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人工林不同抚育措施生态效益研究

2014-07-16杨英自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抚育生态效益杉木

杨英自

摘 要:研究3种不同抚育措施(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杉木人工林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抚育措施均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提高林下植被盖度,丰富林下植被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其中以割灌+疏伐抚育所起的生态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抚育;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87-03

Abstract:Three different tending measures(brush+thinning,thinning,brush)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lanta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three different tending measures could obvious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stand,improve forest structure,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stand,improve forest vegetation coverage,species rich vegetation under the forest,biodiversity,ecological effect to brush+thinning tending the most significant.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Plantation;Tending;Ecological benefits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地处闽江源头,是福建省的天然绿色屏障,特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要求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延平区土地面积26.486万hm2,林业用地面积20.88万hm2,有林地面积18.71万hm2,活立木蓄积量1 794.3万m3。全区生态公益林地4.26万hm2,占林业用地的20.38%,其中杉木人工公益林0.33万hm2,占生态公益林地的7.77%。延平区于2003年开始进行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将生态公益林纳入到“林改”的范畴,林农成为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经营者之一。2010年延平区被列为全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单位,将杉木人工公益林确定为首批抚育对象,优先选择密度过大、结构不良、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开展抚育工作。通过对该项目跟踪研究,认为对杉木人工公益林适时、适度地开展森林抚育,能全面提高森林的综合效益,这对当前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公益林经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延平区茫荡镇宝珠村白水泉山场,地处武夷山脉东伸支脉,地理位置为东经118°02′17″,北纬26°39′08″。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无霜期268d,年降水量1 66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 413mm,年均相对湿度85%,冬季常有霜雪。试验地海拔高度为358~589m,地貌类型为丘陵山地,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100㎝,立地等级Ⅱ级。试验林分为1996年营造的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3 450株/hm2,林种为水源涵养林,属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试验前林分平均胸径10.6cm,平均树高9.8m,郁闭度0.85。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处理 2010年9月在试验林中设立面积为600m2(20m×30m)的标准地,于上、中、下坡位设3个重复,共设立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照4个处理。割灌:清除妨碍主林层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除草时沿山场等高线进行作业,以减少水土流失。疏伐: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伐除有害木、被压木、濒死木和枯立木。一次间伐强度不超过总株数35%,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

2.2 标准地调查 2010年采取抚育措施前、后和2013年9月各调查一次。

2.2.1 林分生长情况 对标准地进行每木检尺,计算平均胸径,选取3~5株平均样木测量树高、冠幅,冠幅测量东西、南北2个方向,取其平均值。

2.2.2 林分结构 调查林木分化程度、林分密度、郁闭度等结构因子。

2.2.3 林分健康状况 调查林分遭受病虫害、森林火灾、气候灾害影响的情况。

2.2.4 林下植被状况 在标准地内随机设置8个面积为25m2(5m×5m)的小样方对灌木层进行详细调查,记录种名、地径、高度、株数、盖度等;在标准地四角和中心设置5个面积为1m2(1m×1m)的小样方,记录草本植物的种名、盖度、高度、株数、多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抚育后的林分生长效果 抚育3a后,割灌+疏伐处理的样地,胸径增长量为1.7cm、增长率达到14.3%:冠幅增长量为0.27m、增长率达10.8%;树高增长量为1.0m、增长率为10.0%(表1)。胸径增长的效益最为显著,3种抚育方式的胸径平均增长率比对照高5.8%,高于冠幅的3.4%和树高的2.3%。4种处理对冠幅、胸径、树高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照。

割灌+疏伐处理的单株材积和林分材积增长率均最高,均为38.7%,是对照的2.52倍;其次为疏伐和割灌,分别是对照的2.31倍和1.35倍(表2)。抚育对林分材积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抚育3a后,割灌+疏伐样地的单株材积最大,是对照的147.8%。但疏伐后降低了立木密度,这种抚育方式对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不明显,仅为对照的1.04倍。仅采取疏伐处理的样地,2013年时的蓄积量为172.58m3/hm2,略低于对照的172.85m3/hm2。endprint

