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动态教案的实践探索

2014-07-16王意红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定教案瀑布

王意红

“以学定教”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来实施教学。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很多老师不仅备教材,还开始备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形成有效的教案。但可惜很多老师以为有了这样的教案就落实“以学定教”了,在实施教案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学内容相同时,每一届学生学情在变;再完美的教案也不能完全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当面对课堂上学生不会回答、不肯举手或者学生提出刁难问题时,教师是“拐弯”、“后退”、“加速”……继续以案施教?还是案随“生”动?如何真正案随“生”动,深度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动态教案的实践探索。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点,案随“生”新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要关照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的需要更多地反映了学生课堂学习愿望,对于课堂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后,教师要学会删减教材,整合内容,提取那些有新鲜感,有挑战的内容,并设计合理的环节,采用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和自主性的方法,这样学生才会兴趣盎然。

如在教学第12册《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织绣和印染工艺》,这个欣赏内容与学生认知距离比较远,学生不怎么感兴趣,唤不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此,2011年我在设计教案时,把当时最热门的电视剧《凤穿牡丹》中精彩的刺绣片段进行播放,一下子拉近了刺绣工艺与学生的距离(图1)。2014年我又教学此课,发现这一届学生对新年服饰很讲究,而最近红及一时的戛纳电影节范冰冰服饰又与织绣工艺有联系,于是在保留原有教案环节的基础上,在导入环节中进行了新的设计:课前让学生谈谈过年自己新衣的特色,接着提出“假如戛纳节邀请你参加走红毯,你会选择穿怎样的服饰参加?”学生们相当兴奋,各种观点层出不穷,这时教师出示外国媒体对范冰冰服饰的盛赞言辞,课堂一下子寂静无声,所有的学生都追随着盛赞声期待着这奇异服饰的出现!当龙袍、瓷瓶裙、仙鹤裙一一展现(图2),学生不禁赞叹,对祖国传统工艺自豪感油然而生!带着发自心底的热爱之情接着欣赏学习、实物观摩,学生学得乐此不疲,兴致勃勃。

关照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不仅让学生兴趣盎然,眼前一亮,也让教师在重复的劳作中,体验着创新的惊喜!

二、关注学生的疑惑点,案随“生”动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通过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点拨,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许多矛盾和困惑,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此时,针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把握好点拨引导的契机,激活思维。

(一)学生的疑惑随作业清晰呈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信息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学生因为他的知识经验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的偏差,在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正是学习理解的最好呈现。关注学生的美术作业,特别是出现偏差的作业,如果能够做到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并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就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例如在教学第5册《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不同的线条及明暗对比方法表现瀑布。难点是画出瀑布的特征及美感。根据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互动找线,学习用线表现不同形态的瀑布;添加环境,学习以黑衬白的表现手法;作业展评,拓展本课。四大板块,二次作业的形式展开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第二板块的用线表现不同形态的瀑布,学生很难画出来。针对学生的困惑,我进行了两次修改。

第一次设计:

1.欣赏感知自然界中不同造型的瀑布。思考:自己最喜欢的瀑布,觉得可以用什么线来表示?师:世界地大物博,瀑布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庐山瀑布,中国最具诗意的瀑布!壶口瀑布,中国最大的瀑布!伊瓜舒瀑布,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九寨沟瀑布,中国最洁净、优美的瀑布!

2.生回答,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在壶口瀑布图片上描画波浪线,在庐山瀑布图片上描画出直线。

3.原来不同类型的瀑布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示,教师范画庐山瀑布和壶口瀑布。

4. 学生第一次作业:选用线条表现心目中的瀑布。

结果在学生作业中发现,学生能选用不同的线条来画不同类型的瀑布,但学生不懂得有效组织线条(图3)。反思原因,学生的疑惑在于瀑布是教师直接范画,强加给学生的,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理解的结果。

第二次修改

1.2.教学不变

3.原来不同类型的瀑布可以用不同的线来表示,光找到了线还不够,我们还要掌握用线的方法。依次出示范作,得出“长短、疏密、穿插和粗细”,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这样线条组织?

生A:瀑布下来有流向所以有了穿插。

生B:瀑布水流有大有小,所以有了疏密

4.综合使用效果更好!教师把三张分散的范作组合成一条瀑布(图4)。

5.提供变式,不同特征的瀑布欣赏。

6.学生第一次作业:选用线条和线的组合方法表现心目中的瀑布。

第二次学生作业反馈:瀑布线条组织有变化,同一条瀑布中线条的组织也有意识的思考,从而造型多样化(图4)。

(二) 学生的疑惑在反应中明察秋毫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的问题,是学生结合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而产生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细心体察学生学习的情绪,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反应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endprint

例如在教学第5册《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课,在第三板块明暗对比方法表现瀑布中,预案中设计用刻纸刻出的黑色山的外框套上去的方法解决明暗对比法的运用。先欣赏名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了解李可染的积墨法,移植运用以黑衬白的手法来添加瀑布周围的山和风景。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环节,我把黑卡纸刻的“山”直接覆盖上去,让学生有一个“以黑衬白”视觉的冲击。但现场很多学生没有感觉,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这太简单了!随便添两座山就可以了!”我灵机一动,现场把边框剪去,留下两座“山”,请学生上台拼贴。果然,学生在拼贴中犹豫、思考、尝试,在这样的体验下学生主动思考山位置摆放的重要性,从而明白瀑布流出的位置低于山,瀑布大小的控制等,于是学生在添加背景时带着思考入画,效果自然不一样(图5)!

由此可见,关注学生的疑惑,不仅解学生之惑,学得扎实,学得主动,同时对于教师提出了有趣的课题,让教师挫越勇!

三、捕捉学生作业精华点,案随“生”变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由直接经验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可以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在美术活动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师及时捕捉展示,同时加以变式的引导,课堂就会变得精彩而充满张力。

如在教学第4册《瓶子变个样》时,二(3)班有个学生用瓶子设计出了穿蓬蓬裙的美丽公主模样(图6),教师及时展示,大力肯定,同时抓住契机,发散出少数民族人物、中西人物和不同性别、年龄人物的制作,结果学生上交的作业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图7)。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也一起助力,课堂作业竟然成了一件参赛作品,还获得了宁波市“银亿杯”手工制作大奖(图8)。而同样这节课,在二(4)班上课,学生对瓶子涂色线描感兴趣,我把主题又换成了“我的青花梦”,附以不同青花图案的欣赏,结果学生的作品又有了新的惊喜(图9)。

捕捉学生作业精华点,不仅让学生找到榜样的力量,激发学习动力,更锻炼教师的教育机智。

案随“生”动,当我们课堂中目中有“人”,心中有“生”,课堂自然充满了涌动的生命力,教案也因这个“生命力”而动态发展,就像一部开放的电视剧,结局让教育者自己都充满期待和憧憬。积极投身“以学定教”的新课改浪潮中,我将且思且行!

(宁波市姜山中学 浙江宁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定教案瀑布
瀑布之下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瀑布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瀑布
《半张纸》教案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