓球与大铁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