3.2 抚育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试验林分成林时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随着林分郁闭成林,林木个体生长竞争加剧,林木出现分化和自然稀疏,到2010年抚育前林分保存密度减少为3 030株/hm2(表3)。2013年林分保存株数与2010年抚育后林分保存株数相比,对照区少了60株,割灌区少了45株,均为自然死亡,说明林分内个体竞争较激烈。由于割灌处理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不够,自然稀疏现象依然存在。试验林分抚育前郁闭度高、密度大,被压木占总株数的36%,因林分未能及时疏伐,林木分化极严重。采取疏伐与割灌+疏伐2种处理的林分,绝大多数的被压木被采伐,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下降为6%,郁闭度下降为0.70,抚育后林分环境得到改善,林木生长加快,3a后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上升为15%,郁闭度上升为0.80以上,林木分化速度又逐步加快。人工疏伐后,减缓了林木分化,并促进保留木的持续生长,能提高林分整齐度。

对杉木人工公益林进行抚育,清除将被淘汰的被压木、病虫木、枯立木、枯倒木,保留了健壮林木,改善了林内卫生状况,提高林分抵抗病虫害和风、雪害的能力。2012年试验区林分遭受雪害,对照区与割灌区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而疏伐区与割灌+疏伐区未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说明密度大的林分易发生雪折,疏伐抚育的林分长势旺盛,林分抗逆性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3.3 抚育对林下植被状况的影响 抚育改变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提高了林下光照水平,促进了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生长。采取割灌抚育的林分和对照林分,其草本与灌木无明显分层,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草本种有5个,优势种为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平均高30cm,盖度30%~35%左右,灌木种有2个,优势种为毛冬青(Ilex pubescens),平均高为35~40cm,盖度仅为3%(表4)。采取疏伐和割灌+疏伐处理的林分,林下植被的高度分化明显,灌木种分别为5和6个,优势种为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高度160cm以上,盖度20%~25%;草本种有9个,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高度45~50cm,盖度50%以上,即抚育强度大的样地,林下植被层次结构分化较为明显。抚育3a后林下植被总盖度、灌木与草本的种类数、平均高、盖度的大小依次为: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照。

4 结论与讨论

(1)森林抚育通过改变林分空间结构,促进了林木冠幅、胸径、树高生长。疏伐抚育以人工稀疏代替自然稀疏,能明显增大林分直径,提高林木单株材积,其中割灌+疏伐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2)森林抚育能改善林内卫生环境,提高林分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疏伐抚育能减缓林木分化,促进保留木持续生长,提高林分整齐度。割灌抚育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偏小,林分依然存在自然稀疏现象。

(3)森林抚育对林下植被种类成分和结构均有较大影响。疏伐抚育丰富了林分的层次结构,林下植被在进行降水再分配和固土方面作用明显,森林的层次越复杂,根系越发达,林下植被盖度就越大,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其中割灌+疏伐的抚育效果最好。

(4)不同林分密度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高密度林分宜选择疏伐抚育,林相杂乱的林分可采取割灌+疏伐的抚育措施,先割除有害的萌蘖、藤条和杂灌,再进行疏伐;对林分密度小、杂灌丛生的林分宜选择割灌抚育,保留好有培育前途的幼苗幼树和有益的灌木。

(5)由于公益林抚育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优先,切忌疏伐抚育出现“拔大毛”现象,抚育范围要到位,不留死角。对杉木人工公益林开展森林抚育,要做到适时适度,以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张开悦.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试验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1(7):377-378.

[4]陈江海.间伐强度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73-74.

[5]黄健翔,曾火根,欧阳秋桂,等.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1(4):15-17.

[6]朱少华.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3):56-58.

[7]王祖华,李瑞霞,王晓杰,等.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2 778-2 782.

