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泾县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

2014-07-16郝光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调查森林资源灾害

郝光华

摘 要:该文结合泾县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介绍了县级森林资源灾害损失调查评估的一般调查、分析方法。

关键词:森林资源;灾害;损失;调查;评估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106-02

为摸清泾县森林资源遭受此次雪灾的损失总量,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林办电〔2008〕27号)的工作安排,根据《安徽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操作细则》的技术要求,开展了雪灾损失调查工作。此次调查结果全县受灾面积2.52万hm2,准确、客观地进行了评估,为下一步森林资源恢复、重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泾县森林资源状况及灾期气候

1.1 各类土地面积 全县土地总面积1.35万hm2,林业用地0.94万hm2,森林覆盖率60.72%,林木绿化率64.24%。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525.64万m3,其中乔木林地蓄积量520.73万m3,毛竹蓄积量4 318万株。

1.2 各林种面积、蓄积 全县防护林面积3.03万hm2,蓄积量108.49万m3;特用林面积0.155万hm2,蓄积量8.82万m3;用材林面积8.27万hm2,蓄积量395.35万m3;薪炭林面积0.24万hm2,蓄积量5.97万m3;经济林面积0.21万hm2,蓄积量2.10万m3。

1.3 乔木林面积、蓄积 全县乔木林面积10.14万hm2,蓄积量520.73万m3。按优势树种分:杉类1.60万hm2,蓄积量12.99万m3;松类18.86万hm2,蓄积量112.95万m3;硬阔4.33万hm2,蓄积量166.51万m3;软阔0.12万hm2,蓄积量56.22万m3;外松0.74万hm2,蓄积量51.51万m3;杨类0.037万hm2,蓄积量1.10万m3。按起源分:天然7.49万hm2,蓄积量337.56万m3;人工2.65万hm2,蓄积量183.17万m3。按出材等级分:Ⅰ级蓄积量210.10万m3;Ⅱ级蓄积量292.58万m3;Ⅲ级蓄积量18.05万m3。

1.4 灾期气候 此次灾期主要分布在2008年2月,灾期最低气温低于0℃的天数为20d,灾期极端最低气温

-8.4℃。平均积温常年同期4.9℃,灾期2.5℃,低于同期2.4℃;降水量常年同期77.8mm,灾期35mm,低于同期42.8mm。

2 调查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2.1 前期准备工作 县林业局由分管局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派林业局技术人员参加了市局的业务培训,制定了本县工作方案,按照要求抽取了调查小班。确定由各林业站、国有林场抽调技术人员组成25个外业工组,分别负责本范围内的外业调查工作。4月7日,在县林业局对工组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学习了本县工作方案及《操作细则》,对工作时间安排及质量进行了要求。同时县林业局准备了外业卡片、图纸、GPS、皮尺等器材,制定了50元/样地的补助标准,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外业调查开展情况 4月8日开始,各外业工组在各乡镇、国有林场范围内对安排的调查小班开始外业工作,区划调查地块、样地调查、采集坐标数据、拍照等。至4月25日,全县外业工作都已按质按量完成。

2.3 数据录入与汇总 由各工组对外业调查材料进行自查、整理,集中在县林业局进行了数据录入,县局确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汇总、成图,编制工作成果。

2.4 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县林业局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检查组,省林业规划院技术指导人员在外业调查阶段对照工作方案及《操作细则》对各工组外业调查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质量。在实际操作中,对遇到的部分抽中林分小班因采伐等原因其地类已由有林地转变为采伐迹地或未成林地的情况,经向上级请示,采用在本单位范围内随机确定同类型的小班进行替换的方法解决。

3 调查方法

3.1 受灾范围确定 此次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我县全部范围内都严重受灾,特别是森林资源受到严重损失。受灾后,2~4月林业局多次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乡镇、国有林场实地踏查了受灾情况,结合各林业站、国有林场及林权单位的对林木受灾的情况汇报,确定此雪灾调查受灾范围为11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

3.2 调查类型确定 根据我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及受灾实际情况,此次调查确定调查类型为马尾松、国外松、杉木、针阔混等4个树种组(分别幼、中、近成过等3龄组)、毛竹、未成林地及苗圃地计15个调查类型。因在实际踏查中发现阔叶树基本没有受损,杨树为落叶树种也未受损,此次调查杨树及其它阔未纳入本县调查类型。

3.3 调查小班抽取 利用全县各单位2004年“二类清查”小班数据,输入省林业规划院编制的小班整理软件进行林龄更新及类型组分类,形成本县类型登记表。严格按照《操作细则》规定的小班抽样方法,对全县小班分类型组按面积排序,按一定间距抽取规定数量的调查小班。全县共抽取林分小班284个,未成林造林地小班40个。调查地块区划、标准地大小、设置方法及数量,样地调查方法都严格按照《操作细则》中规定的技术标准及操作方法进行。

4 调查结果

全县受灾总面积2.52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17.88%;受灾总蓄积99.98万m3,占林分蓄积总量的17.52%。按程度等级分:重度0.27万hm2,蓄积量133.19万m3;

中度0.55万hm2,蓄积量19.7万m3;轻度1.70万hm2,蓄积量66.94万m3。按地类分:乔木林1.41万hm2,竹林1.00万hm2,苗圃10.4hm2,未成林造林地0.11万hm2。乔木林按树种分:马尾松0.52万hm2,蓄积量34.10万m3;国外松0.56万hm2,蓄积量42.78万m3;杉木0.18万hm2,蓄积量15.89万m3;针阔混0.16万hm2,蓄积量7.22万m3。endprint

全县林分损失蓄积量32.58万m3;竹林损失面积0.03万hm2,株数487万株;未成林造林地损失面积

0.014万hm2;苗圃地损失株数212万株。

林分损失蓄积量。按受损类型分:腰折(含翻蔸)29.81万m3,断梢2.77万m3。按树种分:马尾松11.32万m3,国外松16.45万m3,杉木3.26万m3,针阔混1.55万m3。按龄组分:幼龄林2.84万m3,中龄林6.03万m3,近成过23.71万m3。

5 调查结果分析

5.1 灾害的类型 通过对比分析,我县调查类型中的马尾松近成过、国外松近成过、毛竹受灾面积大,损失重。特别是马头林场国外松经过采脂作业,此次雪灾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5.2 灾害的区域分布 此次受灾损失区域全县都有分布,其中马头林场、琴溪、泾川、黄村、昌桥等国外松多的乡镇及茂林、桃花潭等杉木多的乡镇比较严重,毛竹林分蔡村受损最为严重。

5.3 灾害产生的影响 国外松近成过在本次灾害中严重损失,大多受损类型为腰折,经清理采伐造材后,出材量不及正常的60%,出材率大大降低,造成国有林场、造林大户及部分林业投资人重大的经济损失。其中马头林场林分以国外松近成过为主,此次雪灾清理采伐量超过年采伐限额的3倍,林地清理后重造林工作压力大,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生产计划。毛竹受损类型大多为爆裂,清理采伐后由毛竹归为次竹,出售价降低大半。毛竹采伐收入是本县蔡村、琴溪等毛竹产区竹农重要生活来源之一,此次雪灾严重影响其全年经济收入。

6 恢复重建措施与建议

6.1 恢复重建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重建措施,优先进行雪压倒、折木的清理采伐,并分别采取封育、补植、重造等措施进行森林资源的恢复重建。全县需采取恢复措施的受灾总面积1.84万hm2,其中林分0.92万hm2,竹林0.82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09万hm2。其中林分需分别采取恢复措施:重造0.17万hm2,补植0.25万hm2,封育0.51万hm2。按林分重造500元/667m2、补植100元/667m2、封育76 455/667m2及毛竹培育150元/667m2的标准,初步测算共需投入重建资金3 990万元。

6.2 建议

6.2.1 选好造林树种 国外松作为引进树种,生长快、出材率高,但因生长快造成其材质松等而不能抗御重大雪灾天气的缺点,在造林单位选择造林树种可以考虑作为风险因素纳入经济核算。

6.2.2 严格采脂作业 马尾松、国外松采脂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刀口不能太深。另外,采脂造成树干不能抵御大的雪灾的事实在计划进行采脂生产时必须予以考虑。

6.2.3 及时清理可燃物 在雪压木采伐后以及不需清理的林木,但有折技等情况的,应组织人员清理因雪灾后增加的村头、枝丫等林内可燃物,减少火灾因素,并增强林火监测,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6.2.4 竹林垦覆 毛竹培育、竹林垦覆在设计、施工时必须参考坡度因素,严格执行25°坡以上严禁垦覆的要求。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查森林资源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