[8]许忠坤.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1999,26(1):61-6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3.2 抚育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试验林分成林时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随着林分郁闭成林,林木个体生长竞争加剧,林木出现分化和自然稀疏,到2010年抚育前林分保存密度减少为3 030株/hm2(表3)。2013年林分保存株数与2010年抚育后林分保存株数相比,对照区少了60株,割灌区少了45株,均为自然死亡,说明林分内个体竞争较激烈。由于割灌处理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不够,自然稀疏现象依然存在。试验林分抚育前郁闭度高、密度大,被压木占总株数的36%,因林分未能及时疏伐,林木分化极严重。采取疏伐与割灌+疏伐2种处理的林分,绝大多数的被压木被采伐,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下降为6%,郁闭度下降为0.70,抚育后林分环境得到改善,林木生长加快,3a后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上升为15%,郁闭度上升为0.80以上,林木分化速度又逐步加快。人工疏伐后,减缓了林木分化,并促进保留木的持续生长,能提高林分整齐度。

对杉木人工公益林进行抚育,清除将被淘汰的被压木、病虫木、枯立木、枯倒木,保留了健壮林木,改善了林内卫生状况,提高林分抵抗病虫害和风、雪害的能力。2012年试验区林分遭受雪害,对照区与割灌区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而疏伐区与割灌+疏伐区未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说明密度大的林分易发生雪折,疏伐抚育的林分长势旺盛,林分抗逆性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3.3 抚育对林下植被状况的影响 抚育改变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提高了林下光照水平,促进了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生长。采取割灌抚育的林分和对照林分,其草本与灌木无明显分层,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草本种有5个,优势种为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平均高30cm,盖度30%~35%左右,灌木种有2个,优势种为毛冬青(Ilex pubescens),平均高为35~40cm,盖度仅为3%(表4)。采取疏伐和割灌+疏伐处理的林分,林下植被的高度分化明显,灌木种分别为5和6个,优势种为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高度160cm以上,盖度20%~25%;草本种有9个,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高度45~50cm,盖度50%以上,即抚育强度大的样地,林下植被层次结构分化较为明显。抚育3a后林下植被总盖度、灌木与草本的种类数、平均高、盖度的大小依次为: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照。

4 结论与讨论

(1)森林抚育通过改变林分空间结构,促进了林木冠幅、胸径、树高生长。疏伐抚育以人工稀疏代替自然稀疏,能明显增大林分直径,提高林木单株材积,其中割灌+疏伐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2)森林抚育能改善林内卫生环境,提高林分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疏伐抚育能减缓林木分化,促进保留木持续生长,提高林分整齐度。割灌抚育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偏小,林分依然存在自然稀疏现象。

(3)森林抚育对林下植被种类成分和结构均有较大影响。疏伐抚育丰富了林分的层次结构,林下植被在进行降水再分配和固土方面作用明显,森林的层次越复杂,根系越发达,林下植被盖度就越大,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其中割灌+疏伐的抚育效果最好。

(4)不同林分密度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高密度林分宜选择疏伐抚育,林相杂乱的林分可采取割灌+疏伐的抚育措施,先割除有害的萌蘖、藤条和杂灌,再进行疏伐;对林分密度小、杂灌丛生的林分宜选择割灌抚育,保留好有培育前途的幼苗幼树和有益的灌木。

(5)由于公益林抚育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优先,切忌疏伐抚育出现“拔大毛”现象,抚育范围要到位,不留死角。对杉木人工公益林开展森林抚育,要做到适时适度,以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张开悦.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试验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1(7):377-378.

[4]陈江海.间伐强度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73-74.

[5]黄健翔,曾火根,欧阳秋桂,等.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1(4):15-17.

[6]朱少华.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3):56-58.

[7]王祖华,李瑞霞,王晓杰,等.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2 778-2 782.

[8]许忠坤.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1999,26(1):61-6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3.2 抚育对林分结构的影响 试验林分成林时保存密度为3 300株/hm2,随着林分郁闭成林,林木个体生长竞争加剧,林木出现分化和自然稀疏,到2010年抚育前林分保存密度减少为3 030株/hm2(表3)。2013年林分保存株数与2010年抚育后林分保存株数相比,对照区少了60株,割灌区少了45株,均为自然死亡,说明林分内个体竞争较激烈。由于割灌处理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不够,自然稀疏现象依然存在。试验林分抚育前郁闭度高、密度大,被压木占总株数的36%,因林分未能及时疏伐,林木分化极严重。采取疏伐与割灌+疏伐2种处理的林分,绝大多数的被压木被采伐,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下降为6%,郁闭度下降为0.70,抚育后林分环境得到改善,林木生长加快,3a后被压木占总株数的比例上升为15%,郁闭度上升为0.80以上,林木分化速度又逐步加快。人工疏伐后,减缓了林木分化,并促进保留木的持续生长,能提高林分整齐度。

对杉木人工公益林进行抚育,清除将被淘汰的被压木、病虫木、枯立木、枯倒木,保留了健壮林木,改善了林内卫生状况,提高林分抵抗病虫害和风、雪害的能力。2012年试验区林分遭受雪害,对照区与割灌区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而疏伐区与割灌+疏伐区未出现林木雪折现象,说明密度大的林分易发生雪折,疏伐抚育的林分长势旺盛,林分抗逆性增强,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得到提高。

3.3 抚育对林下植被状况的影响 抚育改变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提高了林下光照水平,促进了林下灌木和草本的生长。采取割灌抚育的林分和对照林分,其草本与灌木无明显分层,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草本种有5个,优势种为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平均高30cm,盖度30%~35%左右,灌木种有2个,优势种为毛冬青(Ilex pubescens),平均高为35~40cm,盖度仅为3%(表4)。采取疏伐和割灌+疏伐处理的林分,林下植被的高度分化明显,灌木种分别为5和6个,优势种为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高度160cm以上,盖度20%~25%;草本种有9个,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高度45~50cm,盖度50%以上,即抚育强度大的样地,林下植被层次结构分化较为明显。抚育3a后林下植被总盖度、灌木与草本的种类数、平均高、盖度的大小依次为: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照。

4 结论与讨论

(1)森林抚育通过改变林分空间结构,促进了林木冠幅、胸径、树高生长。疏伐抚育以人工稀疏代替自然稀疏,能明显增大林分直径,提高林木单株材积,其中割灌+疏伐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

(2)森林抚育能改善林内卫生环境,提高林分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疏伐抚育能减缓林木分化,促进保留木持续生长,提高林分整齐度。割灌抚育对高密度林分的空间调整力度偏小,林分依然存在自然稀疏现象。

(3)森林抚育对林下植被种类成分和结构均有较大影响。疏伐抚育丰富了林分的层次结构,林下植被在进行降水再分配和固土方面作用明显,森林的层次越复杂,根系越发达,林下植被盖度就越大,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其中割灌+疏伐的抚育效果最好。

(4)不同林分密度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高密度林分宜选择疏伐抚育,林相杂乱的林分可采取割灌+疏伐的抚育措施,先割除有害的萌蘖、藤条和杂灌,再进行疏伐;对林分密度小、杂灌丛生的林分宜选择割灌抚育,保留好有培育前途的幼苗幼树和有益的灌木。

(5)由于公益林抚育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优先,切忌疏伐抚育出现“拔大毛”现象,抚育范围要到位,不留死角。对杉木人工公益林开展森林抚育,要做到适时适度,以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张开悦.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试验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1(7):377-378.

[4]陈江海.间伐强度对杉木胸径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73-74.

[5]黄健翔,曾火根,欧阳秋桂,等.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J].江西林业科技,2011(4):15-17.

[6]朱少华.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3):56-58.

[7]王祖华,李瑞霞,王晓杰,等.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及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2 778-2 782.

[8]许忠坤.杉木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1999,26(1):61-6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抚育生态效益杉木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